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金鸿

增加 15,53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任职荣誉 ==
曾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和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团长。中国戏曲学院首批被评为教授职称的专家,并享受国家级特殊津贴待遇。正中国戏曲百花齐放,其中京剧更是荟萃了各家之长,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并被誉为国粹。李金鸿先生作为京剧旦行演员中的佼佼者,在京剧艺术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功底扎实,文武兼长,先后向张善亭(十阵风)、阎岚秋(九阵风)、诸茹香、王瑶。
 
== 活动年表 ==
* 1944年4月,农历甲申年:宝华社三次赴沪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三次赴上海,演于黄金大戏院。合作者有李玉芝、姜妙香、梁慧超、王泉奎、吴富琴、李金鸿、苏连汉、刘斌昆、艾世菊等。[[File:李金鸿剧照.jpg|缩略图|right|350px|frame|[http://www.sohu.com/a/257511748_680915 李金鸿、叶盛兰《虹霓关》 來自搜狐娱乐]]]
 
1944年5月14日,农历甲申年四月廿二日:宝华社三次赴沪演出第三十八天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三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八天,演于黄金大戏院。日场《盗魂铃》有李金鸿大打出手,杨宝森自拉自唱,杨宝忠击鼓。
演出剧目: 日场 《盗魂铃》,《八大锤·断臂说书》。 夜场 《失空斩》。
 
* 1944年5月30日,农历甲申年闰四月初九日:宝华社三次赴沪演出第五十四天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三次赴上海演出第五十四天,即最后一天,演于黄金大戏院。
演出剧目:全部《黑水国》 大反串《打面缸》(李玉芝,李金鸿,杨宝森,姜妙香,王泉奎)
 
* 1946年8月,农历丙戌年:1946年8月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中,黄桂秋与王琴生、俞振飞、高盛麟、芙蓉草、梁一鸣、李金鸿等演于黄金戏院,并邀杨宝忠操琴。此次打炮戏是"黄三出",即《春秋配》、《别宫祭江》、《苏三起解》。特别是与高盛麟合作首演《庐城侠侣》连演连满,电台还进行了实况转播。
 
* 1949年7月28日,农历己丑年七月初三日,9时: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举行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大会在北京饭店举行。
会场悬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题词:"推陈出新"、"开展平剧改革运动",指示了戏曲界当前的任务。到会者发起人百余人。由欧阳予倩主席,他说明召开这个大会是接受了文代大会的指示,来完成改革戏曲的任务。接着由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讲话,他说:在中国,旧戏曲的改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戏曲在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它是土生土长的民族形式,一种综合的艺术,是很重要的社会教育工具之一。在今天这个崭新的人民自己的时代,不仅旧戏曲要改进,一切旧文艺都要改进,连同我们自己也要改造,应该坚决走向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改进戏曲,不仅是改进戏曲本身,而是为了改进社会,改造人民的旧思想。戏曲工作者首先要努力进行自我教育,从思想上改造自己,才能帮助教育别人,完成戏曲改革的任务。最后,他并就《霸王别姬》、《三岔口》两戏提出改进的意见。
 
接着有前延安平剧研究院院长杨绍萱、全国剧协主席田汉、全国曲艺改进筹委会主任委员赵树理、华北文委会旧剧处主任马彦祥、北平国剧工会负责人叶盛章等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今后戏曲的改进要在毛主席的文艺方向下,为广大的人民服务。并就"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组织、有计划、群众性、全国性的进行改革"以及"培养新干部"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意见。
 
阿英同志报告筹备经过后,推选:王聪文、田汉、白云峰、沙梅、阿英、阿甲、李一氓、李纶、李少春、吴天宝、周扬、周信芳、袁雪芬、夏衍、马少波、马彦祥、马健翎、张庚、高步云、梅兰芳、程砚秋、焦菊隐、杨绍萱、叶盛章、董天民、赵树理、赵子岳、刘芝明、韩世昌、齐燕铭、欧阳予倩等三十一人为筹备委员。随后,周信芳、焦菊隐等多人发言,一致认为解放后旧艺人翻了身,今后应加强团结努力学习,改造自己为人民服务。最后并推出欧阳予倩、杨绍萱、田汉、阿英、马少波五人负责起草宣言。
 
