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浚

增加 1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张浚'''(1097—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 [[ 宋朝 ]] 名将   父[[张咸]],元丰二年(1079)进士,历任州县属官;绍圣元年(1094),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张浚政和八年(1118)中进士,北宋末官至太常寺主簿
  建炎 父[[张咸]], 丰二 (1127 (1079 五月宋高宗即位前夕 进士 张浚自京师投奔南京(今商丘南 历任州县属官;绍圣元年(1094 ), 参与登基仪式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任枢密院编修 授剑南西川节度判 厅公事 七月,受到新任右相黄潜善的赏识,升任殿中侍御史。八月, 张浚 黄潜善 八年(1118)中进士 攻击左相李纲独擅朝政。 北宋末官至太常寺 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后,继续受到张浚的攻击 簿
   建炎 (1127)五 宋高宗即位前夕 ,张浚 奏论:“无谓金不能来 自京师投奔[[南京]],参与登基仪式 当汲汲 任枢密院编 备治军 官。七月 常若敌至”。因而与一味求和的受到新任右相[[黄潜善]] 意见相左 的赏识 受到排挤。已被出为兴元知府,被宋高宗留 为礼部 殿中 御史 同年十 月,张浚 兼任御营使司参赞军事 附和黄潜善 从此参与抗金的军事活动 攻击左相李纲独擅朝政 建炎三年二月,金军数百骑突袭“行在”扬州,宋高宗仓惶出逃,张浚与吕颐浩追随渡江,中书侍郎朱胜非任节制平江府(今苏州)、秀州(今浙江嘉兴)军马, 浚任同节制军马,驻守平江 抗金 。不久,朱胜非召赴行在杭州,留张浚驻守平江。三月,杭州发生苗傅、刘正彦兵变,宋高宗-退位,3岁皇子赵旉 的李纲 立为帝,孟太 罢相 垂帘听政 继续受到 张浚 在平江组织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等所部勤王。四月,“苗、刘兵变”平定,宋高宗复位,张浚升任知枢密院事 的攻击
   建炎二年六月,张浚奏论:“无谓金不能来,当汲汲修备治军,常若敌至”。因而与一味求和的[[黄潜善]]意见相左,受到排挤。已被出为兴元知府,被宋高宗留任为礼部侍郎。同年十月,张浚兼任御营使司参赞军事,从此参与抗金的军事活动。建炎三年二月,金军数百骑突袭“行在”扬州,宋高宗仓惶出逃,张浚与吕颐浩追随渡江,中书侍郎朱胜非任节制平江府(今苏州)、秀州(今浙江嘉兴)军马,张浚任同节制军马,驻守平江抗金。不久,朱胜非召赴行在[[杭州]],留张浚驻守平江。三月,杭州发生[[苗傅]]、[[刘正彦]]兵变,[[宋高宗]]-退位,3岁皇子[[赵旉]]被立为帝,[[孟太后]]垂帘听政,张浚在平江组织[[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等所部勤王。四月,“苗、刘兵变”平定,宋高宗复位,张浚升任知枢密院事。   张浚认为:“中兴当自关陕始,虑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遂慷慨请行。”五月,被任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同年七月赴任,十月下旬到达兴元府,设司于此,随后调整西北各路军事长官。十一月间,到达秦州,经参议军事 [[ 刘子羽 ]] 介绍,张浚接见 [[ 吴玠 ]] 、[[吴璘 ]] 兄弟]] ,并提升吴玠为统制。曲端在陕西进行抗金活动,但专横跋扈,曾想杀死节制陕西六路军马 [[ 王庶 ]] ,南宋朝廷即以御营使司提举一行事务召曲端,但曲端不奉诏。同年十二月,张浚任命曲端为处置使司都统制、威武大将军,并进行隆重的登坛拜将的仪式,张浚企图利用曲端的抗金声威,树起西北的抗金大旗。但当建炎四年正月,张浚命曲端率军救援在陕州围城中的李彦仙时,曲端却拒不出兵,以致陕州终于被金军攻陷。同年二月,张浚得知金军早已渡江南下,立即将处置使司事务交由刘子羽负责,自己率步骑数万人自秦州东进救援。当三月间到达房州时,得知金军主帅宗弼已自临安退兵北归,张浚遂率军重回西北。
行政員使用者查核員拒收員巡檢員管理員、water、waterc、waterh、waterm、waterp、waters、watert、waterv、waterw、waterz
10,3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