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冷圳紀念公園

增加 29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白冷圳1.jpg|缩略图|500px|thumb|有框|右|[https://travel.yahoo.com.tw/ 照片來自台中新社:白冷圳紀念公園- Yahoo奇摩旅遊]]]'''白冷圳紀念公園''' 為紀念白冷圳水利工程,該工程 是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發展台灣的[[製糖業]],致力培育並繁殖蔗苗,選中氣候、土質都很優良的新社河階群台地,設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不過由於台地缺水,必須尋闢水源,幾經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才選定[[大甲溪]]上游的白冷高地。為了引大甲溪水,工程人員想到了 [[ 「虹吸管原理」 ]] ,而造就了現今的白冷圳。
==介紹==
*構造
白冷圳灌溉面積總達788.24公頃,其主線取自白冷高地海拔554.99公尺高(921地震前是552.94公尺),直到終點「圓堀」為海拔531.5公尺,落差達23.49公尺,全長16點6公里,於圓堀並支出分圳向外擴增灌溉範圍: [[ 馬力埔 ]] [[ 水底寮 ]] [[ 鳥銃頭 ]] [[ 矮山坑 ]] [[ 大南 ]] 等地。大隧道有7座,小隧道有15座,合計是22座。本圳有阿寸溪、抽藤坑溪與矮山坑溪三座倒虹吸管,分別編號為1號、2號、3號,其中以2號倒虹吸管最俱規模,當時堪稱遠東最大水利設施。
*源頭
*震後影響
1999年9月21日發生一場大地震,使白冷圳管線受損變形,隧道渡槽倒塌,加上年久失修的白冷圳承受不起強大震害,造成全線共有52%部份遭到損害,卻也喚起社區居民護圳共識,因此組成「白冷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擔負起護圳使命與凝聚社區共識,這條新社人生命線便由白冷圳社區站在第一線守護,也發動了新社鄉新興文化節慶「 [[ 白冷圳文化節」 ]] ,於2003年開始召喚各界人士認識與愛護白冷圳,這座老圳才有了更多人重視,台中縣政府在2001年9月,將2號倒虹吸管列入「台中縣歷史建築」。
*地址:臺中市新社區中95線道
*開放時間:隨時可參觀
 
==視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_C4dzOATk}}
3,9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