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慈禧

移除 98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名稱=孝钦显皇后葉赫那拉氏
|身份=[[清朝|大清]]慈禧皇太后
|畫像=[[File:The Ci-Xi Imperial Dowager Empress (5).JPG|250px]]
|說明=
|姓=[[那拉氏]]<ref name="qsl1"/><ref name="nara2"/>
|其他親屬=外甥[[光緒帝]]、侄女[[隆裕太后|隆裕皇太后]]
|注釋=}}{{Contains Manchu text}}
 '''孝欽顯皇后''' ({{lang-mnc|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br> ᡤᡳᠩᡤᡠᠵᡳ<br> ᡳᠯᡝᡨᡠ<br>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v=hiyoošungga gingguji iletu hūwangheo|a=hiyouxungga gingguji iletu hvwangheu}} ({{bd|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catIdx=Y,叶}})<ref>《漢滿詞典》,劉厚生、李樂營等主編,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640頁。(ISBN 7-105-06386-6)</ref>),[[那拉氏]]<ref name="qsl1"/><ref name="nara2"/>(清代《[[玉牒]]》、民国《[[清史稿]]·后妃传》均作[[叶赫那拉氏]]{{noteTag|name=mukvn}}<ref name="qingshigao"/>),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为[[同治]]、[[光緒]]年間(1861年至1908年)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她是[[咸丰帝]]妃,也是[[同治帝]]的生母。同治帝即位後,稱為「聖母皇太后」;光緒帝即位後,稱為「皇爸爸」,與東太后(慈安太后)一起[[兩宮聽政]]長達二十年,直到光緒初年慈安過世,慈禧才獨掌大權。
慈禧出身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世襲官宦之家。1852年封懿贵人,后依次晋封至懿贵妃。咸丰帝死后,其子同治帝继位,被尊为“聖母皇太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ref>《清穆宗实录·卷131》: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谕:“慈禧皇太后母家著抬入镶黄旗满洲。”</ref>。同年与[[慈安太后]]([[東太后]])、恭親王[[奕訢]]等合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掌權的[[顾命八大臣]]势力,是為[[兩宮聽政]]。外人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西太后'''”称呼她。
===戊戌變法===
[[File:The Imperial Portrait of the Ci-Xi Imperial Dowager Empress.PNG|thumb|right|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朝服像]]
{{main|戊戌變法}}
1898年,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鼓动下,决定发起改革。6月10日,光绪帝令[[翁同龢]]起草《[[明定國是詔]]》,送交慈禧审查,得到了准许,并于翌日颁布,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这次变法涉及了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方面,遭到众多保守派大臣的强烈反对,其中包括军机大臣世鐸、[[剛毅]]等人,他们多次向慈禧表示反对变法。慈禧後來也認為變法操之過急,變法派和反對派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而康有為等人此时已有殺害慈禧的計劃<ref>贾维《谭嗣同与晚清士人交往硏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ref>。光绪帝计划与慈禧一起前往[[天津]]阅兵,民间风传慈禧要废黜光绪帝,也有传闻说光绪帝要把慈禧幽禁于颐和园。9月19日,慈禧突然离开颐和园,回到紫禁城;随即发动政变,将光绪帝迁居[[瀛台]]。慈禧宣布光绪帝得病,不能视朝,自己“临朝称制”,重新训政。戊戌变法被废止,变法中的重要人物[[譚嗣同]]、[[楊銳 (清朝)|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有溥]]等[[維新六君子]]被[[斩首]],康有为、梁启超则流亡国外。
===義和團之亂與八國聯軍===
[[File:Hubert Vos's painting of the Dowager Empress Cixi (Tzu Hsi).jpg|250px|thumb|慈禧肖像,荷蘭畫家[[胡博·華士]]繪]]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太后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开始排斥維新派,並因此利用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ref>次日朝罢,荣相请独对,问太后曰:传闻将有废立事,信乎?太后曰:无有也。事果可行乎?荣曰:太后行之,谁敢谓其不可行者。(《崇陵传信录》)</ref><ref>荣曰:上春秋已盛,无皇子,不如择宗室近支子建为大阿哥为上嗣,兼祧穆宗,育之宫中,徐承大统,则此举为有名矣。太后沉吟久之曰:汝言是也。(《崇陵传信录》)</ref>;載漪之子[[溥儁]]因而被立為[[阿哥 (清朝)|大阿哥]],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ref>荣曰:太后行之谁敢谓其不可者?顾上罪不明,外国公使将起而干涉,此不可不惧也。(《崇陵传信录》)</ref>。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后}-。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扶乩]][[迷信]]加上[[民族主義]]起家的“[[義和拳]]”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北京,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
===光緒帝與慈禧駕崩===
[[File:Cixi tomb memorial tower 2011 11.jpg|thumb|right|定东陵明楼]]
1908年11月15日下午5时,慈禧于[[仪銮殿]](佛照楼)驾崩。就在她死的前一天,光绪帝也在瀛台突然病逝,两者去世前后只差一天。民间普遍传闻光绪帝是被慈禧毒死的。<ref>主要见于《清室外记》《清稗类抄》和《崇陵传信录》。</ref>其遗言是:“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ref>{{cite web |url=http://culture.ifeng.com/3/detail_2012_05/07/14358216_0.shtml |title=解密慈禧太后临终遗言:女人不可预闻国政 |accessdate=2012年5月7日 |publisher=凤凰网 |work= |language =zh-cn}}</ref>
*** 第三子 [[恩耀]]
*** 第四子 [[恩光]]
 
== 字画 ==
<center><gallery>
File:Painting by Dowager Empress Cixi 02.jpg|''粉色牡丹''
File:Painting by Empress Dowager Cixi.PNG|''牡丹''
File:Painting by the Empress Dowager Cixi 06.JPG|''鸟与水果''
File:Painting by the Empress Dowager Cixi 04.JPG|''黄牡丹''
File:Calligraphy of Empress Dowager Cixi at Summer Palace.JPG|慈禧手书
</gallery></center>
== 影視作品 ==
行政員使用者查核員拒收員巡檢員管理員、water、waterc、waterh、waterm、waterp、waters、watert、waterv、waterw、waterz
10,3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