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化神社

增加 46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新化神社'''<br><img src="https://d.share.photo.xuite.net/richard.tw/1df7715/7511134/284473783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神橋中央往上游所見到的景色<br>[https://blog.xuite.net/richard.tw/twblog/108266375 圖片來自隨意窩]</small>
|}
'''新化神社'''其前身為建於[[昭和]]4年(西元1929年)的[[新化社]],為[[臺灣日治時期]]位於[[台南州]][[新化街]][[虎頭埤]]西側的一座神社,昭和18年(西元1943年)升格為[[神社]],為台灣在二戰結束前建立的最後三所神社之一。相鄰的虎頭埤於昭和2年(西元1927年)被選為[[台灣八景十二勝]]之一,與新化神社同為新化著名的景點。[[新市車站]]的[[紀念]]戳章的圖案即是以此兩者為意象。
== 神社介紹 ==
新化社為慶祝[[昭和天皇]]登基而興建 ,1929年6 ,昭和4年(西元1929年)6 月16日鎮座 祭啟用 每年例 祭日 為10月21日,祭 神為[[天照大神]]與[[北白川宮能久]] 親王 。神社本殿造型採「{{link-jp|神明造|神明造}}」式,其餘的拜殿與手洗舍都較為簡陋,整體規模未達神社標準,故名為新化社,其神職人員由台南神社的{{link-jp|禰宜|禰宜}}(神社職員僅次於{{link-jp|宮司|宮司}}的職位)擔任。1943年,新化社升格為新化神社,將原本規模擴建,同年9月23日舉行鎮座儀式,並新奉[[豐宇氣毘賣神|豐受大神]]與[[明治天皇]]。
2012年11 神社本殿造型採「[[神明造]]」式,其餘的拜殿與手洗舍較為[[簡陋]],整體規模未達神社標準,故名為新化社,其神職人員由[[台南神社]]的[[禰宜]](神社職員僅次於[[宮司]]的職位)擔任。昭和18年(西元1943年)升格為新化神社,將原本規模擴建,同年9月23日舉行鎮座儀式,並新奉祀[[豐受大神]]與[[明治天皇]]。 民國101年(西元2012年)11 月,地方文史工作者在新化神社原址發現了神社地下遺構,其入口為 [[ 日式建築 ]] ,周圍有玉垣圍繞,應為在為避免戰時空襲,讓祭神的神體避難用的 [[ 防空壕 ]] <ref>[文章網址 說明],來源,文章日期</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1,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