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拿破仑战争

增加 48,94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conflict=拿破崙戰爭|partof=|image=|caption='''上方''': [[奧斯特里茨戰役|奧斯特-{里}-茨戰役]]<br />'''下方''': [[滑鐵盧戰役]]|date=1803年5月18日–1815年11月20日<br>({{Age in years, months, weeks and days|month1=05|day1=18 世紀後期,資本主義在歐 |year1=1803|month2=11|day2=20|year2=1815}})|place=[[欧 ]]、[[ 陸獲得一定發展。但除荷蘭外 西洋]]、[[地中海]]、[[北海]]、[[拉普拉塔河]]、[[法屬圭亞那]]、[[西印度群岛]]、[[印度洋]]、[[北美洲]]、[[南高加索]]|result=反法同盟勝利 各國仍處於封建統治下,尤其是 [[維也納會議]]* [[ 國的封建專制統治達到頂峰。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 兰西第一帝国]]崩溃 [[波旁复辟]]* [[欧 各君主國驚恐 协调]]和[[ 安, 列颠治世]]建立* [[维也纳会议|领土变动和王朝变更]]|combatant1={{flagcountry|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name=英国}}<br />{{flagcountry|Austrian Empire|name=奥地利}}<ref name=note01> 地利和 率先出兵干涉 魯士在[[俄法戰爭]]中都成為了法國的同盟 1793 </ref><ref>"奧地利帝國"一名在拿破崙於1804 稱帝後才開始使用 奧、普、英、荷、西、撒丁、那不勒斯等 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 (神聖羅馬帝 結成第 )|弗朗茨二世]]採用"奧地利皇帝"這 次反法聯盟 頭銜作為回應。神聖羅馬帝國於1806年瓦解 出兵進攻法 隨即"奧地利皇帝"一銜成為弗朗茨二世的主要頭銜。儘管"奧地利帝國"與"神聖羅馬帝 "不是同義 遭法國軍民頑強抵抗。 1797年 但簡潔緣故 第一次反法聯盟解體 因此採用前者取代後者 1798年12月,英、 </ref><small>(1800–1805、1809、1813–1815)</small><br />[[File:Blason louis II de Hongrie.svg|12px]][[匈牙利王國]]<small>(1809)</small>{{flagcountry|Russian Empire|name=俄罗斯}}<ref>[[ 、奧、葡、土耳其、那不勒 組成 ]]於[[提爾西特條約|1807年]]與[[法蘭西 二次反 一帝國]]修好,後於1810年決裂; 聯盟。 國於1812年[[ 軍進 法戰爭| 意大利 侵俄國]]。期間 打敗法軍。奧地利不僅奪回在意大利的領地,還企 俄國與[[芬蘭戰爭|瑞典]]、[[第七次俄土戰爭|鄂 入侵法 曼帝 。英軍對 ]]發生戰爭,與英國名義上[[英俄戰爭|交戰]]。</ref><small>(1804–1807、1812–1815)</small><br />{{flagcountry|Prussia|1803|name=普鲁士}}<ref name=note01/><small>(1806–1807、1812–1815)</small><br />{{flagcountry|Spain|1785}}<ref>到1808年以前,都是[[ 各港口實施封鎖,並一度在荷 沿海地區登陸。雖然反 西第一帝國| 國]]的同 因內部分裂導致俄軍退出 ,直至[[半島 鬥,但 爭]]時 國仍面臨大 壓境、 入侵西班牙而結束。</ref><small>(1808–1815)</small><br />{{flagicon image|Flag Portugal (1750).svg}} [[葡萄牙王 內政局動蕩的嚴峻局面(見法國革命戰爭 |葡萄牙]]<small>(1800–1807、1809–1815 。在此形勢下 </small><br />{{flagcountry|Two Sicilies|name=西西里}}<ref>原在1806年前 富有野心的拿破崙·波拿巴(1804年12月起稱 西西里與那不勒斯為聯合國家,但1806年那不勒斯被征服,變成法國衛星國。</ref><br />{{flagcountry|Papal States|old}}<br />{{flagicon image|Flag of Ottoman Algiers.svg}}阿尔及尔摄政国<br />{{flagicon image|Flag of Agha Mohammad Khan.svg}} [[卡扎尔王朝]]<small>(1807–1812)</small><br/>{{flagcountry|Kingdom of Sardinia|name=撒丁}}<br />{{flagcountry|Sweden}}<ref>在1810至1812年間,瑞典名義上與英國發生[[英瑞戰爭|戰爭]]。</ref><small>(1804–1809、1812–1815)</small><br />{{flagcountry|United Netherlands}}<ref>法國在1810年合併了荷蘭。荷蘭軍人於[[第七次反法同盟]]中與 拿破崙 一世 對抗。</ref><small>(1815 於1799年11月上台執政 </small><br />{{flagcountry|Brunswick}}<br />{{flagicon image|State flag simple of the Grand Duchy of Tuscany.svg}} [[托斯卡纳大公国|托斯卡纳]]<br/>{{flagcountry|Switzerland}}<br/>{{flagicon|Kingdom of France}}法國保皇派<br />{{flagicon|Hanover|1692}} [[漢諾威選帝侯]]<br />{{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House of Nassau Weilburg.svg}} [[拿騷 (公國)|拿騷]]<br/>{{flagicon image|Flag of Bavaria (striped).svg}} [[巴伐利亚王国|巴伐利亚]]<br/>{{flagicon image|Flagge Königreich Württemberg.svg}} [[符腾堡王国|符腾堡]]<br>{{flagicon image|Flag of Tirol.svg}} [[蒂罗尔]]<br>{{flagicon image|Krstaš-barjak.svg}} [[:en: Prince-Bishopric of Montenegro|黑山&nbsp;]]<small>(1806–1814)</small>|combatant2={{flagcountry|First French Empire}}<br />* {{flagcountry|Napoleonic Italy|name=意大利}}* {{flagicon image|Flag of Poland (1807–1815).svg}} [[華沙公國]]<ref>由拿破崙建立,但屬薩克森國王統治 從此,法國進入 波蘭軍團早己為法軍作戰。</ref>* [[File:POL COA Ciołek.svg|20px]]波兰军团* {{flagicon|Netherlands}} [[荷兰王国 (傀儡国)|荷兰]]* {{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Kingdom of Etruria.svg}} [[伊特魯里亞王國|伊特魯里亞]]<ref>法國於1807年吞併伊特魯里亞王國。