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玉林國師

增加 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玉林國師.jpg|230px|thumb|有框|右|玉林國師。[https://mypaper.pchome.com.tw/zou0621/post/1379828337 原圖鏈接]]]
'''玉林國師''',({{bd|1614年||1675年|7月}}(明神宗萬歷四十二年-清康熙十四年),字'''玉林'''、'''玉琳''','''玉琳通琇''',明末清初[[佛教]][[臨濟宗]]高僧。常州府(江蘇)江陰縣人,俗姓楊。童時即穎異非凡,19歲投師宜興馨山天隱圓修受具足戒,法號'''通琇''',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皇帝敕封[[''' 大覺普濟能仁國師''']] ,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淮安慈雲庵趺坐圓寂,享年六十有二。
==前記==
==簡介==
===生平事略===
玉林國師祖籍江陰縣楊氏為延陵大族,歷代顯要人物輩出,父親字振陵,娶妻多年無子嗣,楊氏夙為豪強忌恨,通琇自撰父親《振陵公傳》言及同族老僕[[楊興]]被豪強陷害性命不保之際,祖父楊太公喝斥父親年過三十無子嗣,不救無辜積累陰德,其父即銜命到縣衙陳冤,縣令得知原委,當庭釋放楊興,並痛打誣告楊興的豪強。但豪強反倒挾怨誣陷楊太公,縣令立即逮捕祖父。楊父情急之下向縣令匯報認罪,酷吏核查發現是孝子頂代,即刻註銷罪籍釋放。楊父無罪獲釋,返家後妻繆夫人有夜夢一白衣婦人(貌似觀音菩薩)手捧嬰孩從窗口送入,未久即妊孕產下一子,宗族深信是振陵營救楊興善舉感報,故名「救興生」,即是日後之玉林國師, [[ 朝|明]] 神宗萬歷42年(西元1614年)農曆四月二十申時出生,出生前家人省得每一分錢皆用於放生,楊父孝行及救僕人性命更勤行放生,功德感召觀音娘娘送子。
==紹承臨濟宗==
==度化順治帝==
[[ 順治皇帝 ]] 為清太宗皇太極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在叔父攝政王多爾袞輔佐下登基即位,為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多爾袞足智多謀獨斷專行,病逝後順治始握實權擺脫傀儡地位,但因朝中大臣明爭暗鬥致令順治帝在較量中敗陣下來。此後順治帝沉湎於弟媳董鄂氏與佛教禪學。順治十四年(1657),帝因身邊太監的鼓動,遂于南海子召見佛教高僧憨璞聰,聞聽其經義談論後,法喜充滿,對參禪悟性心生嚮往,不久又延納南方高僧玉林琇、茆溪森,木陳忞等僧入京,供奉于西苑萬善殿,崇禮優渥,愛妃董鄂氏受帝所化,從不信佛到篤信 (順治帝禦制《端敬皇后行狀》:“後素不信佛,朕時以內典禪宗諭之,且為解《心經》典義,由是崇敬三寶,專心禪學”)<ref>[https://fo.ifeng.com/zhongsheng/detail_2012_04/18/13972436_0.shtml 揭秘順治皇帝出家之謎]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網站,2012-04-18 </ref>。
== 奉詔入京 ==
順治十五年(1658年)二月十五日(時年四十六)欽差司吏院張嘉漠齎帝敕書,至武康金車山的報恩寺<ref>[http://tripitaka.cbeta.org/B27n0152_001 普濟玉琳國師語錄 第1卷]CBETA漢文大藏經</ref>。玉林國師首次奉詔進京,在萬普殿舉揚大法,帝親臨聽問,授"大覺禪師"封號。翌年,晉封"大覺普濟禪師",賜紫衣。
順治十六年(1659年),董鄂氏猝逝,帝哀痛逾恆,玉琳琇之弟子茆溪行森從旁獻策慫恿皇帝遁入空門,帝曾命為其削髮剃度,莊皇太后百般勸解不受,情急下詔喚高僧玉林國師抵京,玉林國師聞知此事,痛責弟子過患,並令茆溪行森若敢引帝為僧,命人取柴薪將其燒死,為此順治帝勉強蓄髮留俗問國政,旨派親信太監吳良輔作替身,入憫忠寺修行<ref>[https://fo.ifeng.com/zhongsheng/detail_2012_04/18/13972436_0.shtml 揭秘順治皇帝出家之謎]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網站,2012-4-18 </ref>。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