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698
次編輯
變更
伍光和
,创建页面,内容为“'''伍光和''' ,男,汉族,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教授。1937年12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 ==学习与工作经…”
'''伍光和''' ,男,汉族,[[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教授。1937年12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56.9—1961.7 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学习
1961— 在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和西北开发研究所工作
1975.10— 1976.1 在北京大学进修
1980— 1985 兼任[[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研究实验站站长
曾任国家教委首届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冰川冻土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地理建设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地理学会秘书长。
现为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综合自然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协会干旱区研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生态学会理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副主编、《生态经济学报》编辑部主任。
先后讲授过中国自然地理、普通冰川学、地理环境总论、[[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环境保护概论、干旱区自然地理等课程。
参加过青藏铁路沿线科学考察,祁连山现代冰川变化及利用研究,中日合作天山博格达峰冰川考察,甘宁青自然环境及农业经济系统研究,青海省综合自然区划,柴达木地区国土综合规划,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西北地区科技发展战略与决策研究,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兰州经济圈城镇发展研究,陇海—兰新地带环境、生态平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研究,甘肃省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以及井冈山、四川广安、云南石林、福建古田、甘肃天水等地旅游规划。
==获奖情况==
2003年,《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获甘肃省计委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1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政策研究》(本人为主要执笔人)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擦报告》(本人为主编)获[[国家林业局]]及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本人参与甘肃卷写作)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6年,《综合自然地理学》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沙漠——呼唤春天的土地》获广电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1992年,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青海省柴达木地区国土综合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获[[甘肃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1990年,《2000年西北地区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总报告》获甘肃省社科二等奖(本人为总报告组副组长)
1987年,获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优秀队员奖;
1984年,中国及毗邻地区第四纪冰川冰缘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获甘肃省教委一等奖,1991年1月同项目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1984年,天山博格达山冰川研究获中国科学院三等奖;
1981年,《[[祁连山]]冰川变化及利用》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二等奖;
==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是具备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一类人<ref>[https://www.chinairn.com/news/20190531/094155674.shtml 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科技工作人员是指哪些人?我国科研工作者现状调查],中研网,2019-05-31</ref>。科学可以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可以是调查研究或实验,也可以是现象分析,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生命科学]]研究、社会调查<ref>[https://www.sohu.com/a/294685754_594109 社会调查的五个主要环节],搜狐,2019-02-14</ref>研究等等的人员都可以是科研人员。通常情况下,科研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自己所研究的某一[[学科]]研究具有一定的造诣。
[[Category:科學技術醫學人物]]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56.9—1961.7 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学习
1961— 在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和西北开发研究所工作
1975.10— 1976.1 在北京大学进修
1980— 1985 兼任[[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研究实验站站长
曾任国家教委首届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冰川冻土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区地理建设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地理学会秘书长。
现为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综合自然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协会干旱区研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生态学会理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副主编、《生态经济学报》编辑部主任。
先后讲授过中国自然地理、普通冰川学、地理环境总论、[[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概论、环境保护概论、干旱区自然地理等课程。
参加过青藏铁路沿线科学考察,祁连山现代冰川变化及利用研究,中日合作天山博格达峰冰川考察,甘宁青自然环境及农业经济系统研究,青海省综合自然区划,柴达木地区国土综合规划,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西北地区科技发展战略与决策研究,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兰州经济圈城镇发展研究,陇海—兰新地带环境、生态平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甘肃省综合自然区划研究,甘肃省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以及井冈山、四川广安、云南石林、福建古田、甘肃天水等地旅游规划。
==获奖情况==
2003年,《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获甘肃省计委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001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政策研究》(本人为主要执笔人)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擦报告》(本人为主编)获[[国家林业局]]及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本人参与甘肃卷写作)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6年,《综合自然地理学》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沙漠——呼唤春天的土地》获广电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1992年,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青海省柴达木地区国土综合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获[[甘肃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
1990年,《2000年西北地区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总报告》获甘肃省社科二等奖(本人为总报告组副组长)
1987年,获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优秀队员奖;
1984年,中国及毗邻地区第四纪冰川冰缘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获甘肃省教委一等奖,1991年1月同项目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1984年,天山博格达山冰川研究获中国科学院三等奖;
1981年,《[[祁连山]]冰川变化及利用》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二等奖;
==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是具备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一类人<ref>[https://www.chinairn.com/news/20190531/094155674.shtml 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科技工作人员是指哪些人?我国科研工作者现状调查],中研网,2019-05-31</ref>。科学可以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可以是调查研究或实验,也可以是现象分析,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生命科学]]研究、社会调查<ref>[https://www.sohu.com/a/294685754_594109 社会调查的五个主要环节],搜狐,2019-02-14</ref>研究等等的人员都可以是科研人员。通常情况下,科研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自己所研究的某一[[学科]]研究具有一定的造诣。
[[Category:科學技術醫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