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6
次編輯
變更
南洋神社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南洋神社''' </p>
|-
|<center><img src="https://genbu.net/haizetu/old/nanyo_s000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genbu.net/haizetu/old/nanyo_title.htm 圖片來自genbu]
</small>
|}
'''南洋神社'''(なんようじんじゃ)位於[[帛琉共和國]][[科羅]]恩格米德(Ngermid)高地的[[神道敎]][[神社]]。
舊[[社格]]為[[官幣大社]],主祭[[天照大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正值日治時代時設立,占地9萬6248坪。日本戰敗後一度廢社,並於1997年小規模重建。
== 歷史 ==
=== 前史 ===
從[[1922年]]日本於南洋廳的統治經過15年之後,雖然南洋群島各地都有民間所設立的神社,南洋廳所在的[[柯羅]]卻一個神社也沒有。因此南洋廳在内務部長堂本貞一的提倡下於柯羅島設立了南洋群島總鎮守神社,成為了[[紀元二千六百年記念行事|紀元二千六百年記念事業]]的一環。
=== 設立 ===
[[1937年]]進行了神社選址,最終確定在柯羅町郊外的恩格米德(Ngermid)高地建立神社。[[1938年]]1月開始為期兩年的施工。
本殿的建築風格以神明造與大鳥造形式為基調,為了適應南洋群島的氣候,木材取自南洋群島各地。石材部分則是在整地之際正好挖掘出大量品質良好的花崗岩,直接取之使用。
同時,有關團體相繼提供勞動志願服務。此外,運送業者為神社建設提供材料運費減免,電器設備業者也捐獻了電器設備。
接著,[[1940年]]2月被指定為祭祀天照大神的[[官幣大社]],同年11月1日,伊藤博精[[公爵]]將[[御神體|御靈代]]帶到南洋神社,執行了為期三天的鎮座祭。南洋神社的落成被日本政府視為建立東亞新秩序的重要進展。
=== 疏散與廢止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了躲避連續數日的空襲,[[1944年]]11月22日在帛琉本島([[巴貝圖阿普島]])的叢林中設立臨時本殿,將御神體遷移過去。
1945年9月11日,日本方面在美國的同意下進行了奉燒式,將位於柯羅的社殿進行奉燒。御神體則以船運送至位於東京的[[宮內省]],1月19日完成御奉遷的手續。
=== 重建 ===
戰後,南洋神社的原址成為了[[太平洋群島託管地]]的公有地。不久後就變成叢林密布的森林,過往曾經是神社的證據只剩石燈籠和社號標<ref name="peattie339">Peattie,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DHxdSkoo4AMC&pg=PA339&dq= p. 339 n61.]</ref>。1980年代,該地變賣後由帛琉人買下,成為私人宅邸。變成沒有神社的參道被延長之後,成為了連接上帛琉大陸飯店(Palau Continental Hotel)(後來的帛琉日航飯店)的公路。
1983年,開始有計畫於原址重建神社。1989年4月29日再次設立了奉納石燈籠,1997年,借用了帛琉人的宅邸庭院(南洋神社本殿和拜殿原址),在私人團體的贊助下小規模地重建南洋神社<ref>[http://www.asahi-net.or.jp/~un3k-mn/0815-hisaizu.htm 南洋神社]。[[朝日新聞]],2009年9月21日</ref>。神社前面設置了新的鳥居、石狛犬和石燈籠。本殿的右側則有刻著「舊官幣大社南洋神社再建趣旨」的石碑,左側則有[[名越二荒之助]]等「日本帛琉心連會」(日本—パラオ心を結ぶ会)所用日語和英語所寫的紀念二戰陣亡者的碑文。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南洋神社''' </p>
|-
|<center><img src="https://genbu.net/haizetu/old/nanyo_s000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genbu.net/haizetu/old/nanyo_title.htm 圖片來自genbu]
</small>
|}
'''南洋神社'''(なんようじんじゃ)位於[[帛琉共和國]][[科羅]]恩格米德(Ngermid)高地的[[神道敎]][[神社]]。
舊[[社格]]為[[官幣大社]],主祭[[天照大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正值日治時代時設立,占地9萬6248坪。日本戰敗後一度廢社,並於1997年小規模重建。
== 歷史 ==
=== 前史 ===
從[[1922年]]日本於南洋廳的統治經過15年之後,雖然南洋群島各地都有民間所設立的神社,南洋廳所在的[[柯羅]]卻一個神社也沒有。因此南洋廳在内務部長堂本貞一的提倡下於柯羅島設立了南洋群島總鎮守神社,成為了[[紀元二千六百年記念行事|紀元二千六百年記念事業]]的一環。
=== 設立 ===
[[1937年]]進行了神社選址,最終確定在柯羅町郊外的恩格米德(Ngermid)高地建立神社。[[1938年]]1月開始為期兩年的施工。
本殿的建築風格以神明造與大鳥造形式為基調,為了適應南洋群島的氣候,木材取自南洋群島各地。石材部分則是在整地之際正好挖掘出大量品質良好的花崗岩,直接取之使用。
同時,有關團體相繼提供勞動志願服務。此外,運送業者為神社建設提供材料運費減免,電器設備業者也捐獻了電器設備。
接著,[[1940年]]2月被指定為祭祀天照大神的[[官幣大社]],同年11月1日,伊藤博精[[公爵]]將[[御神體|御靈代]]帶到南洋神社,執行了為期三天的鎮座祭。南洋神社的落成被日本政府視為建立東亞新秩序的重要進展。
=== 疏散與廢止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了躲避連續數日的空襲,[[1944年]]11月22日在帛琉本島([[巴貝圖阿普島]])的叢林中設立臨時本殿,將御神體遷移過去。
1945年9月11日,日本方面在美國的同意下進行了奉燒式,將位於柯羅的社殿進行奉燒。御神體則以船運送至位於東京的[[宮內省]],1月19日完成御奉遷的手續。
=== 重建 ===
戰後,南洋神社的原址成為了[[太平洋群島託管地]]的公有地。不久後就變成叢林密布的森林,過往曾經是神社的證據只剩石燈籠和社號標<ref name="peattie339">Peattie,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DHxdSkoo4AMC&pg=PA339&dq= p. 339 n61.]</ref>。1980年代,該地變賣後由帛琉人買下,成為私人宅邸。變成沒有神社的參道被延長之後,成為了連接上帛琉大陸飯店(Palau Continental Hotel)(後來的帛琉日航飯店)的公路。
1983年,開始有計畫於原址重建神社。1989年4月29日再次設立了奉納石燈籠,1997年,借用了帛琉人的宅邸庭院(南洋神社本殿和拜殿原址),在私人團體的贊助下小規模地重建南洋神社<ref>[http://www.asahi-net.or.jp/~un3k-mn/0815-hisaizu.htm 南洋神社]。[[朝日新聞]],2009年9月21日</ref>。神社前面設置了新的鳥居、石狛犬和石燈籠。本殿的右側則有刻著「舊官幣大社南洋神社再建趣旨」的石碑,左側則有[[名越二荒之助]]等「日本帛琉心連會」(日本—パラオ心を結ぶ会)所用日語和英語所寫的紀念二戰陣亡者的碑文。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