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86
次編輯
變更
三画查字
,無編輯摘要
实用
创新型查字法
==目录==
1引言
2背景
3内容
4步骤
5示例
6制表原理
7表/示例
8分析
它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它的诞生宣告了我们查字不受找部首、数笔画画数、翻部首目录、翻部首笔画查字表和难查字表的折腾了,可实现汉字工具书、文档资料等不分认识的字和不认识的字都能实现识字和查询一步到位直翻直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用于汉字的注音标准,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基本能解决难认的问题。目前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并列入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但是我们不可能在各种书报和刊物上都标上汉字的 [[ 拼音 ]] 。人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还是无法知其读音,一般都是去查字典找读音。然而查字典要找字的部首、数字的笔画的画数才能查,并且还要翻字典的部首目录和检字表,有些字还需要查难查字表,要反复折腾好一阵子才能查到,很多人因为不想受此折腾而放弃认识"她"。其结果是今天放弃一棵"树",明天一放弃一棵"树",后来放弃了一片大"森林"。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的那样:因为少了一颗马蹄钉而掉了那马蹄铁,因为掉了那马蹄铁而失去了那匹马,因为失去了那匹马而缺了那骑兵,因为缺了那骑兵而输了那战役,因为输了那战役而丢了整个人国家,悔之晚矣!全是当初少了那一颗马蹄钉。那么还有没有一种识字时不找字的部首、不数字的笔画画数、不翻字典的部首目录和检字表或难查字表,不受这些折腾就能一目了然的识字呢?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从1999开始研究汉字,由于汉字结构实在是太复杂了,要达到上述目的非常困难,走了很多弯路,经历了300多次的失败,终于在2009年1月找到了最佳方案"三画查字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汉字识字难查询难的 [[ 历史 ]] 弊端。并在《中国索引》杂志发表"三画查字方法"。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
三画查字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开识字要找字的部首、数字的笔画画数、翻字典的部首目录和检字表才能查到字的复杂的繁琐的部首查字法,而是将组成所有汉字的基本单位归纳为:一、丨、丿、丶、亅、乚、/ 、乀 8种笔画,并按这8种笔画配置编码数字,笔画编码为:1横(一)、2竖(丨)、3撇(丿)、4点(丶)、5折(乛)、6折(乚)、7提(/ )、8捺(乀)。按这8种笔画编码对汉字进行三画编码排序,编制成《三画查字表》见百度百科文库。 供查字时使用。 用汉字的第一笔、第二笔和最后一笔的笔画数字编码来查汉字。并按这8种笔画编码对汉字进行三画编码排序,编制成《三画查字表》见百度百科文库。 供查字时使用。
查字时用汉字的第一笔、第二笔和最后一笔的 [[ 笔画 ]] 数字编码来查汉字。这种方法不用学习,我们只要记住 1横(一)、2竖(丨)、3撇(丿)、4点(丶)、5折(乛)、6折(乚)、7提(/ )、8捺(乀)。见到任何一个汉字马上就能知道该字的三画查字码。 折叠编辑本段 == 步骤==1 、找出所查字起笔笔顺序的第一笔、第二笔和最后一笔的笔 [[ 画编码 ]] 。
2 、翻到《三画查字表》中所查字的笔画编码,即可查知该字的读音和页码。
(1) 假设,我们不认识"耕"字,我们就用"耕"字第一笔横(一)的编码[1]、第二笔横(一)的编码[1]和最后一笔竖(丨)的编码[2]来认识它,由此可见"耕"字三画查字码是"112",查字时直接翻《三画查字表》中的"112"即可查到"耕"字的读音或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