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129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948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东北局决定:东北大学与吉林大学合并,保留东北大学校名。学…”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948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东北局决定:[[东北大学]]与吉林大学合并,保留东北大学校名。学校委派王迪光同志任系副主任,筹建体育卫生系,隶属于学校第一部自然科学部管理,学校设在吉林市八百垄原长白师范学院校址,1948年10月第一批青年学生共16人入学。体育卫生系创建初期,共有专业教师5人:王迪光、鞠兴绶、谢迪光、徐绍周、于溪春。1949年2月28日,中共东北局大学委员会、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对于在此年东北各校学生处理办法的规定》将沈阳东北大学、吉林的长白师范学院和长春大学的学生及教职员全部编入东北大学,分配到体育卫生系。教师有:杨钟秀、刘长春、苑廷瑞、庞英、祝乃贵、高英夫、吴士梁和钱世俊等,原有各学校学生根据学籍编入各班级学习,随后东北大学又聘请原中央大学体育系工作的杨纯福、程登科和康绍远3位老师来系任教,教师队伍逐渐壮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除了本科学制外增设了专修科和干训班等学制。1949年8月体育卫生系随东北大学迁址长春,校址设在长春市斯大林大街。
==师资力量==
我院现有教师103人,教辅1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62人,占全院教师60.2%;军体部教师41人, 占全院教师39.5%。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6人,占全院教师46%。其中, 专业课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9人, 占专业课教师46%;军体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8人, 占军体部教师43.9%。师生比为12.4%。
==学历结构==
全院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0人,占全院教师48.5%,全院博士[[学位]](含在读)以上教师11人,占全院教师10.7%;其中, 专业课[[硕士学位]](含在读)以上教师40人, 占专业课教师64.5%;军体部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0人, 占军体部教师24.3%。专业课博士学位(含在读)以上教师10人, 占专业课教师15.8%;军体部博士学位(含在读)以上教师1人, 占军体部教师2.4%。35岁以下硕士学位(含在读)以上青年教师38人,占35岁以下青年教师82.6%。
==职称结构==
全院高级职称教师49人,占全院教师47.5%,教授14人, 占全院教师13.6%,副教授37人, 占全院教师35.8%。其中, 专业课高级职称教师33人, 占专业课教师53.2%,教授12人, 占专业课教师19%,副教授21人, 占专业课教师33.9%。军体部高级职称教师16人, 占军体部教师39%。教授2人, 占军体部教师4.9%,副教授14人, 占军体部教师34.1%。
==学缘结构==
全院非本校毕业教师27人,占全院教师26.2%,其中:专业课非本校毕业教师19人, 占专业课教师25%,军体部非本校毕业教师8人, 占军体部教师19.5%。这些教师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10人,吉林大学2人,沈阳体育学院5人,[[天津体育学院]]1人,[[武汉体育学院]]1人,[[哈尔滨体育学院]]1人,[[吉林体育学院]]3人,日本大阪教育大学1人,日本鹿儿岛大学1人。
==荣誉成就==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形成了以生命科学、生态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在[[中国]]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细胞遗传学、草地生态学、应用数学、多酸化学、功能材料学、环境科学、世界上古、中古史专业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地位。世界文明比较、基础教育重大问题、草地生态、细胞遗传等优势领域的研究都有可喜的进展,并逐渐形成了信息化 东北、材料科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视频==
===<center>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e0349t1ruo3|560|390|qq}}</center>
<center>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快闪</center>
<center>{{#iDisplay:r0614y99zt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师资力量==
我院现有教师103人,教辅1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62人,占全院教师60.2%;军体部教师41人, 占全院教师39.5%。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6人,占全院教师46%。其中, 专业课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9人, 占专业课教师46%;军体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8人, 占军体部教师43.9%。师生比为12.4%。
==学历结构==
全院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0人,占全院教师48.5%,全院博士[[学位]](含在读)以上教师11人,占全院教师10.7%;其中, 专业课[[硕士学位]](含在读)以上教师40人, 占专业课教师64.5%;军体部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0人, 占军体部教师24.3%。专业课博士学位(含在读)以上教师10人, 占专业课教师15.8%;军体部博士学位(含在读)以上教师1人, 占军体部教师2.4%。35岁以下硕士学位(含在读)以上青年教师38人,占35岁以下青年教师82.6%。
==职称结构==
全院高级职称教师49人,占全院教师47.5%,教授14人, 占全院教师13.6%,副教授37人, 占全院教师35.8%。其中, 专业课高级职称教师33人, 占专业课教师53.2%,教授12人, 占专业课教师19%,副教授21人, 占专业课教师33.9%。军体部高级职称教师16人, 占军体部教师39%。教授2人, 占军体部教师4.9%,副教授14人, 占军体部教师34.1%。
==学缘结构==
全院非本校毕业教师27人,占全院教师26.2%,其中:专业课非本校毕业教师19人, 占专业课教师25%,军体部非本校毕业教师8人, 占军体部教师19.5%。这些教师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10人,吉林大学2人,沈阳体育学院5人,[[天津体育学院]]1人,[[武汉体育学院]]1人,[[哈尔滨体育学院]]1人,[[吉林体育学院]]3人,日本大阪教育大学1人,日本鹿儿岛大学1人。
==荣誉成就==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形成了以生命科学、生态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在[[中国]]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细胞遗传学、草地生态学、应用数学、多酸化学、功能材料学、环境科学、世界上古、中古史专业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地位。世界文明比较、基础教育重大问题、草地生态、细胞遗传等优势领域的研究都有可喜的进展,并逐渐形成了信息化 东北、材料科学等新的研究领域。
==视频==
===<center>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e0349t1ruo3|560|390|qq}}</center>
<center>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快闪</center>
<center>{{#iDisplay:r0614y99zt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