</ref>* {{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Principality of Lucca (1805-1809).svg}} [[卢卡和皮奥恩比诺公国|卢卡和皮奥恩比诺]]* {{flagicon|Two Sicilies|1811}} [[那不勒斯王国|那不勒斯]]<ref>在第三次反法同盟後與西西里部份分裂,那不勒斯成為法國衛星國。於1814年曾與奧地利短暫結盟,後於1815年與拿破崙結盟,在[[那不勒斯戰爭]]中對抗奧地利。</ref>* {{flagicon|Switzerland}}瑞士邦聯* {{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png}} [[萊茵邦聯]]<ref>16個與法國結盟的德意志邦國(包括巴伐利亞及符騰堡)於1806年7月組建了萊茵邦聯。在[[耶拿會戰]]後,更多曾對抗法國的德意志邦國加入了邦聯,包括薩克森及西伐利亞。薩克森於1813年的[[萊比錫戰役]]中變節,造成大部份其他邦國都退出邦聯,並向法國宣戰,萊茵邦聯遂瓦解。</ref>* {{flagicon|Spain|1785}}波拿巴西班牙<small>(1808–1813)</small>{{flagcountry|Spain|1785}}<small>(1803–1808)</small><br>{{flagicon|Denmark}} [[丹麥-挪威]]<ref>丹麥-挪威維持中立至[[哥本哈根戰役 (1807年)|哥本哈根戰役]]爆發。丹麥-挪威與英國發生[[砲艦戰爭]]。最後丹麥被逼在1814年[[基爾條約]]向瑞典割讓挪威。挪威拒絕併入瑞典,結果瑞典發動[[瑞挪戰爭|戰爭]]將挪威攻陷,二者組成[[瑞典-挪威聯合]]。</ref><br>{{flag|Ottoman Empire|1517}}<ref>鄂圖曼帝國曾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中的[[遠征埃及]]及[[敘利亞]]時與拿破崙對抗。後來在拿破崙戰爭中,鄂圖曼帝國與[[英土戰爭|英國]]、[[第七次俄土戰爭|俄國]]發生戰爭。</ref><small>(1806–1812)</small><br />{{flagcountry|Austrian Empire|name=奥地利}}<small>(1809–1813)</small><br />{{flagcountry|Russian Empire|name=俄罗斯}}<small>(1807–1812)</small><br>{{flagcountry|Prussia|1803|name=普鲁士}}<small>(1807–1812)</small><br>{{flagcountry|Sweden}}<small>(1809–1812)</small><br>{{flagicon image|Flag of Agha Mohammad Khan.svg}} [[卡扎尔王朝]]<small>(1804–1807、1812–1813)</small>----协同作战<br />{{flag|United States|1795}}<ref>[http://history.state.gov/milestones/1801-1829/NapoleonicWars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 Milestones - 1801-1829 - Napoleonic Wars and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state.gov. Retrieved on 2013-07-12.</ref>([[1812年战争]])|commander1={{flagico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喬治三世 (英國)|喬治三世]]<br />{{flagico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乔治四世 (英国)|摄政王、威尔士亲王乔治]]<br>{{flagico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小威廉·皮特|威廉·皮特]]<br>{{flagico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阿瑟·韋爾斯利,第一代威靈頓公爵|威靈頓公爵]]<br />{{flagico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霍雷肖·纳尔逊,纳尔逊子爵一世|霍雷肖·纳尔逊]]{{KIA}}<br />{{flagico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en:John Moore (British soldier)|约翰·摩尔]]{{KIA}}<br>{{flagico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en:James Gambier, 1st Baron Gambier|詹姆士·甘比尔]]<br>{{flagico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en:Robert Calder|罗伯特·卡尔德]]<br>{{flagicon|Austrian Empire}} [[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一世]]<br />{{flagicon|Austrian Empire}} [[卡尔大公]]<br />{{flagicon|Austrian Empire}} [[卡尔一世·菲利普 (施瓦岑贝格)|施瓦岑贝格亲王]]<br />{{flagicon|Austrian Empire}} [[:en:Archduke John of Austria|约翰大公]]<br>{{flagicon|Austrian Empire}} [[卡尔·马克·冯·莱贝里希]]<br />{{flagicon|Russia}} [[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亞歷山大一世]]<br />{{flagicon|Russia}} [[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米哈伊爾·庫圖佐夫]]<br />{{flagicon|Russia}} [[米哈伊尔·博格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米哈伊尔·巴克莱·德托利]]<br />{{flagicon|Russia}} [[列文·奥古斯特 (本尼格森伯爵)|本尼格森伯爵]]<br />{{flagicon|Russia}} [[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彼得·巴格拉季昂]]{{KIA}}<br>{{flagicon|Prussia|1803}} [[腓特烈·威廉三世]]<br>{{flagicon|Prussia|1803}} [[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格布哈德·馮·布呂歇爾]]<br />{{flagicon|Prussia|1803}} [[卡尔·威廉·斐迪南 (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不伦瑞克公爵]]{{KIA}}<br />{{flagicon|Prussia|1803}} [[弗雷德里希·路德维希 (霍恩洛厄-英格尔芬根亲王)|霍恩洛厄亲王]]<br />{{flagicon|Spain|1785}} [[卡洛斯四世]]<br>{{flagicon|Spain|1785}} [[斐迪南七世 (西班牙)|斐迪南七世]]<br>{{flagicon|Spain|1785}} [[:en:Miguel de Álava|米格尔·德·阿拉瓦]]<br />{{flagicon image|Flag Portugal (1750).svg}} [[玛丽亚一世 (葡萄牙)|玛丽亚一世]]<br>{{flagicon image|Flag Portugal (1750).svg}} [[若昂六世|摄政王、巴西亲王若昂]]<br>{{flagicon|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flagicon image|Flag Portugal (1750).svg}} [[:en:William Beresford, 1st Viscount Beresford|威廉·贝雷斯福德]]<br>{{flagicon image|Flag Portugal (1750).svg}} [[:en:Miguel Pereira Forjaz|米格尔·佩雷拉·福尔哈斯]]<br>{{flagicon|Netherlands}} [[威廉二世 (尼德兰)|奥兰治亲王威廉]]<br>{{flagicon|Kingdom of Sardinia}}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一世]]<br>{{flagicon image|State flag simple of the Grand Duchy of Tuscany.svg}} [[:en:Ferdinand III, Grand Duke of Tuscany|费迪南多三世]]<br/>{{flagicon|Papal States|old}} [[庇护七世]]<br>{{flagicon|Two Sicilies}}[[费迪南多一世 (两西西里)|费迪南多一世]]<br>{{flagicon|Kingdom of France}} [[路易十八]]<br>{{flagicon|Sweden}} [[古斯塔夫四世|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br />{{flagicon|Sweden}} [[卡尔十三世]]<br>{{flagicon|Sweden}} [[卡尔十四世·约翰|摄政王卡尔·约翰]]<br /> {{flagicon|Brunswick}}[[:en:Frederick William, Duke of Brunswick-Wolfenbuttel|布伦瑞克公爵弗里德里希·威廉]]{{KIA}}<br>{{flagicon image|Flag of Bavaria (striped).svg}}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br>{{flagicon image|Flag of Bavaria (striped).svg}} [[:en:Karl Philipp von Wrede|卡尔·菲利普·冯·弗里德]]<br>{{flagicon|Hanover|1692}} [[:en:Charles Alten|卡尔·奥尔滕]]<br>{{flagicon image|Flagge Königreich Württemberg.svg}}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弗里德里希一世]]<br>{{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House of Nassau Weilburg.svg}} [[:en:Frederick William, Prince of Nassau-Weilburg|拿骚-魏尔堡公爵弗里德里希·威廉]]<br>{{flagicon image|Flag of Tirol.svg}} [[:en:Andreas Hofer|安德雷斯·霍费尔]]<br>{{flagicon|Switzerland}} [[:en:Alois von Reding|阿洛伊斯·冯·雷丁]]<br>{{flagicon image|Krstaš-barjak.svg}} [[:en:Petar I Petrović-Njegoš|彼得一世]]<br>{{flagicon image|Flag of Ottoman Algiers.svg}} [[:en:List of Pashas and Deys of Algiers|哈吉·阿里·本·哈雷利勒]]<ref>[http://books.google.com.pk/books?id=8oJ7LyE_KssC&pg=PA435&dq=Algiers+and+napoleon+I&hl=en&sa=X&ei=-POxUPPECKOI0AWd1YGQCw&redir_esc=y#v=onepage&q=dey%20of%20algiers%20and%20napoleon&f=false A Selection from the Letters and Despatches of the First Napoleon: With ... - Napoleon Bonaparte - Google Books]. Books.google.com.pk (2010-11-25). Retrieved on 2013-07-12.</ref>|commander2={{flagicon|France}}{{flagicon|Napoleonic Italy}} [[拿破仑·波拿巴|拿破崙·波拿巴]]<br />{{flagicon|France}} [[路易斯·亚历山大·贝尔蒂埃]]<br>{{flagicon|France}} [[若阿尚·缪拉]]<br />{{flagicon|France}} [[路易·尼古拉·达武]]<br />{{flagicon|France}} [[让·拉纳]]{{KIA}}<br>{{flagicon|France}} [[安德烈·马塞纳]]<br />{{flagicon|France}} [[米歇尔·内伊]]<br />{{flagicon|France}} [[尼古拉斯·让·德迪乌·苏尔特|让·德迪乌·苏尔特]]<br>{{flagicon|France}} [[:en:Armand Augustin Louis de Caulaincourt|阿尔芒·奥古斯特·路易·德·考兰库尔]]<br>{{flagicon|France}} [[卡尔十四世·约翰|让-巴普蒂斯·贝尔纳多特]]<br>{{flagicon|France}} [[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br>{{flagicon|France}} [[让-巴普蒂斯·贝西埃尔]]{{KIA}}<br>{{flagicon|France}} [[邦·阿德里安·让诺·德·蒙塞]]<br>{{flagicon|France}} [[让-巴普蒂斯·儒尔当]]<br>{{flagicon|France}} [[爱德华·阿道夫·卡西米尔·约瑟夫·莫蒂埃]]<br>{{flagicon|France}} [[讓-安多許·朱諾]]<br>{{flagicon|France}} [[克劳德·皮尔林·维克托|克劳德·维克托]]<br>{{flagicon|France}} [[埃蒂安-雅克-约瑟夫-亚历山大·麦克唐纳|雅克·麦克唐纳]]<br>{{flagicon|France}} [[尼古拉·夏尔·乌迪诺]]<br>{{flagicon|France}} [[奥古斯特·德·马尔蒙]]<br>{{flagicon|France}} [[路易·加布里埃尔·絮歇]]<br>{{flagicon|France}} [[洛朗·古维翁-圣西尔]]<br>{{flagicon|France}} [[埃曼努尔·格鲁希]]<br>{{flagicon|Spain|1785}} [[约瑟夫·波拿巴|约瑟夫一世]]<br />{{flagicon|Netherlands}} [[路易·波拿巴|路易一世]]<br>{{flagicon image|Flag of Poland (1807–1815).svg}} [[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波尼亚托夫斯基大公]]{{KIA}}<br />[[File:POL COA Ciołek.svg|20px]] [[扬·亨利克·东布罗夫斯基]]<br>{{flagicon|Napoleonic Italy}} [[欧仁·德·博阿尔内|欧仁公爵]]<br>{{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Principality of Lucca (1805-1809).svg}} [[:en:Felice Pasquale Baciocchi|费利切·巴奇奥奇]]<br>{{flagicon|Napoleonic Italy|etruria}} [[路德维科一世 (伊特鲁里亚)|路易一世]]<br>{{flagicon|Two Sicilies|1811}} [[若阿尚·缪拉]]<br>{{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svg}} [[热罗姆·波拿巴|热罗姆一世]]<br>{{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svg}}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br>{{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svg}}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 (萨克森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br>{{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svg}} [[弗里德里希一世 (符腾堡)|弗里德里希一世]]<br>{{flagicon image|Flag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svg}} [[:en:Karl Philipp von Wrede|卡尔·菲利普·冯·弗里德]]<br>{{flagicon|Sweden}} [[卡尔十三世]]<br>{{flagicon|Sweden}} [[卡尔十四世·约翰|摄政王卡尔·约翰]]<br /> {{flagicon|Denmark}} [[弗雷德里克六世]]<br>{{flagicon|Denmark}} [[:en:Charles August, Crown Prince of Sweden|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王子]]<br>{{flagicon|Denmark}} [[:en:Ernst Peymann|恩斯特·佩曼]]<br>{{flagicon image|Flag of Agha Mohammad Khan.svg}} [[法特赫-阿里沙·卡扎尔]]<br>{{flagicon image|Flag of Agha Mohammad Khan.svg}} [[阿巴斯·米尔札]]<br>{{flagicon|Ottoman Empire|1517}}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br>{{flagicon|Ottoman Empire|1517}} [[穆斯塔法四世]]<br>{{flagicon|Ottoman Empire|1517}} [[马哈茂德二世]]<br>{{flagicon|Ottoman Empire|1517}} [[塞利姆三世]]<br>{{flagicon|Ottoman Empire|1517}} [[阿里·帕夏·塔帕雷奈|阿里·帕夏]]<br>{{flagicon|United States|1795}} [[詹姆斯·麦迪逊]]|strength1=3,500,000 俄羅斯人<br/>2,500,000 奧地利人<br/>2,000,000 普魯士人<br/>1,000,000 英國人<br/>800,000 西班牙人<br/>500,000 葡萄牙人<br/>250,000 瑞典人<br/>200,000 義大利人<br/>'''總共:''' 11,000,000|strength2=7,000,000 法國人|casualties1 = 600,000 俄羅斯人<br/>400,000 奧地利人<br/>250,000 普魯士人<br/>300,000 英國人<br/>150,000 西班牙人<br/>100,000 葡萄牙人<br/>50,000 瑞典人<br/>50,000 義大利人<br/>'''總共:''' 2,000,000|casualties2 = 1,300,000 法國人<br/>100,000 法國盟友<br/>'''總共:''' 1,400,000<br/>- 2,000,000 平民<br/>|notes=}}'''拿破崙戰爭'''是指[[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稱帝]]統治[[法國]]期間(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這些戰事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國勢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拿破崙戰爭實是從何時開始,到了今天還沒有共識。主要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1799年11月9日—拿破崙從[[政變]]奪得政權。* 1803年5月13日—英法兩國結束了從1792年到1814年間唯一一段短暫的和平。*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稱帝。 隨著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滑鐵盧]]敗北,各交戰國簽訂[[巴黎條約 (1815年)|巴黎條約]]後,拿破崙戰爭於1815年11月20日結束。 == 1789~1797年 == 法國大革命讓歐洲各王室感受威脅,法王[[路易十六]]被拘禁後遭處決,更是火上加油。在1792年[[奧地利]]、[[薩丁尼亞王國|薩丁尼亞]]、[[那不勒斯王国]]、[[普魯士]]、[[西班牙]]和[[大不列顛王國|大不列顛]](英國)結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試圖毀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法蘭西共和國]]。法國共和政府運用各樣辦法,如全國徵兵、軍事改革、總體戰等,戰勝了各國。1797年拿破崙在[[意大利]]擊敗奧軍,強迫奧地利接受及簽下[[坎波福爾米奧條約]],從此只剩下大不列顛跟法國作戰。 == 1798~1804年 ==:{{main|法国大革命战争}}[[第二次反法同盟]]是由奧地利、英國、那不勒斯、[[鄂圖曼帝國]]、[[教宗國]]、[[葡萄牙]]和[[俄羅斯]]在1798年結成。飽受[[督政府]]的分裂和腐敗,缺乏資金,又沒有了在1790年代推導大量改革,卻因政變避難國外的前軍政部長[[拉扎尔·卡诺]](Lazare Carnot)的領導,拿破崙也遠在埃及作戰,使法國面對那些由英國資助的敵國,屢戰屢敗。 1799年8月23日拿破崙秘密地從埃及回到法國。他隨即在11月9日的[[霧月政變]]中,推翻督政府,奪取了政權。拿破崙急忙重整法國陸軍,建立一支預備軍來支援法軍在萊茵地區和意大利的戰事。1800年拿破崙在意大利的[[馬倫哥戰役|馬倫戈]]擊敗奧軍。稍後,法軍更在[[霍恩林登]]大勝奧軍,奧地利簽下[[吕内维尔]]和約(1801年2月9日)後,退出同盟。第二次反法同盟因法國的再次勝利而結束。但是英國對鼓動歐洲各強國抵抗法國,還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它為了結盟成功,用大量金錢和物資補助同盟國。拿破崙理解如果不能打敗英國,就得跟英國簽訂和約,否則他是無法取得和平。 雖然英法兩國在1802年3月25日簽署了[[亞眠和約]],但和平不可能長久。因為雙方政府都不滿意條約內容,所以它們沒有全面履行和約。法國介入[[瑞士]]內部紛爭,又佔領數個意大利沿海城鎮,英國繼續佔據[[馬爾他]]。拿破崙更藉這次短暫的和平,派兵[[海地]],鎮壓當地的[[海地革命|獨立革命]]。 1803年5月13日英國向法國宣戰。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廢除法蘭西共和國,改建帝制。12月2日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自封皇帝。 == 1805年 ==:{{main|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在[[濱海布洛涅|布洛涅]]集结十八萬法軍,準備入侵英國,但是要讓大軍安全渡過[[英倫海峽]],他必須取得制海權。一支由[[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維爾納夫]]海軍上將指揮的法國及西班牙聯合艦隊,遠征西印度群島,意圖侵擾英國在那裏的屬土,引誘英國艦隊離開海峽。7月22日,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在[[非尼斯泰爾角]](Cape Finisterre)跟英國艦隊發生戰鬥,維爾納夫損失了兩艘戰船後,命令回航西班牙。英海軍窮追不捨,法國-西班牙艦隊被困在[[加的斯]]港內,不敢動彈。10月19日,維爾納夫率領艦隊溜出加的斯。10月21日,法國-西班牙艦隊在[[特拉法加角]]附近海上遭到由英國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納爾遜子爵一世|納爾遜]]率領的艦隊猛烈攻擊,全軍覆沒。從此拿破崙再沒有能力跟英國爭雄海上。 [[特拉法加海戰]]發生前,拿破崙早已放棄進攻英國的計劃,把法軍轉移,東向[[巴伐利亞]],迎戰奧地利軍。10月20日,拿破崙在[[烏爾姆戰役|烏爾姆]]擊潰奧軍,稍後更佔領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奧皇[[弗朗茨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弗朗茨二世]]逃住滙合俄軍,預備再戰。12月2日,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奧斯特-{里}-茨]]打敗奧地利-俄羅斯聯軍。奧皇再次喪師,不得不與法國簽訂[[普雷斯堡條約]],退出第三次反法同盟。 == 1806~1807年 ==:{{main|第四次反法同盟}}隨著[[普雷斯堡條約]]的簽訂、[[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拿破崙]]變得野心勃勃,不再對[[普魯士]]做任何的讓步,甚至要求普魯士放棄其在[[波蘭]]的領地,才會將[[漢諾威]]給予普魯士。這令[[腓特烈威廉三世]]大怒,他下令準備與[[法蘭西第一帝國|法國]]開戰,[[第四次反法同盟]]成立。1806年7月,拿破崙將許多[[萊茵蘭]]的德意志小邦國及德意志地區西部合併成為[[萊茵邦聯]]。 8月,普魯士單獨向法國宣戰,但此時只有遙遠的[[俄羅斯帝國|俄國]]支持他。然而在普魯士宣戰時,俄軍並不在普魯士附近。9月,拿破崙派遣他在[[萊茵河]]以東的全部兵力對付普魯士。普魯士的軍隊薄弱,戰術老舊,又由於援救的俄軍行動緩慢,普軍迅速在10月14日的[[耶拿會戰]]中慘敗,折損了大部份的主力。同期,約16萬法軍(而且戰爭爆發後仍持續增加)攻入普魯士,有效地迅速摧毀了整支25萬人的普魯士軍事力量。10月27日,拿破崙進入[[柏林]],柏林在19天內便淪陷。普軍主力盡失,腓特烈威廉三世逃往[[東普魯士]]首府[[柯尼斯堡]]。 拿破崙下一步行動就將普魯士力量從波蘭逐出,並成立了一個新政權-[[華沙大公國]]。拿破崙隨即揮軍北進攻擊俄軍,並試圖奪取普魯士的臨時首都柯尼斯堡。雙方在1807年2月的[[埃勞戰役]]中殺得難分難解,但俄軍最後撤向更北的地區。最終,俄普聯軍撤往柯尼斯堡,法軍也無力再追。俄普同盟簽訂了[[巴騰斯坦條約]]後不久,拿破崙與波蘭軍隊在[[但澤圍城戰 (1807年)|但澤圍城戰]]擊敗普俄聯軍攻入[[但澤]]。6月14日,拿破崙追擊俄軍,在[[弗里德蘭戰役]]擊敗了俄普聯軍。 弗里德蘭的戰敗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被逼要與拿破崙議和,最後與法國在7月締結了[[提爾西特條約]],而普魯士則沒有發言權,被迫接受屈辱的條款,第四次反法同盟戰爭結束。9月,法軍佔領了瑞典屬[[波美拉尼亞]]。1807年同時,英國艦隊攻擊[[丹麥-挪威]],並擄獲其艦隊,引發[[砲艦戰爭]],而英國的進攻使丹麥加入法國方。1808年[[埃爾福特]]會議中,法俄決定逼使瑞典加入[[大陸封鎖]]體系,引起[[芬蘭戰爭]]。 == 1808年 ==:{{main|半島戰爭}}[[拿破崙]]在1808年派兵進入[[西班牙]],宣稱是為了處罰擅自行動的[[葡萄牙]]。不久,[[讓-安多許·朱諾]]攻陷[[里斯本]],後續部隊一支接著一支進入西班牙,此時拿破崙決定佔領西班牙,於是就開啟了[[半島戰爭]]。這場半島戰爭拖垮了拿破崙,他原先以為可以很快地就征服西班牙,但沒想到西班牙人游擊戰爭及[[英軍]]的支援讓這一切變得十分泥淖,更讓拿破崙被迫進行兩面作戰。 == 1809年 ==:{{main|第五次反法同盟}}英法在[[伊比利亞半島]]激戰時,同時[[法蘭西第一帝國|法國]]、[[奧地利帝國|奧地利]]之間的衝突又再起。起初第五次反法同盟戰爭,英國再次只能單靠自己。戰爭期間,皇家海軍接連取勝,奪取了大量法國的殖民地。陸上英軍則進行了數次軍事嘗試,包括1809年遠征[[荷蘭]]的[[瓦爾赫倫島]],這次行動最後因為英軍指揮官,[[約翰·皮特,第二代查塔姆伯爵]]未能攻取[[安特衛普]]而災難性失敗了。英軍於是轉為快速襲擊海岸地區,封鎖法國海岸線,並截斷法國商船航運。另外英海軍亦會隨時派兵登陸,或協助聯盟作戰,但這些登陸行動時常因為陸軍兵力數量及質素而流產。   經濟戰爭亦仍然持續,法國組建的大陸封鎖體系,對抗著英海軍封鎖法國勢力海岸線。由於武器缺乏及法控制區缺乏組織,大陸封鎖體系形成很多缺口,不少法國的傀儡政權與英國走私商人貿易。雙方都為了加強封鎖的手段,而引發了不同新的衝突,如法軍發動了[[半島戰爭]]、英軍發動了[[1812年戰爭]]。 曾屬法國同盟的奧地利,藉此機會去收復它早前喪失在[[奧斯特利茨戰役]]的德意志地區。奧地利起初嬴得了數次勝利,打敗了法軍將領[[路易·尼古拉·達武]]。