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给一位淑女

增加 7,11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缩略图|[https://www.jd.com/? 给一位淑女] '''《给一位淑女》'''这是由多产诗人拜伦在1833年出版的拜伦诗集…”

[[File:给一位淑女1.jpg|缩略图|[https://www.jd.com/? 给一位淑女]]]
'''《给一位淑女》'''这是由多产诗人拜伦在1833年出版的拜伦诗集,有17卷之多。
他的诗,他的精神,就足以使任何能感应的人相信:拜伦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世界上总会需要的一种诗人,以嘲笑其较卑劣的,并鼓舞其较崇高的行动。

==诗文内容== <br>

当人被逐出伊甸园门, <br>
When Man, expell'd from Eden's bowers, <br>
在门首盘桓,不忍遽去, <br>
A moment linger'd near the gate, <br>
眼前的一切都枨触前尘, <br>
Each scene recall'd the vanish'd hours, <br>
都叫他诅咒未来的境遇。 <br>
And bade him curse his future fate. <br>
此后,他远走异域关山, <br>
But, wandering on through distant climes, <br>
学会了如何忍受悲苦; <br>
He learnt to bear his load of grief; <br>
对往日良辰只付之一叹, <br>
Just gave a sigh to other times, <br>
借纷繁景象把心事排除。 <br>
And found in busier scenes relief. <br>
亲爱的玛丽,我也像这般, <br>
Thus, Mary! will it be with me, <br>
不得不与你芳姿告别; <br>
And I must view thy charms no more; <br>
倘若我在你左近盘桓, <br>
For, while I linger near to thee, <br>
我也会叹惜往日的一切。 <br>
I sigh for all I knew before. <br>
远游能使我明智地脱险, <br>
In flight I shall be surely wise, <br>
逃离此间魔障的引诱; <br>
Escaping from temptation's snare; <br>
只要我还能见到这乐园, <br>
I cannot view my paradise <br>
就不甘默认我无福消受。 <br>
Without the wish of dwelling there. <br>[[https://www.kekeshici.com/gushiwenshangxi/zwms/196162.html 名诗 - 可可诗词网]]</ref>
==作者简介==
拜伦全名乔治·戈登·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人物生平==
=== 家庭境况 ===
1788年1月22日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曾供职于英国海军,母亲是英格兰人。父亲将母亲的财产挥霍尽净,为避债逃到法国,并于1791年死于异乡。拜伦跟随母亲在苏格兰度过了贫穷而孤寂的童年。十岁时,继承了家族的爵位与庄园。父母的离异,他自己的生理残疾,苏格兰大自然的风光以及乡间的朴实生活,在拜伦幼年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学习经历 ===
1801年拜伦就读于哈罗中学,1805年入剑桥大学。
1809年大学毕业之后,拜伦在贵族院获得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于是拜伦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当时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也正在开始,这次旅行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
=== 开始创作 ===
1811年7月拜伦回到英国,这次旅行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并在归途中创作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内容就是这次出国游历的所见所闻。
=== 结识雪莱 ===
1816年4月拜伦离开英国,途径比利时时到了瑞士,在这里他结识了英国另一位伟大的诗人雪莱,并在思想和创作上接受了雪莱的影响。初到瑞士时,他因个人忧患而深深痛苦。波旁王朝复辟后欧洲反动势力的加强,越发使诗人感到忧郁和孤独。但欧洲社会巨大的动荡,引起他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和焦虑,这又使诗人的内心激动不已。这个时期所写的长诗《锡隆的囚徒》和诗剧《曼弗雷德》等就突出地反映了诗人在国外流亡生活初期的痛苦和悲哀,以及内心剧烈的矛盾。
=== 辉煌时期 ===
1816年10月拜伦来到意大利。当时意大利正遭受奥地利的奴役,革命运动正兴起。拜伦同为民族自由而战的爱国志士密切的交往,并在1820年参加了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组织,投身火热的斗争;在诗歌的创作中,他丢掉浪漫主义的幻想而走向现实,进入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为了激励意大利人民的斗争,拜伦创作了《塔索的悲哀》(1817)、《威尼斯颂》(1819)、《但丁的预言》(1812)等。

==拜伦式英雄==
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这些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The Corsair, 1814)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有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ref>[[https://iask.sina.com.cn/b/psHtz8UdkT.html 新浪]]</ref>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870 西洋文學總論]]
19,3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