* 1955年农历乙未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国代表团赴波兰参加在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
江新蓉的京剧清唱获一等奖;云燕铭、王清乾演出京剧《双射雁》获个人一等奖;云燕铭等演出京剧《水漫金山》获集体一等奖;张振武等演出京剧《闹龙宫》获集体一等奖;沈金启、张玉禅演出京剧《猎虎》获集体一等奖;徐玉川、罗喜钧演出京剧《挡马》、《小放牛》获优秀表演奖;李金鸿演出京剧《盗仙草》获优秀表演奖。
 
* 1957年7月,农历丁酉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国代表团赴苏联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
文艺界的演员有粤剧的红线女,京剧的程砚秋等,马彦祥受文化部委派随行。
[[File:李金鸿晚年教授.jpg|缩略图|right|350px|frame|[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858300100sks9.html 李金鸿晚年教授 來自新浪小杉信箱的博客]]]
 
由陕西省歌舞团演出的青海民间歌舞《花儿与少年》获得金奖。杜近芳京剧清唱获金质奖;马长礼、郝庆海京剧清唱获银质奖;李世济京剧清唱获银质奖;杜近芳、李金鸿演出京剧《拾玉镯》获金质奖;关肃霜、张韵斌演出京剧《打焦赞》获金质奖;李少春等演出京剧《哪吒闹海》获金质奖;杜近芳、杨鸣庆演出京剧《嫦娥奔月》获银质奖;关肃霜等演出京剧《猪婆龙》获银质奖;王静等演出川剧《放裴》获银质奖。
 
* 1962年8月9日,农历壬寅年七月初十日:北京举办梅兰芳逝世一周年纪念演出第二场中国剧协举行由田汉主持的梅兰芳逝世一周年纪念座谈会。会上,马彦祥就梅兰芳之所以能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以及他一生中对祖国的戏曲事业所做巨大贡献发了言;出席座谈会的还有齐燕铭、老舍、阿英、姜妙香等。
当晚梅兰芳逝世一周年纪念演出在人民剧场举办第二场,马彦祥等观摩演出。本次演出由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梅兰芳剧团、北京市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联合演出。其中谭富英不顾身体有病,参加演出,没有因为自己体弱而降低要求,而是尽最大之力超常发挥,唱腔高亢嘹亮,观众听得解渴过瘾,观众席掌声雷动,后台侧幕人头攒动,都在惊叹这位疗病中的艺术家的高超技艺。这场演出也成了他告别广大观众的最后公演。
演出剧目:《春秋配》(杨秋玲,王竹姑,夏永泉,寇春华) ,《贵妃醉酒》(杜近芳,李金鸿,孙盛武),《大登殿》(谭富英,李金泉,梅葆玖,曲素英)
 
* 1980年12月3日,农历庚申年十月廿六日:《北京晚报》主办文革后首场京剧《四郎探母》演出1980年11月30日,复刊不久的《北京晚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轰动性的消息:《应广大读者和观众的要求〈四郎探母〉即将公演由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和实验京剧团联合演出一批新秀登台献艺》,宣布"京剧《四郎探母》将于12月3日至9日在天桥剧场连演七场。"
本次演出先由大专班和实验京剧团分别各演两场,然后选部分演员组成最佳阵容连演3场,共7场。
 
除此以外,11月30日的《北京晚报》第4版还刊登了一个通栏广告,详细介绍7天中每一天演出的演员,什么时间、在哪儿售票等。12月1日、2日两天,北京晚报除了在第4版继续刊登《四郎探母》的广告,还连续两天在《京剧舞台群星灿烂》的总标题下,用整版的篇幅文图并茂地介绍15名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及实验京剧团的年轻演员。
 
在12月3日至12月9日正式演出的7天里,《北京晚报》不仅报道了演出的盛况,并且在第一版先后发表了《百花盛开凭春风》、《京剧有危机吗?》、《让京剧舞台绚丽多彩》、《京剧需要八十年代的新星》、《如何对待掌声》等五篇署名"本报编辑部"的评论文章,多为当时编委所撰;还刊登了记者过士行所采写的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史若虚的专访《从事戏曲四十春》等。
 
这次演出,轰动京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万多张戏票被抢购一空,很多人为买不到票而遗憾。
 
