28,772
次編輯
變更
周璧华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周璧华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周璧华.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91%A8%E7%9…”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周璧华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周璧华.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91%A8%E7%92%A7%E5%8D%8E&src=tab_www&correct=%E5%91%A8%E7%92%A7%E5%8D%8E&ancestor=list&cmsid=0afabf10c788b8fe83d76f04597160db&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79525db7ad5003a46a2f67a2e96066bf&currsn=0&ps=32&pc=32 原图链接] [http://m.gerenjianli.com/Mingren/14/68gcdsi6b8.html 图片来源名人简历网]]]
| 图像说明 = 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生日期 = 1940年9月
| 出生地点 = 江苏东台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北京邮电学院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周璧华''',1940年9月出生。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2级,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常委。先后3次延长服役年龄。长期从事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研究,先后主持完成18项重要课题研究,获11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40多年来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奋战在电磁防护研究的前沿,解决了我军电磁防护的一道道难题,为维护我国电磁空间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简介==
周璧华,女,中共党员,1940年9月出生,1965年9月入伍,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电磁脉冲防护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解决了电磁脉冲防护技术一系列关键问题,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可移动多用途电磁脉冲模拟设备,主持制定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第一部国家行业标准和军用标准,攻克了距雷击点百米内电磁环境预测及其电磁耦合等世界级难题,主持军队某探索性重点项目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荣立一、二等功各1次。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先后3次延长服役年龄 。周璧华的价值胜过千军万马,有"军中袁隆平"之称。
2009年9月18日,中央军委给周璧华教授在南京专门举行记一等功庆功大会。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的通令,为周璧华颁发了一等功证书和奖章。
近20年来,周璧华主持完成18项重要课题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前不久,周璧华当评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
==担任职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2级,文职1级,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常委。
==研究课题==
长期从事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研究,先后主持完成18项重要课题研究,获11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
==论文==
周璧华在分析了国际上已报道的数十次距雷击点百米内近场实测数据后,有效地解决了距雷击点百米内电磁脉冲环境的预测问题,连续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电磁兼容》、《天线与传播》、《微波和无线组件快讯》上发表多篇论文。这些研究不仅对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可为雷电电磁脉冲场测试方法的检验提供理论根据。
2003年,周璧华30多万字专著《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获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主要成就==
全军著名电磁防护专家、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璧华。四十多年来,周璧华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可移动多用途电磁脉冲模拟设备,攻克了与雷击点相距百米范围内电磁环境预测及相关电磁耦合等世界级难题,主持制定了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的国家行业标准,成为我军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研究的奠基者。
她培养出6名硕士生、9名博士生和3名博士后,带出了一个知识结构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解放军科研电磁脉冲及工程防护研究所--新团队。成为国家培训人才的后备力量和未来研究发展高科技的新领域区域。
==获得荣誉==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荣立一、二等功各1次。2008年被评为" 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69岁的周璧华的价值胜过千军万马,有"军中袁隆平"之称。
2009年9月18日,中央军委给周璧华教授在南京专门举行记一等功庆功大会。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的通令,为周璧华颁发了一等功证书和奖章。
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前不久,周璧华当评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人物评价==
===抢滩军事高科技前沿阵地===
人们都说,电磁空间是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战场"。