達武當時只有17萬兵力來防守整個法國東部前線,結果無力招架奧軍入侵。拿破崙在西班牙嬴得數次勝仗、重佔[[馬德里]]和逼使大批英軍撤離伊比利亞半島。但當拿破崙離開西班牙後,對抗法軍的游擊戰爭開始,並牽制了極大數量的法軍。奧地利的侵略使拿破崙無暇返回西班牙,截擊英軍的行動,而且自此他亦未有回到伊比利亞半島上。法軍在西班牙的形勢開始惡化,並在[[阿瑟·韋爾斯利,第一代威靈頓公爵]]指揮英葡聯軍後情勢更壞。 奧軍開進華沙大公國,但卻在1809年4月19日的[[雷茲因戰役]]遭到波軍擊敗,波蘭人反攻奪取了西[[加里西亞]]。,勢力接近其頂峰。綠色地區代表法蘭西帝國,藍、黃和粉紅地區代表法國的衛星國。]] 拿破崙自領東線指揮,並領導其軍隊發動對奧反攻。經過數次小型戰鬥,原本情勢正好的奧地利軍隊撤出[[巴伐利亞]],拿破崙隨之攻入奧地利境內。他過早試圖冒險渡過[[多瑙河]],結果遭遇到他平生首次正面慘敗,1809年5月22日的[[阿斯佩恩-艾斯林戰役]]。但是奧軍指揮官[[卡爾大公 (奧地利-特申)|卡爾大公]],未能繼續維持勝利,使拿破崙得以在7月初攻佔了[[維也納]]。最後拿破崙在7月5至6日的[[瓦格拉姆戰役]]中重創了奧軍,逼使奧地利求和。第五次反法同盟結束於[[申布倫條約]]的簽訂。同期,蒂羅爾的叛亂被法國-巴伐利亞聯軍平定,而半島戰爭仍然繼續進行。 至1810年,法蘭西第一帝國達致其頂峰版圖。整塊歐洲大陸上,僅英葡聯軍在[[里斯本]]和[[加的斯]]附近地區仍然繼續頑抗。拿破崙同時迎娶了奧地利的公主[[瑪麗·路易莎]],以維持與奧地利的穩定聯盟及留下繼承人。除了法蘭西帝國以外,拿破崙還操縱了[[瑞士邦聯]]、[[萊茵邦聯]]、[[華沙大公國]]及[[意大利王國 (拿破崙時代)|意大利王國]],而且並建立起一系列[[波拿巴王朝]]的政權在西班牙、意大利及西德意志,兩個過往的敵人[[普魯士王國|普魯士]]及[[俄羅斯帝國|俄羅斯]]亦變成了法國盟友。 == 1812年 ==:{{main|俄法战争}}中,[[拿破崙]]大軍規模的[[信息圖形]]。闊度代表拿破崙大軍的規模、褐色代表他進軍[[莫斯科]]、黑色代表他從莫斯科撤退。圖中顯示拿破崙大軍正逐步減少。]] 自[[蒂爾西特和約]]簽訂於1807年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英國[[哥本哈根戰役 (1807年)|進攻丹麥]]後正式向英宣戰。英國兵船在[[芬蘭戰爭]]中協助[[瑞典]]艦隊作戰,並於[[芬蘭灣]]兩度擊敗了俄軍。但俄軍在陸路上的勝利,逼使瑞典對俄、法求和,瑞典遂加入了[[大陸封鎖]]體系之中。然而於1810年後,法俄關係開始惡化,俄國遂停止對英戰爭。1812年4月,英、俄、瑞簽訂了秘密盟約對付[[拿破崙]]。 1812年,拿破崙一世入侵[[俄羅斯帝國|俄國]]。他意圖逼使亞歷山大一世繼續留在大陸封鎖體系之中,並去除俄軍隨時入侵[[波蘭]]的威脅。法軍組成的大軍,共有65萬兵力,當中只有27萬人為法軍,其餘為法國的衛星國及盟國的軍隊。法軍於6月23日渡過[[涅曼河]],俄國稱之為衛國戰爭,而拿破崙則稱之為第二次波蘭戰爭。波蘭人提供了近10萬士兵作為入侵部隊,但拿破崙避免讓步予波蘭人,因為他希望與俄國談判。俄羅斯人執行了[[焦土政策]]來對抗,直至9月7日雙方於[[博羅金諾戰役|博羅金諾]]開戰。此戰的結果應使拿破崙大軍重新調整其行動策略,然而最後它還是沒有改變策略。沒有改變策略,終使拿破崙大軍遭遇到嚴重的損失,例如曾在一星期內失去了9萬5千人。博羅金諾的血戰引致俄軍決定採取防禦策略,於是莫斯科的大門就向拿破崙打開了 在同年9月14日,拿破崙大軍奪取了[[莫斯科]]。不過其實俄國人已放棄了這座城市,甚至放走了所有囚犯,結果使法軍陷入麻煩。亞歷山大一世拒絕投降,而莫斯科市長Fyodor Vasilievich Rostopchin下令把莫斯科燒成平地<ref>With Napoleon in Russia, The Memoirs of General Coulaincourt, Chapter VI 'The Fire' pp. 109–107 Pub. William Morrow and Co 1945</ref>。因為預見已沒有勝算,拿破崙遂開始撤離莫斯科,結果此舉變成一次災難性的行動。拿破崙大軍的殘餘部隊在11月渡過[[別列津納河]],整支大軍當時只剩下了2萬7千人而已。 拿破崙拋棄他的部隊,並搶先回到[[巴黎]],預備在波蘭對抗俄軍的反攻入侵。整場戰爭使法軍方面遭受38萬人死亡、10萬人淪為俘虜的損失<ref>The Wordsworth Pocket Encyclopedia, page 17, Hertfordshire 1993</ref>。起初這個損失並不令人十分沮喪,因為俄國人也遭受了21萬人的損失,整支俄軍都幾乎被消耗了。但是隨後因為俄國較短的補給線,俄軍比法軍更迅速地補充了部隊,並開始展開對拿破崙的反擊。 == 1813-1814年 ==:{{main|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形勢圖。藍色代表聯軍,紅色代表法軍。目擊到[[拿破崙]]在俄羅斯的歷史性慘敗後,[[普魯士王國|普魯士]]、[[瑞典]]、[[奧地利帝國|奧地利]]和很多[[德意志]]邦國蠢蠢欲動,重新投入對抗法國的戰爭中,不過奧地利還是立場搖擺不定,尚未決定加入哪一方。而且,俄軍亦乘勝追擊,大舉攻入拿破崙的帝國境內:1813年1月奪取大部份的[[華沙公國]],5月與普魯士一起瓜分了公國。拿破崙發誓重組一支新軍,規模與當初攻俄部隊一樣大。而他事實上幾乎做到,拿破崙重建起一支最終達40萬人的部隊。他的軍隊在[[呂岑會戰 (1813年)|呂岑]]和[[包岑會戰|包岑]]中給予聯軍4萬人的傷亡,搶先在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打了勝仗。 可是與此同時,[[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形勢卻愈趨惡化,[[半島戰爭]]中[[阿瑟·韋爾斯利]]指揮的英葡聯軍,在1811年成功抵擋了[[安德烈·馬塞納]]對葡萄牙的入侵後,隨即於1812年新年時反攻入[[西班牙]]境內。聯軍圍困並奪取了[[巴達霍斯]]、[[羅德里戈]],並在[[薩拉曼卡]]一戰中重挫法軍。法軍放棄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當法軍重組時,英葡聯軍開入馬德里,並轉向[[布爾戈斯]]進軍。作為薩拉曼卡戰役的失敗結果,法國人被逼終止他們對[[加的斯]]的長期圍城,並永久放棄了[[安達盧西亞]]及[[阿斯圖里亞斯]]。 在戰略移動中,韋爾斯利計劃將他的補給基地由[[里斯本]]移到[[桑坦德 (西班牙)|桑坦德]]。英葡聯軍在1813年5月末北進,並圍攻布爾戈斯。6月21日,決定性的戰役在[[維多利亞 (西班牙)|維多利亞]]展開,英葡西聯軍打敗了[[儒爾當]]元帥和西班牙國王[[約瑟夫·波拿巴]],最終摧毀了法國對西班牙的統治政權。法軍迫於無奈撤出伊比利亞半島,跨越[[比利牛斯山]]返回法國本土,半島戰爭以英葡西聯軍勝利告終。隨著半島戰爭結束,韋爾斯利亦率軍侵入法國西南部境內,牽制著[[尼古拉斯·讓·德迪烏·蘇爾特|蘇爾特]]統率的法軍。 返回東線方面,交戰雙方締結了停戰協定,由1813年6月4日停戰至8月13日,雙方試圖在這段時間恢復戰力,因雙方過去兩個月合計損失了25萬兵力。在這段期間,反法同盟終於遊說到奧地利加入,兩支奧軍主力開入德意志戰場,為聯軍增加了30萬戰力。在德意志戰場上,反法聯軍在前線組織起約80萬兵力,更有35萬戰略預備隊支援作戰。 拿破崙同時亦成功帶領全個帝國的力量來到前線,約有65萬兵力,但是只有25萬人直接隸屬其指揮,而有12萬人在法國元帥[[尼古拉·夏爾·烏迪諾]]轄下、3萬人由[[路易·尼古拉·達武|達武]]元帥指揮。其餘部隊均屬於萊茵邦聯的部隊,大多來自[[薩克森王國|薩克森]]及[[巴伐利亞王國|巴伐利亞]]。