《四郎探母》演职员名单(坐宫、盗令、别宫、过关、被擒、见弟、哭堂、回令)(陈俊、翟建东、范永亮、李文林、郭玉林分饰杨延辉,王蓉蓉、徐美玲、张静琳、陈淑芳分饰铁镜公主,杨瑞青、刘国英分饰萧太后,徐红、郑子茹、李丽萍分饰佘太君,李宏图、吴许正分饰杨宗保;舞台监督李金鸿、何金海、李甫春,王汶璋、李朝阳、金正明司鼓,教师王世续、程玉菁、杨韵青、蔡英莲、王玉敏、李甫春、张金梁、钮骠、李文才、杨明华、胡根萍,杜奎三、孙鸿生、刘震国、郑重华、费玉明、杜凤元操琴)
 
《四郎探母》的上演也受到了一些非难,说这场戏宣扬的是"叛徒哲学",《北京晚报》不应该搞这样的演出。事后也有人称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的一个典型事例。
 
* 1996年1月11日,农历乙亥年十一月廿一日:海峡两岸五戏校蓝岛杯京剧大赛举办由北京市戏曲艺术学校校长孙毓敏与蓝岛大厦总经理李贵保共同发起举办由北京、上海、天津、中戏附中、台北复兴五戏校参加的海峡两岸五戏校蓝岛杯京剧大赛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拉开了帷幕。11位评委为于世文、谭元寿、王金璐、吴素秋、李慧芳、于玉衡、李金鸿、景荣庆、赓金群、姜凤山、刘曾复。参加比赛的戏校学生有王佩瑜、王玺龙、穆宇、郭伟等。大赛于1月17日结束。中宣部长丁关根出席大赛的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出席大赛的闭幕式。
 
* 2002年6月9日,农历壬午年四月廿九日,上午:北京戏校建校5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北京戏校建校5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戏校排演场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委员长万国权、北京市委领导龙新民、张茅、张燕丽以及赵东鸣、荣高棠、张健民、张百发,北京市文化局长张和平等出席了的大会。京剧名家袁世海、梅葆玖、谭元寿、李世济、王金璐、刘长瑜、叶少兰等也在主席台就坐。北京戏校校长孙毓敏女士在讲话中,深情回忆了母校对自己的培养。
[[File:李金鸿评点.jpg|缩略图|left|350px|frame|[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6334/624311.html 李金鸿评点李光馥的表演 來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文元、张晓晨、李金鸿等获得了五十年优秀园丁奖。校庆还设30至40年优秀园丁奖、十年以上优秀园丁奖、毕业生成就奖、特殊荣誉奖和纪念奖。
 
* 2006年6月18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三日:杜近芳收丁晓君为徒杜近芳收徒仪式在政协礼堂举行,北京战友京剧团青年演员丁晓君拜在杜老门下。出席的名家有景荣庆、刘雪涛、李金鸿、刘长瑜、孙毓敏、李光、沈健瑾、李维康、耿其昌、黄孝慈等。
 
