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冷圳紀念公園

增加 41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白冷圳1.jpg|缩略图|500px|thumb|有框|右|[https://travel.yahoo.com.tw/ 照片來自台中新社:白冷圳紀念公園- Yahoo奇摩旅遊]]]
'''白冷圳紀念公園'''為紀念白冷圳水利工程,該工程是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發展台灣的[[製糖業]],致力培育並繁殖蔗苗,選中氣候、土質都很優良的新社河階群台地,設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不過由於台地缺水,必須尋闢水源,幾經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才選定[[大甲溪]]上游的白冷高地。為了引大甲溪水,工程人員想到了[[「虹吸管原理」]],而造就了現今的白冷圳。
 
==介紹==
白冷圳為台中農田水利會轄區內大甲溪最上游之灌溉進水口,位於左(南)岸,即天輪發電廠對岸,創建於[[昭和]]3年(1928),原專為灌溉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大南庄蔗苗養成所蔗苗繁殖場而設,原灌溉面積815公頃,乃前日本總督府之官設官營埤圳,本省光復後改為農林廳種苗場,該圳亦由該場繼續管理。
[[File:白冷圳2.jpg|缩略图|500px400px|thumb|有框| |[https://travel.yahoo.com.tw/ 照片來自台中新社:白冷圳紀念公園- Yahoo奇摩旅遊]]]
到了民國45年為安置[[大肚山]]機場擴建用地被徵收農戶,將該種苗場土地大為縮小(僅剩81.92公頃),餘地放領予該移居農民,而該圳亦移給當時之豐榮水利會接管(臺中農田水利會之前身)後於民國64年合併予臺中農田水利會至今。大南庄蔗苗養成所位於新社區,距豐原東方16公里餘,大甲溪左岸東勢區對岸高台地,海拔介於455~545公尺之間,包括新社、鳥銃頭、大南、馬力埔、水底寮、仙塘坪等地,地形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8公里。大南庄蔗苗養成所雖肩負供給優良品種蔗苗之重大使命,但因無灌溉水源,只依靠雨水灌溉,甘蔗之品種不易保持。
於民國75年~76年間,委託水利局規劃總隊,辦理上述諸問題之改善;當時因經費之關係,未依規劃報告作進一步之細部設計加以規劃改善,僅自76年之規劃報告加以改善,已不符實際之需要,故計畫針對白冷圳之安全性檢討、中間調整池、田間灌溉模式等,加以檢討並提出對策,改善白冷圳灌區現況、灌溉管理困難等問題。<ref>[https://travel.taichung.gov.tw/zh-tw/Attractions/Intro/9/ 白冷圳紀念公園-臺中觀光旅遊網Taichung Tourism]</ref>
[[File:白冷圳3.jpg|缩略图|500px400px|thumb|有框| |[https://travel.yahoo.com.tw/ 照片來自台中新社:白冷圳紀念公園- Yahoo奇摩旅遊]]]
*構造
白冷圳灌溉面積總達788.24公頃,其主線取自白冷高地海拔554.99公尺高(921地震前是552.94公尺),直到終點「圓堀」為海拔531.5公尺,落差達23.49公尺,全長16點6公里,於圓堀並支出分圳向外擴增灌溉範圍:[[馬力埔]]、[[水底寮]]、[[鳥銃頭]]、[[矮山坑]]與[[大南]]等地。大隧道有7座,小隧道有15座,合計是22座。本圳有阿寸溪、抽藤坑溪與矮山坑溪三座倒虹吸管,分別編號為1號、2號、3號,其中以2號倒虹吸管最俱規模,當時堪稱遠東最大水利設施。
==視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_C4dzOATk6DhaYd2mQUw}}{{#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XKNe5zuA1k}} ==外部連結==*[https://theme.coa.gov.tw/storyboard.php?type=c&web=C&id=229 利用倒虹吸管原理送水的白冷圳臺灣農業故事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387&p=13385110&s=13385112 繽紛生活-台中新社地方上,早期用以澆灌蔗作的著名農田水利建設-白冷圳-台糖通訊]
3,9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