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金璐

移除 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84年12月28日,农历甲子年十一月初七日:庆祝《戏曲论丛》创刊京剧晚会举行
[[File:王金璐2.jpg|缩略图|右|[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77/49/2078/135134622.jpg 原图链接] [http://dajia.qq.com/original/shizhe/ls20160602.html 來自腾讯大家]]]
1988年4月28日,农历戊辰年三月十三日:[[侯喜瑞]]艺术专场演出举办
1995年5月4日,农历乙亥年四月初五日,晚:王王吟秋收[[李佩红]]为徒
[[File:王金璐2.jpg|缩略图|右|[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77/49/2078/135134622.jpg 原图链接] [http://dajia.qq.com/original/shizhe/ls20160602.html 來自腾讯大家]]]
1996年1月11日,农历乙亥年十一月廿一日:海峡两岸五戏校蓝岛杯京剧大赛举办
出科后他与[[宋德珠]]、[[李玉茹]]等合作演出,常演《[[长坂坡]]》、《[[挑滑车]]》、《林冲夜奔》、《恶虎村》、《华容道》、《汉津口》等剧。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焦菊隐、翁偶虹等组织的戏曲学校"校友剧团",在《[[百战兴唐]]》一剧中扮演南霁云、郭子仪两个角色,演于北京、上海,轰动一时。一九四八年,王金璐随李洪春组"共和班",到天津"天华景"演出,他们天天戏码翻新,创下日夜两场由初秋到初冬整整三个月持续满堂的记录。他在近百天内贴戏七十余出。这是京剧史上一段罕见的佳话。一九五零年他参加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与[[金素琴]]、[[沈金波]]等合作创演《[[皇帝与妓 女]]》,饰抗金英雄吴革一角,三个月连演连满;《[[劈山救母]]》创演沉香一角,卖座比《皇帝与妓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九五八年,他调陕西省京剧团,因腰部受伤,不得不黯然身退,回到北京休养。病中闲居十八年,王金璐在伤痛中仍然未忘练功、默戏,韬晦磨砺。一九七七年,他受聘为北京京剧团《逼上梁山》一剧的艺术顾问,他每作示范,必技惊四座。
[[File:王金璐3.jpg|缩略图|左|[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A/AC/ACA362AEEB96451A1FCBA8CCB99E3801.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163.com/16/0602/02/BOH8BM1700014AED.html 來自网易新闻]]]
一九七八年,六十花甲,王金璐以《[[挑滑车]]》拉开帏幕,重又开始了他一个新的鼎盛期。高宠的"起霸",先是三个高抬过额、不借扔劲、不借冲劲的慢踢腿,支柱腿有如铜浇铁铸纹丝不动,而"月亮门"的腿功,舒展缓慢,台下观众顿时像炸窝似的轰动起来。戏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在三场"边"中,随着〔上小楼〕"气得俺"开始,转身、踢腿、嗟步、月亮门、鹞子翻身……冲、率、脆、美,一气呵成。他鹞子翻身的迅速,快得"大靠"在空中撑得浑圆,如一轮疾转如飞的风轮;站定亮相,又稳如泰山纤毫不动;一时间台下掌声震耳欲聋。末场"挑车"全剧推向高潮,他蹦起来的"劈岔"高过桌子,两腿前后撕成一字,马跌人惊的效果叫人拍案叫绝;"喘丫、软岔"的动作,靠旗点地,腰里弹性十足,年富力壮者尚且难能,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种绝佳的腰腿竟是出自这位六十岁老伤病员身上。接着,《长坂坡·汉津口》、《巴蜡庙》、《战宛城》、《连环套》、《翠屏山》、《走麦城》、《古城会》……王金璐再铸辉煌。一九八三年,他与夫人[[李墨缨]]又整理修改并演出了《潞安州》,从此使此剧由冷变热,身价徒增。
王金璐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授,他的弟子有[[王元信]]、郭仲春、[[杨少春]]、叶金援、王平、李端、徐小健、[[张家旺]]、秦占宝、周龙、赵永伟、董玉杰、常东、[[张绍成]]、余汉东、[[杜鹏]]等。
[[File:王金璐3.jpg|缩略图|左|[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A/AC/ACA362AEEB96451A1FCBA8CCB99E3801.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163.com/16/0602/02/BOH8BM1700014AED.html 來自网易新闻]]]
== 电视作品 ==
言慧珠当时在春明女中念高中,她喜欢王金璐的戏,每天一放学就招集一群同学去戏院看戏。坐在自己固定的座位上,只要王金璐一登台,她就和同学们高声吆喝,拼命鼓掌。王金璐和女朋友在大街上溜达,看见言慧珠远远地过来,热情挥手,吓得连忙回头就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言二小姐虽然人美,却不是王金璐的意中人,他最终娶了另一位戏迷,那也是一位小姐,这位小姐就是[[李墨璎]]。<ref>[http://dajia.qq.com/original/shizhe/ls20160602.html 他是八十年前的小鲜肉,他是真正的大武生], 腾讯大家, 2016-06-02</ref>
[[File:王金璐4.jpg|缩略图|右|[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60602/2/7050901705389465474.jpg 原图链接]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602/c22219-28404642.html 來自人民网]]]
李墨璎的父亲是[[孙传芳]]手下的一个师长,她喜欢王金璐,父亲当然不愿意。王金璐结婚后,李墨璎的父亲和女儿、妻子都断绝了关系,带着二姨太回了山东。从此,王金璐成了梨园行里有名的“[[妻管炎]]”。她是他的“[[编剧]]”,给他整理剧本;也是他的经纪人,给他打理演出事宜;“文革”时,“靠边站”的王金璐一家困顿不堪,曾经想去看自行车,她不愿意,靠给工厂画灯纸、糊火柴盒、纸灯笼过日子——“我一辈子都没什么主意,就盯着她,她管我。”
== 人物评价 ==
[[File:王金璐4.jpg|缩略图|右|[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60602/2/7050901705389465474.jpg 原图链接]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602/c22219-28404642.html 來自人民网]]]
[[叶少兰]]:和王金璐先生一块儿同台过《龙凤呈祥》。他很诚朴,很诚实,很朴素,很有大武生的仗义的风度。他对艺术很忠诚和执着,直到他已经到晚年,还在锻炼自己,为了更好传播艺术。他60岁还能在舞台上演《挑滑车》,这源自于他深厚的功底。
3,1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