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卫俊秀

移除 12 位元組, 3 年前
人物经历
== 人物经历 ==
卫俊秀1909年1月生于山西襄汾,自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喜爱语文、书法。1914年入小学读书,始习字,每天写仿16字,后于字间增添小字。其书法习作颇受校长师维铎先生表扬,多次获奖。1925年7月考入六年制的太原国民师范学习。课外读[[ 老子 ]] 》、《庄子》、《 [[ 荀子 ]] 》、《 [[ 诗经 ]] 》、《 [[ 左传 ]] 等古籍。在高师阶段广泛学习西方哲学,恣情披阅从[[古希腊]]到19世纪末诸大家包括[[费尔巴哈]]、[[黑格尔]]、[[恩格斯]]的著作。<ref>[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62780362_9_1.html 卫俊秀先生]新浪网</ref>
[[书法]]受名家[[常赞春]]、[[田羽翔]]指授,习[[何绍基]][[黄山谷]]、[[傅山]]诸家书。每天写字10张,从无间断。
1932年考入[[山西教育学院]],改读[[鲁迅]]著作、[[苏联文学]]及[[严复]]译作等。饱读社会科学,钻研[[ 鲁迅、《庄子》]] ,立志著作。
1933年撰写研究鲁迅和《庄子》的书稿。1936年获[[ 山西]] 省作文竞赛第一名。
193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教育学院中文系,1954年任陕西师范学中文系讲师。1943年冬在[[重庆]]将自己撰写的《[[ 庄子与鲁迅]] 》一文呈[[郭沫若]]先生指教。"承回信、指示,语多赞许"。
1944年在[[黄埔军校]]七分校任教官,受[[郭沫若]]《蒲剑集》影响,萌发撰写《[[鲁迅]](野草)探索》动机。勤奋搜集资料,钻研不已,集10年工夫(书成后由上海泥土出版社1954年12月出版)。其专著《[[傅山论书法]]》1947年在[[西安]]出版。这期间一直是治学与[[书法]]活动双管齐下,二者相得益彰。事实上,学术生涯为他后来成为一位学者型书法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书作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上升到一般书法家难以企及的美学境界。1954年调入陕西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55年以"胡风分子"罪名被拘留校内,失去自由,受到多次严厉批判。1956年两次遭抄家,《[[庄子与鲁迅]]》及笔记、日记、信件和书籍数百册被没收。
1957年初问题查清,遂被释放,又登台讲课。1958年春经[[西安市 ]] 雁塔区]] 法院审判,以历史反革命"罪名,被判劳动教养3年,到陕北[[ 富县铜川]] 煤矿,从事农活。
1962年释放后,回[[ 原籍襄汾县]] 景村从事农业劳动。1979年年逾70岁时获平反,回到忍痛阔别的陕西师大,历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山西师范大学与山西教育学院名誉教授,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盟盟员,[[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 [[ 博士]]生考试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0年为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亚洲民族馆作"神游古国"榜书,被列为永久性展品。这是他的书法艺术在家乡劳动时已臻成熟、攀上高峰的重要标志。其[[ 书法]] 属雄强一路,以草书见长。有评论家评其成功地解决了草书的碑化问题,称其与[[于右任]]、[[王蘧常]]、[[林散之]]为20世纪草书四大家。2002年5月29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93岁。
<ref>[http://www.pinlue.com/article/2018/11/2207/467575824519.html 卫俊秀--书法欣赏]品略图书馆</ref>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