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斑黑蟋蟀

增加 1,12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雌蟋蟀翅膀交叉式細紋,不鳴叫,尾端有產卵管
 
 
雜食性。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黑龍04.jpg|缩略图|黃斑黑蟋蟀[https://blog.xuite.net/wen6.chuan3/twblog/146243822 照片來自]
</gallery>
 
==習 性==
雄蟲可用前後翅摩擦發音,白天不發音,蟄伏在草叢隱蔽處不易被發現;夜晚鳴聲宏亮,有求偶、警示、領土宣稱等作用。
本種即民間用來鬥蟋蟀的主角。
 
(草原上的音樂家-黃斑黑蟋蟀,棲息環境、型態與行為的探討 資料枇來源: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5/11/2015111714035357.pdf)
 
==黃斑黑蟋蟀的棲息環境==
=== (一)棲息環境===
 
1. 採集地點
 
黃斑黑蟋蟀分布於平地或低海拔山區,棲息草叢或落葉、石瓦縫隙裡,成 蟲春至秋季出現,夜晚出沒。」(嘎嘎昆蟲網,2015年9月1日)我們在鄉間的田野中搜尋,發現了台灣大蟋蟀、褐草小蟋……,其中黃斑黑蟋蟀的數量最多。
 
2. 採集時機
 
黃斑黑蟋蟀為夜行性昆蟲,若蟲與成蟲棲息在草叢中,黃昏為公成蟲開始鳴叫的時間,夜間活動頻繁。春天時若蟲數較多,秋天為成蟲繁殖期,卵產於鬆軟的土裡,所以利用黃昏至夜晚的時間採集。
 
3. 採集方式
 
傍晚時分,利用黃斑黑蟋蟀公成蟲發出鳴叫聲,循著發聲來源,使用捕蟲網在草地上捕捉。<ref>[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5/11/2015111714035357.pdf 黃斑黑蟋蟀,棲息環境、,私立長榮中學]</ref>
 
黃斑黑蟋蟀的飼養方式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33,1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