如今,周璧华就奋战在这个战场。众所周知,现代战争中,制信息权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微电子化的信息设备,对核电磁脉冲、雷电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和超宽带等高功率电磁环境极为敏感。用电磁脉冲攻击计算机网络、卫星系统已成为可能。因此,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已成为世界各信息大国研究的热点。
作为学科带头人,周璧华研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时刻关注着全球电磁脉冲研究的前沿信息,为我国电磁脉冲防护领域的发展引路导航。她执笔完成了100多万字的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50多篇被SCI等三大国际检索机构收录。她主持并起草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都已发布实施。
2003年,周璧华30多万字专著《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专家们给予了很高评价:"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核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理论与技术专著,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用满腔心血浇灌一流成果===
在这一项项高水平科研成果背后,凝聚着周璧华的满腔心血。 她是个"拼命三郎"。20多年来,周教授节假日也几乎全泡在办公室里。她带的研究生也都掌握了她的工作规律,节假日总会直接到办公室找她探讨问题。
周璧华舍得花功夫收集资料是出了名的。每次出差办事,只要能抽得出时间,她总要跑图书馆、情报所和书店。有时为了找到想要的资料,她在情报所里一蹲就是好几天。
为了取得第一手的实验数据,周璧华与课题组成员往往要进行大量的室内实验、室外以至工程现场的试验。有一年秋天,他们进行一项野外试验,从住处到试验点要爬几百级台阶,有时身上还要背着器材。一天,一台仪器出了故障,为了组织抢修,周璧华一上午就上上下下跑了3趟。经过半个月的奋斗,实验取得许多珍贵的数据,可她消瘦的面额上又增添了许多皱纹。
60岁那年,周璧华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率先成立了雷电与电磁脉冲防护研究所,对国际上雷电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每次较真都在向科学逼近===
这是一次国际电磁兼容会上,博士生余同彬宣读的论文,引起了10多个国家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能带着这一成果走上国际讲坛,其中记录着指导老师周璧华尊重科学的态度及治学严谨的精神。
周璧华治学之"较真",近乎苛刻。需要的资料不是第一手的,她总要继续跟踪;翻译成中文的文献资料,她常常要设法找原文核对。有一段关于微波效应的译文特别精彩,但当她找到原文对照后,发现不到300字的一段内容,竟有好几处明显译错。后来,她常以此来提醒学生,对于译文提供的重要结论和数据,一定要设法找原文核对。
一年冬天,她带领课题组在室外做了两个月的实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一位研究生却在标定时,丢失了传感器上的小探针。有人建议用一根看上去差不多的探针代替一下。可她坚定地说:"不行!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第二年春天,她带领大家不惜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把实验重做了一遍。每一较真都向科学逼近了一步。正是凭着这股较真劲,周璧华带领课题组研制成功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电磁脉冲模拟器。鉴定专家们看到课题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实测数据惊人的一致后,无不再次为之惊叹!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物理学家]]
| 姓名 = 周璧华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周璧华.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91%A8%E7%92%A7%E5%8D%8E&src=tab_www&correct=%E5%91%A8%E7%92%A7%E5%8D%8E&ancestor=list&cmsid=0afabf10c788b8fe83d76f04597160db&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79525db7ad5003a46a2f67a2e96066bf&currsn=0&ps=32&pc=32 原图链接] [http://m.gerenjianli.com/Mingren/14/68gcdsi6b8.html 图片来源名人简历网]]]
| 图像说明 = 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生日期 = 1940年9月
| 出生地点 = 江苏东台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北京邮电学院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周璧华''',1940年9月出生。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2级,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常委。先后3次延长服役年龄。长期从事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研究,先后主持完成18项重要课题研究,获11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40多年来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奋战在电磁防护研究的前沿,解决了我军电磁防护的一道道难题,为维护我国电磁空间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简介==
周璧华,女,中共党员,1940年9月出生,1965年9月入伍,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电磁脉冲防护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解决了电磁脉冲防护技术一系列关键问题,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可移动多用途电磁脉冲模拟设备,主持制定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第一部国家行业标准和军用标准,攻克了距雷击点百米内电磁环境预测及其电磁耦合等世界级难题,主持军队某探索性重点项目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荣立一、二等功各1次。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先后3次延长服役年龄 。周璧华的价值胜过千军万马,有"军中袁隆平"之称。
2009年9月18日,中央军委给周璧华教授在南京专门举行记一等功庆功大会。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的通令,为周璧华颁发了一等功证书和奖章。
近20年来,周璧华主持完成18项重要课题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前不久,周璧华当评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
