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万春

增加 9,664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万春 | 图像 = File:李万春.jpg|缩略图|center|[http://news.cri.cn/gb/32464/2011/06/07/2385s3270123.htm 来自…”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万春
| 图像 =
[[File:李万春.jpg|缩略图|center|[http://news.cri.cn/gb/32464/2011/06/07/2385s3270123.htm 来自国际在线 ]]]
| 出生日期 = 1911年10月3日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85|09|14|1911|10|03}}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满族
| 出生地 = 哈尔滨
| 别名 = 李伯滨
| 艺名 = 客串李
| 职业 = 京剧演员
}}
'''李万春'''
李万春<ref>[http://news.sina.com.cn/c/p/2014-02-12/023929439845.shtml 北猴王”李万春故居被拆 官方称修缮(图)],新京报,2014年02月12日</ref>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艺术教育家。满族正黄旗人,原籍河北雄县道口村,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李永利是红遍江南、称绝一时的清末著名武花脸演员。李万春的妻子李砚秀是京剧旦角演员。
李万春4岁随父母迁居上海。6岁上学读书,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七岁登台,十二岁就以一出《战马超》名扬天下。他一生演出剧目多达480多个,成功塑造了[[黄天霸]]、[[武松]]、[[关羽]]、[[林冲]]和美猴王<ref>[http://www.laoren.com/lrbmw/lsxbk/282834.shtml 北猴王李万春:曾提点六小龄童诠释孙悟空形象],枫网综合,2014-02-18</ref>等众多艺术形象。这些剧目中,有他整理改编的传统戏,还有不少是其亲手创编、导演和主演的新编戏。在京剧人才培养上,他和其父创办了鸣春社,培养了“鸣”“春”两科近百位艺术人才,也是继富连成科班之后颇有影响的一个京剧摇篮。。《佟家坞》、《阴阳鱼》、《田七郎》、《大力将军》等为其独有剧目。

== 早期经历 ==
李万春京剧老生、武生,小名长顺。他除了接受家传外,还先后受教于[[徐德增]]、[[于德智]]、[[崔凤鸣]]、[[项鼎新]]等老师学《珠帘寨》、《碰碑》、《洪羊洞》、《逍遥津》、《斩黄袍》、《状元谱》、《盗宗卷》、《乌龙院》、《辕门斩子》等。李万春七岁就在上海以“客串李”为艺名在白牡丹(荀慧生)主演的《三戏白牡丹》中首次登台献艺饰仙童,表演五子夺魁。自此随其父在班中借台演戏,8岁时便由其老姨陪同在芜湖、安庆、扬州、无锡、苏州,等地演出,后又随其父赴杭州演出,自此小有名气。其父好友中医赵安伯为其取艺名李万春,意在万古长春,曾演出《捉放曹》、《黄金台》、《打棍出箱》、《珠帘寨》、《摩天岭》等。从此他走上了辉煌的演艺路。载誉返沪后,其父为使他博采多学,广请名师授艺,从杨瑞亭学《战马超》、《战冀州》;从张德禄学《潞安州》、《汤怀自刎》、《驱车战将》;从何月山学《三江越虎城》、《长坂坡》、《金钱豹》;从张德俊学《花蝴蝶》、《四杰村》、《快活林》;从刘奎童学《追韩信》、《徐策跑城》;在马连良抵沪演出时,李万春深得马连良青睐,从马连良学《李陵碑》、《南阳关》、《打棍出箱》等戏,为他唱念功夫的发展起到了颇重要的奠基作用;并从应宝莲学了《目莲救母》,此剧虽为老旦戏,但剧中刘清提有接叉、摔踝子并从高台摔下的精彩武技。虽学会并未演出,后来将此戏传给了王鸣泳。艺成后随父由沪至津。
十二岁,1923年9月李氏一门应斌庆班主事人俞振庭之约到北京搭班,李万春三天打炮戏《战马超》(首场在三庆园与师弟蓝月春演出大轴)、《珠帘寨》《四郎探母》,文唱、武打,技熟艺精,而且扮相英武,嗓音响亮,口齿清晰,还善于表演,各有特色,被京城誉为“童伶奇才”。后随斌庆社赴济南演出,应邀的余叔岩演《八大锤》,让李万春饰陆文龙,这是余氏有意的提携,亲传了此戏,并收万春为义子。后让李氏全家迁入大吉巷余氏之房。从此他大红大紫,轰动梨园。他边演出边广收博取,不但每天有马连良、尚小云等名家作看戏后的总结指导,而且他文戏问艺余叔岩,武戏投师杨小楼,两位大师认真传艺,宠爱极致,均收认他为螟蛉义子。

