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射馬干圳

增加 768 位元組, 3 年前
沿革
射馬干圳最初是由來自[[屏東縣|屏東]]水底寮,並在[[清領時期]]擔任知本與射馬干社[[通事]]的的[[閩南人]],[[洪科盤]]與其兄弟[[洪狗昌]]兩人教導當地[[射馬干社]][[卑南族]][[原住民]][[牛耕]],使用[[肥料]]栽種作物,並教導當地卑南族人引[[利嘉溪]]溪水開闢了射馬干圳,為當時知本地區的[[水稻]]種植之始。<ref>{{cite web |url=http://content.edu.tw/local/taidon/fuhin/tem/tdc10.htm |title=教育部 數位資源入口網 敬山宮 |accessdate=2015-01-2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2092143/http://content.edu.tw/local/taidon/fuhin/tem/tdc10.htm |archive-date=2015-04-02 |dead-url=yes }}</ref><ref>{{cite web |url=http://doie.coa.gov.tw/story/story-detail.asp?story_id=29 |title=農田水利入口網 水利故事 射馬干 | accessdate=2015-01-28}}</ref>
[[臺灣戰後時期|二戰後]],[[台灣省政府]] 於民國64 於1975 年1月1日實施'''加速農村建設時期健全農田水利會方案'''並 於民國71 於1982 年1月1日結束方案回復舊有體制後,台東農田水利會撥款進行射馬干圳的改善工程,並在利嘉溪南岸之利嘉堤防頭設置新的進水口。
射馬干圳取水之利嘉溪下游泥沙污濁,經常發生淤積,並且,每逢枯水期間,更需將利嘉溪全部溪水利用臨時土堤將溪水攔入圳內灌溉,導致利嘉溪下游斷流,嚴重影響溪中原生魚類及週邊生態。因此在民國92年實施'''射馬干圳沉砂池生態工法試辦工程'''。<galleryref>{{cite web |url=http://doie.coa.gov.tw/2008/culture/reason.asp |title=行政院農委會 體驗水利設施之美 | accessdate=2015-01-28}}</ref>
File:Kasavakan Waterway Old Inlet02.jpg|位於 == 生態保育 ==台東農田水利會以生態工法在台東市、卑南鄉交界處闢設的 射馬干圳 新進水口旁已廢棄 沈砂池生態池,2006年完工 舊進水口 射馬干生態池工程 其已遭從新進水口導水路所挖掘出的淤泥所掩埋 曾獲當年行政院農委會優良農建工程獎 File:Kasavakan Waterway Old Inlet01.jpg|射馬干圳新進 2007年,再次榮獲公共工程「 口與舊進水口位置對應圖利類」特優金質獎,拿下全國公共工程最高殊榮。
</gallery>時任台東農田水利會會長梁俊良表示,射馬干圳沉砂池綠美化工程,採親水公園模式設計建造,工程特色在整合當地2道不同水系的水源,提高農田水利灌溉效能。水利會也就地取材篩選塊石,做為護岸主要材料,節省工程造價。 另外,親水化的水圳路;兼顧多樣性生物棲息空間的砌石水路,在多處營造出深潭、激流、淺瀨等效果。
射馬干圳取 台東農田 嘉溪下游泥沙污濁,經常發生淤積,並且 會指出 每逢枯水期間,更需將利嘉溪全部溪水利用臨時土堤將溪水攔入圳內灌溉,導致利嘉溪下游斷流,嚴重影響溪中原生魚類及週邊生態。因此在民國92年實施''' 射馬干圳沉砂池生態工法試辦工程''' ,主要是有效運用射馬干圳餘水,補助卑南上圳末段灌區約400公頃農地的灌溉功能外;也提供當地台東市新園、蘇巴揚等社區一處慶典活動的公共遊憩空間 <ref>{{cite web |url=http://doie.coa.gov.tw/2008/culture/reason.asp |title=行政院農委會 體驗水利設施之美 | accessdate=2015-01-28}}</ref>
== 設施 ==
24,6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