==担任职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2级,文职1级,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常委。
==研究课题==
长期从事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研究,先后主持完成18项重要课题研究,获11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
==论文==
周璧华在分析了国际上已报道的数十次距雷击点百米内近场实测数据后,有效地解决了距雷击点百米内电磁脉冲环境的预测问题,连续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电磁兼容》、《天线与传播》、《微波和无线组件快讯》上发表多篇论文。这些研究不仅对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可为雷电电磁脉冲场测试方法的检验提供理论根据。
2003年,周璧华30多万字专著《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获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主要成就==
全军著名电磁防护专家、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璧华。四十多年来,周璧华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可移动多用途电磁脉冲模拟设备,攻克了与雷击点相距百米范围内电磁环境预测及相关电磁耦合等世界级难题,主持制定了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的国家行业标准,成为我军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研究的奠基者。
她培养出6名硕士生、9名博士生和3名博士后,带出了一个知识结构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解放军科研电磁脉冲及工程防护研究所--新团队。成为国家培训人才的后备力量和未来研究发展高科技的新领域区域。
==获得荣誉==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荣立一、二等功各1次。2008年被评为" 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69岁的周璧华的价值胜过千军万马,有"军中袁隆平"之称。
2009年9月18日,中央军委给周璧华教授在南京专门举行记一等功庆功大会。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的通令,为周璧华颁发了一等功证书和奖章。
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前不久,周璧华当评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人物评价==
===抢滩军事高科技前沿阵地===
人们都说,电磁空间是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战场"。
如今,周璧华就奋战在这个战场。众所周知,现代战争中,制信息权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微电子化的信息设备,对核电磁脉冲、雷电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和超宽带等高功率电磁环境极为敏感。用电磁脉冲攻击计算机网络、卫星系统已成为可能。因此,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已成为世界各信息大国研究的热点。
作为学科带头人,周璧华研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时刻关注着全球电磁脉冲研究的前沿信息,为我国电磁脉冲防护领域的发展引路导航。她执笔完成了100多万字的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50多篇被SCI等三大国际检索机构收录。她主持并起草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都已发布实施。
2003年,周璧华30多万字专著《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专家们给予了很高评价:"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核电磁脉冲工程防护理论与技术专著,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用满腔心血浇灌一流成果===
在这一项项高水平科研成果背后,凝聚着周璧华的满腔心血。 她是个"拼命三郎"。20多年来,周教授节假日也几乎全泡在办公室里。她带的研究生也都掌握了她的工作规律,节假日总会直接到办公室找她探讨问题。
周璧华舍得花功夫收集资料是出了名的。每次出差办事,只要能抽得出时间,她总要跑图书馆、情报所和书店。有时为了找到想要的资料,她在情报所里一蹲就是好几天。
为了取得第一手的实验数据,周璧华与课题组成员往往要进行大量的室内实验、室外以至工程现场的试验。有一年秋天,他们进行一项野外试验,从住处到试验点要爬几百级台阶,有时身上还要背着器材。一天,一台仪器出了故障,为了组织抢修,周璧华一上午就上上下下跑了3趟。经过半个月的奋斗,实验取得许多珍贵的数据,可她消瘦的面额上又增添了许多皱纹。
60岁那年,周璧华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率先成立了雷电与电磁脉冲防护研究所,对国际上雷电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每次较真都在向科学逼近===
这是一次国际电磁兼容会上,博士生余同彬宣读的论文,引起了10多个国家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能带着这一成果走上国际讲坛,其中记录着指导老师周璧华尊重科学的态度及治学严谨的精神。
周璧华治学之"较真",近乎苛刻。需要的资料不是第一手的,她总要继续跟踪;翻译成中文的文献资料,她常常要设法找原文核对。有一段关于微波效应的译文特别精彩,但当她找到原文对照后,发现不到300字的一段内容,竟有好几处明显译错。后来,她常以此来提醒学生,对于译文提供的重要结论和数据,一定要设法找原文核对。
一年冬天,她带领课题组在室外做了两个月的实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一位研究生却在标定时,丢失了传感器上的小探针。有人建议用一根看上去差不多的探针代替一下。可她坚定地说:"不行!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第二年春天,她带领大家不惜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把实验重做了一遍。每一较真都向科学逼近了一步。正是凭着这股较真劲,周璧华带领课题组研制成功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电磁脉冲模拟器。鉴定专家们看到课题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实测数据惊人的一致后,无不再次为之惊叹!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 [[Category: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