== 中期经历 ==
[[File:李万春关公.jpg|缩略图|right|[http://www.xijucn.com/html/jingju/20110525/25787.html 李万春 来自戏剧网 ]]]1926年李万春得到梅兰芳的提携,搭班梅剧团随同梅先生到沪演出《林冲夜奔》、《战冀州》等,更是受益匪浅,梅演《宝莲灯》,李万春曾在大轴演出《劈山救母》中的沉香,享誉沪上,并得小达子李桂春青睐,将其次女纫秋(少春二姐)许与万春。1931年,他组成"永春社"挑梁自任主演,在京、沪以及济南、青岛、武汉、东北各地演出,大受欢迎,该年完婚,二李结为秦晋。除演传统戏外,他还不断排演独有的新剧目,如《田七郎》、《大树将军》、《佟家坞》、《阴阳鱼》、《羊角哀》、《十八罗汉收大鹏》等。1936年,新华影业公司,为其拍摄了黑白有声京剧影片《林冲夜奔》。1938年,长子小春出生,并收姜铁麟为徒。1938年在其父支持下,在北京大吉巷8、9号(今北大吉巷19、21号)两四合院内创办科班,取鸣举、万春之号各一字定名"鸣春社",该科班原计划招收鸣、春、佳、乐四科,实际只办了鸣、春两班。排演了很多新戏。如《田七郎》《大树将军》《佟家坞》《阴阳鱼》《羊角哀》《十八罗汉收大鹏》等。

== 育养人才 ==
先后培养"鸣"、"春"两科学生如于鸣奎、马鸣喆、王鸣仲、王鸣泳、关鸣林、朱鸣秀、刘鸣才、刘鸣宝、刘鸣恭、吴鸣申、李鸣升、李鸣鹤、陈鸣彤、张鸣福、张鸣禄、张鸣字、杨鸣庆、杨鸣孝、周鸣歧、胡鸣忠、赵鸣复、洪鸣珠、郝鸣超、郝鸣振、徐鸣策、钱鸣业、常鸣晋、常鸣莲、萧鸣董、焦鸣荣、董鸣寿、蔡鸣棻、谷春章、吴春奎、张春孝、张春德、张春林等及其弟桐春、庆春、圜春等近300人。

== 演艺经历 ==
* 1948年。永春社赴沪演出时,台湾来员邀该社赴台演出,因情况不明不便前往,便由桐春、圜春等随言少朋前往,孰料一去未归兄弟再未团聚。北京解放后,彭真市长派迟景泉、傅世钧将全团接回,组建"首都实验京剧团"。
* 1952年更名北京市京剧一团。
* 1957年李万春被错划为"右派"。
* 1958年与明来京剧团合并,下放崇文区更名新华京剧团。
* 1960年支边组建西藏自治区京剧团,1年7个月后,又调往呼和浩特,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
* 1966年在京休假,文革开始,被揪回内蒙古批斗。
* 1978年9月31日来京演出《闹天宫》。[[File:北猴王李万春.jpg|缩略图|right|350px|frame|[http://www.laoren.com/lrbmw/lsxbk/282834.shtml 北猴王李万春 來自枫网综合]]]
* 1979年落实政策迁回北京,后与吴素秋、姜铁麟组建北京京剧院二团。
* 1981年赴津与赵松樵合演《白马坡》,并收马少良为徒。
* 1982年被提名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京与毕谷云合演《平贵别窑》。
* 1983年与夫人李砚秀赴港探亲,与五弟圜春会面,于新光戏院演出《古城会》、《武松打虎》、《狮子楼》。
* 1984年赴太原讲学。
* 1985年8月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为其录制了《落马湖·酒楼》、《恶虎村·进庄》、《武松打虎》及林冲戏的几个片断的录像资料。9月11日住进友谊医院,9月14日凌晨4时46分,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因肝硬变不治病逝,享年75岁。20日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
* 1990年,周桓先生为其撰写了近20万字的回忆录《菊海竞渡》,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李万春的戏路宽广,勇于革新,武生戏的长靠、短打、箭衣,无不出色。唱念吞吐有力,身段边式利落,武松戏与黄天霸戏均有独到之处。黄(月山)派戏《独木关》、《百凉楼》、《剑峰山》、《莲花湖》、《麒麟山》等,受教于李古瑞,并得其岳父李桂春指点。关羽戏曾受教于程永龙、林树森与李洪春,演来别具一格。猴戏亦颇擅长,《安天会》为清贝勒载涛所授。通过多年舞台实践,他总结出要猴学人,不可人学猴的艺术经验。刻画美猴王的神态,灵捷机智,不俗不野。

== 演艺作品 ==
李万春<ref>[http://news.cri.cn/gb/32464/2011/06/07/2385s3270123.htm 京剧武生宗师李万春百年诞辰纪念演出7月举行],国际在线,2011年06月07日</ref>
代表剧目有:《武松》《武松打店》《武松打虎》《火并王伦》《九江口》《闹天宫》《野猪林》《将相和》《马超》《走麦城》《古城会》《水淹七军》《林冲夜奔》等数百出,并排演新剧目《岳飞》《戚继光斩子》《廉官风》等。他的弟子有姜铁麟、董文华、马少良、石庆福、韩增祥等。其弟李桐春、李庆春、李圜春,其子李小春等都是京剧演员。

==视频==
'''京剧《闹天宫》李万春 '''
{{#evt:
service=youku
|id=XOTU2Nzk5NDg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390
|container=frame
}}

'''艺样万春——李万春先生谈戏说艺'''
{{#evt:
service=youku
|id=XNTU3OTM2NTUy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390
|container=frame
}}
==参考文献==
{{reflist}}
1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