另外在南線的意大利,[[若阿尚·繆拉|繆拉]]及[[歐仁·博阿爾內]]合計擁有10萬法軍。西班牙戰場上,15至20萬人的法軍漸被10萬英葡聯軍逐回法國境內。由此總計,整個歐洲有90萬法軍,對抗着180萬的反法聯軍。但是這個總數可能有些誤導,因為實際上絕大部份法方的德意志士兵都不可靠,而且已經站在投向聯盟的邊緣。合理來說,拿破崙在德意志戰場上,只能依靠少於45萬人的部隊作戰,一個法軍士兵需要面對四個聯軍士兵。 隨著停戰協定的結束,拿破崙似乎再度取回主動權,在[[德勒斯登戰役]]中他擊敗了數量龐大的聯軍,並給予他們巨大的傷亡,而法軍則損失輕微。然而,拿破崙將領的失敗、不斷對他的攻勢的緩慢消耗,使他的勝利變得岌岌可危。在8月的[[萊比錫戰役]]中,19萬1千人的法軍抵抗著超過30萬的聯軍。法軍遭到打敗,被逼撤向法國。而且戰敗後,[[萊茵邦聯]]的成員國都紛紛變節投向反法同盟,萊茵邦聯亦告瓦解。拿破崙仍未心死,在法國境內發動了一連串戰役,數次戰勝了聯軍。但是數量遠勝於他部隊的聯軍,持續地將他逐退。1814年,拿破崙的剩餘盟友[[丹麥-挪威]]投降,並簽訂了《[[基爾條約]]》,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  反法聯軍於1814年3月30日進入[[巴黎]]。在此期間,拿破崙正在[[六日戰役]]中奮戰,他打嬴了幾場仗,阻止聯軍向巴黎前進。整場戰役中他僅以最多7萬人,對抗著超過50萬的反法軍隊。在3月9日的《[[儲蒙條約]]》簽訂後,聯盟各國同意保留反法同盟,直至拿破崙的最終戰敗。 儘管落得如此田地,拿破崙根本已無力收復他的權力,但他仍然堅決要繼續戰鬥。他在戰鬥時下令徵召90萬人入伍,但只有很少人加入。拿破崙的愈加不實際的求勝計劃,最終亦要讓路予無望的現實。拿破崙遂於4月6日退位。不過在整個1814年春季中,[[意大利]]、[[西班牙]]及[[荷蘭]]仍不時有軍事行動持續。 [[第六次反法同盟]]經歷了五度失敗,終於成為勝利者。他們決議將拿破崙流放到[[厄爾巴島]]上,並[[波旁復辟|復辟]]了[[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為法國國王。他們締結了《[[楓丹白露條約]]》,並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將被戰爭蹂躪了22年的歐洲,重劃一幅新的版圖。 == 1815年 ==:{{main|第七次反法同盟}}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由[[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俄羅斯帝國|俄國]]、[[普魯士王國|普魯士]]、[[瑞典]]、[[奧地利帝國|奧地利]]、[[荷蘭聯合王國|荷蘭]]與很多德意志邦國組成,共同對抗法國。自拿破崙逃離厄爾巴島、在[[康城]]附近登陸後,這段時間又稱為[[百日王朝]]。在前進巴黎的途中,拿破崙取回法國人對他的支持,他最後推翻了[[路易十八]]的政權。 反法同盟得悉拿破崙再度返法,迅速拋開[[維也納會議]]上的成見,聚集大量兵力準備將拿破崙再度推翻。拿破崙為了抵抗聯軍,組織了28萬兵力,並將他們分派到不同戰線上。拿破崙為增加9萬常備軍,於是召回超過25萬的老兵,並頒行法案使250萬新兵入伍。法軍面對著聯盟的原軍事力量,約有70萬人,但是按聯盟的計劃,他們想在前線準備達百萬兵力,並有20萬輔助人員。聯盟希望以壓倒性的實力打敗處於下風的法軍,而法軍人數亦一直未有達致拿破崙的250萬武裝部隊的目標。拿破崙先發制人,帶領12萬4千兵力攻擊[[比利時]]的反法同盟軍隊。拿破崙意圖在聯軍匯合前攻擊他們,如此一來就可將英國人驅趕下海,並逼使普魯士人退出戰爭。他的主動攻擊確實使聯盟嚇了一跳,使英荷聯軍陷於分散。普軍因而變得更加謹慎,將其3/4的兵力集結在[[利尼]]及附近地區。普軍頑強抵抗,阻止法軍逼近利尼,[[布呂歇爾]]更在此戰中受傷。同日,法軍成功阻止威靈頓的英軍前來支援布呂歇爾的普軍,但是法軍指揮失誤,使威靈頓得以重新集結兵力準備攻擊。然而普軍戰敗撤退,使英軍亦逼於無奈要撤退,威靈頓遂將部隊駐紮在滑鐵盧村以南附近。 拿破崙帶同預備隊,追擊威靈頓的部隊,同時命令[[埃曼努爾·格魯希|格魯希]]元帥帶兵阻止普軍重組。因為一連串的計算錯誤,格魯希與拿破崙都沒察覺到普軍已經重組完成,並駐軍在瓦夫爾村。因此,法軍沒有作出任何措施來阻止普軍從容撤退。普軍朝著滑鐵盧戰場進軍,而格魯希即使在瓦夫爾之戰中打敗了普軍,但還是遲了12個小時。 拿破崙延遲在滑鐵盧戰役的攻擊開始時間,因為他只想等待昨夜大雨後的地面變乾。在當日下午,法軍未能成功將威靈頓的部隊打敗,當普軍不斷開進戰場並攻擊法軍時,拿破崙試圖分散聯軍的策略終告失敗,而聯軍匯合亦使法軍陷入混亂之中,拿破崙在滑鐵盧的孤注一擲嘗試完全失敗。 格魯希組織了一次成功並完整的撤退,法軍撤回巴黎。在巴黎,達武元帥預備了11萬7千人予拿破崙,對抗11萬6千人的英普聯軍。軍事上拿破崙還是有望戰勝威靈頓與布呂歇爾,但是政治上的情況卻不容許他這樣做,滑鐵盧的慘敗證實了帝國的沒落。投降談判開始。 滑鐵盧戰役結束後3日拿破崙回到巴黎後,他還想組織一次全國性的抗擊,但是社會大眾及議院已經對他們的皇帝失去耐性,不願支持他的主張。政客們開始逼使拿破崙再次退位,他於6月22日屈服,再度退位。不過即使皇帝退位,仍時有戰事發生在東線邊界及巴黎城郊,直至到7月4日停火協定簽訂為止。7月15日,拿破崙在[[羅歇福爾]]向英國投降。反法同盟將他流放到南[[大西洋]]上的遙遠小島,[[聖海倫娜島]]。拿破崙自此困在島上,直至他死於1821年5月5日前,他再沒有回到法國。 同時在南線的意大利,原本繆拉在1814年拿破崙第一次倒台前,與反法同盟協議保留他在那不勒斯的王位,但是繆拉在拿破崙回歸後再次倒向拿破崙,發動了[[那不勒斯戰爭]]。繆拉試圖爭取害怕[[哈布斯堡王朝]]控制意大利的意大利民族主義者支持,發表了[[里米尼]]宣言,煽動民族主義者投入戰爭。但是宣言毫無成效,而且奧軍也輕易地在[[托倫蒂諾]]擊潰他的部隊,逼使繆拉逃跑到[[科西嘉島]]。[[波旁王室]]於5月20日再度重奪[[那不勒斯]]的王座。繆拉在科西嘉聚集了一些部隊,登陸意大利並試圖奪回其王位,旋即遭到打敗,繆拉被俘,不久遭到槍決,那不勒斯戰爭結束。 == 政治影響 ==一系列的拿破崙戰爭為[[歐洲]]及[[美洲]]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拿破崙成功使大部份的西歐都落入同一統治之下,這個功績是自[[羅馬帝國]]([[查理曼]]亦幾乎做到)以來首次。但是法國20年來持續與其他歐洲強權的戰爭,最終使他的成功被摧毀。拿破崙戰爭終結後,法國進入[[路易十八]]統治,並自此失去它在歐陸上的領導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在[[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1815年)中獲得最後勝利,成為全歐、甚至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日不落帝國]],而且[[英國皇家海軍]]亦毫無疑問地取得了全球性的海上霸權。英國的強大,配合英國龐大並成熟的工業經濟,使它成為首個真正的[[超級大國]],並使歐洲在未來100年迎來了[[不列顛治世]]的和平時期。 大部份的歐洲國家都不免滲入了[[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如[[民主]]、[[正當法律程序]]或特權取消等。隨著[[中產階級]]的繁榮及影響力持續增加,開始融入習俗及法律之中。而且,[[資產階級]]活動產生的大量新財富,如[[貿易]]、[[工業]],也使歐洲君主更加難以回復1789年前的專制原狀,而且逼使他們要在拿破崙控制時推行改革。另外拿破崙統治留下的遺產還有憲法上的影響,並且在當時持續。