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老虎鱼

增加 3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老虎鱼1.jpg|缩略图|[http://www.juimg.com/tupian/201610/canyinqita_1062085.html 图片来自聚图网]]]
'''老虎鱼'''为毒鲉科鬼鲉属的鱼类,分布于朝鲜及 [[ 日本 ]][[ 本州 ]] 中部以南各近海内以及广西北海等,属于近海底层杂鱼。据日本《产经新闻》11日报道,京都水族馆(京都市下京区)展出一条金色珍稀鬼鲉(俗名老虎鱼),体长约20厘米。<ref>[http://m.sd.china.com.cn/mobile/2014/tszg_0612/23823.html 日本展出罕见金黄色老虎鱼]中国网</ref> 体色随深度不同而异,在近岸浅水区呈黑褐色;在外海深水区呈红色或黄色。体长可达200毫米。初夏产卵。 鬼鲉卵浮性。因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状毒腺组织,毒性强,被刺后剧烈阵痛,有时持续数天,故有“海蝎子”,“虎鱼”等名称。 [[ 中国 ]][[ 福建 ]] 沿海将此鱼煮汤,治小儿疮疖症。肉可供食用。
== 介绍 ==
暖温性中小型海鱼,体长达200mm。栖息于近海底层。主食甲壳类和小鱼。初夏产卵,怀卵量约40万粒。肉味美,供食用。鳍棘和头部棘突毒性强,被刺伤后产生急性剧烈阵痛,难以忍受的烧灼和鞭抽感,可持续数天,伴有全身阵痛,发热畏寒等症状。我国见于沿海。 [[ 朝鲜 ]] 、日本均有分布。
== 形态特征 ==
背鳍ⅩⅣ-ⅩⅦ -7—8;臀鳍Ⅱ-8—9;胸鳍10+2;腹鳍Ⅰ-5。侧线孔15—17。体长为体高2.8—3.1倍,为头长2.8—2.9倍。头长为吻长2.6倍,为眼后头长2.1倍。头体粗大。颅骨棘棱发达。额骨间有1横棱。吻长短于眼后头长。眼间隔略小于吻长。体无鳞。背鳍最长鳍棘约为头长二分之一。胸鳍下部有2游离鳍条。
== 常见种类 ==
鬼鲉,吻长短于眼后头长,眼间隔略小于吻长,中国沿海均产;
泰国虎鱼,又称暹罗虎鱼,幼年的暹罗虎鱼的基本体色是白色有黑色条纹的色彩。成年以后,白色会逐渐变成黄色。形成老虎一样的花纹。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观赏鱼。本种鱼和我国长江流域的名贵食用鱼:鳜鱼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同样这种鱼在原产地也是一种极为名贵的食用鱼。
[[ 印尼 ]] 虎鱼,印尼虎鱼身材修长,身长和身高的比例和暹罗虎鱼相差甚远。 印尼的中纹绝大多数是比较直的由背鳍链接至腹部,但也有少数的异类弯刀印尼虎。印尼虎的状态绝大多数是不稳定发黑,容易变化印尼能黑到你找不到纹, 印尼的尾部中纹是环尾的(连接着)。 印泥尾纹3纹,多纹、尾部三纹。
[[ 非洲 ]] 虎鱼,是一种贪吃的肉食性动物,它因其巨大如剃刀般锋利的牙齿为人熟知。巨型非洲虎鱼长有32颗牙齿,鱼身粗胖,颚宽大,牙齿大小类似于大白鲨的牙齿,犹如剃刀,平时以其他鱼类为食,饥饿时会袭击靠近它们的大型动物,可攻击人类,甚至能对鳄鱼发起攻击。
== 人工繁育成功 ==
记者从陜西省水利厅获悉,在陜西省绝迹15年的“老虎鱼”——川陜哲罗鲑2011年9月份被发现后,人工 [[ 繁殖 ]] 成功,如今现存仔鱼2000馀尾,已经开口摄食。
== 科学研究 ==
72,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