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卑南庄

增加 77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NoteTA|1=zh-hans:庄; zh-hant:庄;}}
[[臺東廳]][[臺東郡]]卑南庄於[[昭和]]十二年(1937年)成立,原為臺東支廳卑南區,轄區包括今[[臺東縣]][[卑南鄉]]東半部、[[臺東市]]西半部與[[太麻里鄉]]美和村。昭和十九年(1944年)12月1日卑南庄裁撤併入[[臺東街]](府令326號),為[[臺灣總督府]]最後一次[[行政區]]調整。位置在現在台東縣卑南鄉及台東市一部。
 
==地名由來==
卑南地名源自卑南語Puma,其意為「尊稱」,是為紀念一百八十多年前卑南族大頭目「鼻那來」(Pinara)。傳說中鼻那來聰明蓋世,有漢人血統,除了建立部落典章與納稅制度,又控制附近各大族,發展迅速統治臺東縱谷,使卑南成為近代奇。荷蘭人稱之為「卑媽拉」(Pimala),漢人則簡稱為「卑南」,沿用迄今。
 
另外根據族中耆老的說法,當卑南社的會所增到六所時,長老們認為過多的會所易生事端,決定不再增加,其後產生的家族都合併在六個組統中,以整合全族的防禦力量,此行為在卑南語中稱為Punuyuma(集中、團結之意),自此Puyuma成為卑南族之族名。
 
 
 
==行政區劃==
24,5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