* 2006年12月6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十六日:纪念白登云诞辰百年活动举行纪念白登云诞辰百周年活动在华侨宾馆举行,100多位京剧界人士再次追忆了这位著名京剧鼓师。
本次活动由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国京剧院举办,当天的活动规模不大,但来的人不少,100多位艺术家将会议室几乎坐满。从第一排向后望去,可以看到手捧的鲜花和花丛间隙的缕缕白发。景荣庆、李金鸿、姜凤山、欧阳中石、张曼玲等平日里很少露面的艺术家也冒着寒风赶来。福州、上海、石家庄、台湾的10多位白登云的弟子听说此事后,也都赶到了北京。
== 逝世消息 ==
新浪 博客讣告,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娱乐讯 8月20日凌晨2时 我国 著名 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高材生,武旦行的老前辈,梅兰芳、尚小云大师的亲传弟子,阎派、宋派武旦的主要传人 李金鸿 先生,于2010年8月20日凌晨2时, 因器官衰竭在医院 ,享年87岁 (1923-2010) 。据北方昆曲剧院艺术创作委员会秘书长王若皓 微博 透露,李金鸿先生 于8月20日凌晨2时病逝,其 晚年得了重症,手术后恢复教戏,延缓至今。李金鸿初学老旦,又习老生,武生,后归武旦、刀马旦和花旦,在武旦、花旦、刀马旦行当有极高艺术造诣 建国后培养了大批的京剧艺术人才。在患癌手术后,还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说戏教戏,是中华戏校“德、和、金、玉”金字科老先生。资料:李金鸿简介原名李士芳。祖籍河北武清。1923年生于天津。艺术经历花旦。1973年调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任教,1988年退休后继续任教。 '''中国戏曲改进会发起人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丁聪、丁国岑、丁涛、于山、于伶、于宗昆、方华、王一达、王聪文、王学民、王颉竹、王瑶卿、王亚平、王谕、王铁夫、王元和、王若愚、王金璐、王少芳、王瑞林、王敏、六岁红、尤金圭、石小英、尹月樵、仇戴天、田汉、白云峰、白家麟、巴南冈、史曼尼、史若虚、江新熔、伍月华、沙可夫、沙梅、任桂林、任均、任开民、阿英、阿甲、何海生、何迟、李伯钊、李一氓、李和曾、李桂云、李金鸿、李紫贵、李云、李纶、李长山、李瑞来、李少春、李碧岩、李仲英、李永华、李桐森、李铁英、李实、宋之的、邱玉成、吕君樵、杜云振、沈金波、沈云陔、沈知白、沈傅斤、吴天宝、吴宝华、吴幻荪、郭沫若、郭兰英、郭砚芳、柯仲平、茅盾、林岩、林秋雯、林鹏程、金素雯、金素琴、孟丽君、武帼英、周扬、周巍峙、周亚川、周玑璋、周正、周奇之、周信芳、周达仁、周天栋、周啸天、洪深、哈鸿滨、南铁生、侯相林、荒煤、梁一鸣、栗金池、梁小鸾、唐远之、孙盛武、翁偶虹、范季高、范瑞娟、徐平羽、徐继声、徐特、徐玉兰、徐菊华、徐一鸣、袁世海、袁雪芬、袁灵云、袁广和、秦友梅、夏衍、夏青、马义兰、马少波、马龄童、马茂岭、马健翎、马彦祥、张致祥、许万恒、张凌霄、张国础、张春山、张青、张一然、张文俊、张梦庚、张庚、张和元、张东川、张僖、张革非、张忠民、张鲁、高玉倩、高连荣、高维廉、高步云、陶钝、陆定一、崔嵬、崔炳玉、崔东升、崔克、陈伯达、陈山、陈绮霞、陈其通、陈梅森、陈德明、曹禺、曹克英、曹慕髡、阳翰笙、云燕铭、汤增桐、康生、康农、程砚秋、梅兰芳、焦菊隐、杨绍萱、杨韵甫、杨菊萍、姜椿芳、景孤血、喜彩莲、董大民、郭玉昆、黄松龄、黄韦、冯玉昆、叶盛兰、叶盛章、虞棘、赵树理、赵子岳、赵毅敏、赵更生、赵光、赵奎英、筱文艳、熊佛西、管韵华、管韵声、鲁诰、刘芝明、刘沛、刘子西、刘小云、刘乃崇、刘念渠、齐燕铭、齐济民、盖玉亭、苏恩厚、潘之汀、潘喜云、郑振铎、裴东篱、魏静生、魏晨旭、关凤奎、邓泽、欧阳予倩、应云卫、韩世昌、罗合如、苏堃、苏世明、萧长华、萧盛萱、萧慎、严朴、萧三、栾少山、顾仲彝
== 主要弟子 ==
所带研究生有史敏、 [[ 张火丁 ]]<ref>{{cite news | url =http://k.sina.com.cn/article_6364151664_17b553f700010060ur.html | title = 张火丁先师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李金鸿 作者 二更夜色| author = | work =新浪看点 | date = 2018年05月04日}}</ref> 、李海燕、邓敏、赵秀君、李洁、张晶、刘桂娟等后起之秀 ==视频== '''京剧晚霞工程之李金鸿(上)'''{{#evt: service=youku |id=XMTM3MjU2MDcyNA|alignment=inline|dimensions=390|container=frame}}
'''京剧晚霞工程之李金鸿(下)'''
{{#evt:
service=youku
|id=XMTM1OTY3MTE2NA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390
|container=frame
}}
==参考文献==
{{reflist}}
1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