大部份歐洲國家都擁有了[[歐陸法系]],配合一部精確編輯的[[民法典]]。這些法典都是源於一部最基本的法典,[[拿破崙法典]]。 另外,拿破崙戰爭亦帶來一個相對地新鮮及持續增強的運動,[[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將會塑造未來歐洲歷史的軌道,它的成長註定了一些國家的開始及另一些國家的結束。歐洲的版圖亦在[[拿破崙時代]](Napoleonic Era)後一個世紀發生了劇烈地轉變。這種轉變並非基於[[封地]]及[[貴族]],而是基於[[人文]]、民族起源和民族思想。拿破崙在歐洲的統治時,將[[城邦]]和王公領土合併,播下了日後[[德意志]]及[[意大利]]建立民族一統國家的種子。 拿破崙戰爭亦在西屬和葡屬美洲殖民地獨立上發揮了重大角色。這場戰爭嚴重地削弱了歐洲殖民國家的管治及軍事力量,尤其是盛極一時的[[西班牙帝國]],特別於[[特拉法爾加海戰]]以後,這次海戰阻礙了西班牙與[[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屬美洲]]的聯絡,削弱其統治力量。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西屬美洲紛紛爆發起事都是上述的證明,最終引致到[[西屬美洲獨立戰爭]]。在葡萄牙統治上,[[巴西]]經歷起更大的自治,因為葡萄牙王室從歐洲逃到巴西,並建立起[[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這些事件後引致到[[1820年革命]]中的葡萄牙自由革命,以及1822年[[巴西獨立]]。 为纪念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及为之牺牲的人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亚历山大一世]]于1812年12月25日下令在[[莫斯科]]修建[[救世主大教堂 (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该教堂于1883年5月26日年完工。 在拿破崙戰爭以後,為了防止類似戰爭再度爆發,歐洲按著[[勢力平衡]]的原則分割國土。理論上代表沒有任何歐洲國家,在未來能夠強大至單獨主導歐洲。同時亦出現了另一理念,就是統一的歐洲。在拿破崙政權傾覆後,他為創造一個自由和平、統一貨幣、統一民法典及統一量度制度的聯合歐洲的美夢未能完成而痛心。然而其失敗還是產生了一點努力,使得歐洲出現了[[歐洲協調]]來維持和平。儘管他的失敗使這個想法被遺棄達一個半世紀,但是歐洲聯合的概念又再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出現,並成為今天的[[歐洲聯盟]]。 == 軍事遺產 ==拿破崙戰爭亦帶來了深遠的軍事影響。在拿破崙時代以前,歐洲國家均僱傭相對較小型的軍隊,當中包括職業軍人和[[僱傭兵]]在內。然而至18世紀中期,軍事創革者都開始認識到整個國家投入戰爭的潛力<ref>{{cite web|url=http://www.historynet.com/wars_conflicts/napoleonic_wars/6361907.html|title=Napoleon's Total War|publisher=HistoryNet.com|accessdate=18 November 2008}}</ref>。 因此其中一個在18世紀末人口最多的歐洲國家,[[法國]](2,700萬人口,相對於英國的1,200萬及俄國的3,500至4,000萬人),在"[[全民動員]]"([[:en:levée en masse|levée en masse]])之中取得極大益處,迅速組建大軍迎擊試圖鎮壓[[法國大革命]]的歐洲聯軍。由於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在位見證了18世紀戰爭帶來的教訓的首次嘗試,評論者時常都會錯誤地以為這些教訓是於大革命中出現,而不是發現這些教訓是在大革命中實行。 不過亦不應該把此時期的所有軍事革新都歸功於拿破崙,[[拉扎爾·卡諾]](Lazare Carnot)亦在1793至1794年間重組法軍亦有很大功勞。這段時期,之前法軍的失敗都逆轉了,共和軍不斷在前線勝利。 另外,各國軍隊規模的改變,都明顯地指出了軍事上的大改變。在[[法國大革命戰爭|大革命戰爭]]前的歐洲,如1756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只有少數軍隊擁有超過20萬人的數目。相反,在1790年代的最頂峰期時,法國軍隊人數是多達150萬人。總計280萬法國人在陸上作戰,15萬人在海上作戰,當時出現了300萬法國戰士。 在1792至1815年間,英國有747,670的人武裝起來,而且[[皇家海軍]]亦有達25萬人員。在1812年9月,俄羅斯帝國擁有90萬4千人的陸軍,而在1792至1815年間有達210萬於俄軍服役,在1792至1799年間已有40萬人服役。1792至1815年間約有20萬俄國人在海軍中作戰。奧地利軍隊則最高峰時有達57萬6千人,但只有很少量的海軍人員。除了英國外,奧地利亦是法國的恆常敵人,可以合理估計它曾有超過100萬奧地利人作戰。普魯士則在任何時期都從未有超過32萬人作戰。西班牙軍隊最高峰時亦有30萬人,這個數字不包括日後[[半島戰爭]]中的西班牙游擊人員。另外[[美國]]亦有28萬人左右的軍隊,[[馬拉地帝國]]、[[意大利王國 (拿破崙時代)|意大利王國]]、[[那不勒斯王國]]和[[華沙公國]]均有超過10萬人武裝起來。即使歐洲小國也組建起以往戰爭中歐洲強國軍隊的規模。但是,要注意上述的士兵數目是來自軍事紀錄,實際上可能沒有如此多的人數,原因是[[逃兵]]、政府人員詐騙以取得根本不存在的士兵的薪俸、戰死,甚至在一些國家中出現了虛報數字,以達到募兵人數目標。儘管如此,當時歐洲的軍隊始終都有擴張了。[[File:NapoleonicWars.png|thumb|left|340px|拿破崙戰爭中的所有參與者。<br /><font color="Blue">藍色</font>:[[反法同盟]]及其同盟和殖民地。<br /><font color="Green">綠色</font>:[[法蘭西第一帝國]]及其[[保護國]]與殖民地。<br />(實際上,法國及美國都未有正式聯盟,但是美國在[[1812年戰爭]]與英國交戰,並從法國手中[[路易斯安那購地|購得路易斯安那]])。]] [[工業革命]]的首階段亦需要感謝於大規模的軍事力量,使它變得更容易大規模生產武器,並隨之能夠武裝起大型軍隊。英國成為當時單一最大的軍備生產國,向反法同盟諸國提供大部份的武器。法國則生產了第二最多的軍備,用以武裝起它自己的龐大軍隊,以及[[萊茵邦聯]]和其他盟國。 拿破崙自己亦顯示出創新的傾向,利用速度來抵消數目上的劣勢,尤其在[[奧斯特里茨戰役]]大敗奧俄聯軍中漂亮地展現了。法軍亦使[[炮兵]]角色得到改變,變成獨立、流動的單位,一改以往傳統將炮兵分散支援步兵的方式。 另一創新是[[旗語]]。旗語使得法國的戰爭部長,拉扎爾·卡諾能夠與前線法軍溝通。法國人在整個拿破崙戰爭中都繼續保持這種系統。除此之外,[[空中偵察]]亦首次獲得使用,當時法國人利用[[熱氣球]]來監視聯軍陣地,就在1794年6月26日的[[福魯爾斯戰役]]發生之前。[[武器]]和[[火箭]]的進步亦出現在拿破崙戰爭之中。 == 参看 == *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國歷史]]* [[拿破崙]]* [[世界戰爭列表]] == 注腳 =={{Reflist}}[[Category:法蘭西第 個新時期,即拿破崙時代。在該時期法 與反法聯盟進行的戰爭被稱為 ]][[Category: 拿破崙戰爭 ]]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