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我的祖国

增加 31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之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主题曲作词,[[乔羽]]接到邀请当夜,登车由南昌赶往上海,由上影厂厂长袁文殊安排车次赶到长春。沙蒙、[[乔羽]]会面后,沙蒙便把情况和盘摆给了[[乔羽]]:《上甘岭》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等歌出来后补拍。全剧组每天的花销巨大。因此,沙蒙要乔羽快速创作,并要求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乔羽在作词时想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可又想不出来,而沙蒙几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来催稿,乔羽也没办法。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沙蒙拿着稿子看了半个小时后,询问第一句为何不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乔羽认为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最终沙蒙认可了乔羽的想法。</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时有人问,说祖国为什么不是“一条黄河”而是“一条大河”呢?乔羽说:因为每个人记忆里,家乡都有一条大河,而这条河,就代表着祖国。<ref>[https://music.163.com/#/song?id=236405 我的祖国-郭兰英]]</ref>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作曲过程'''</br>
3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