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47
次編輯
變更
杨宽
,無編輯摘要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西周史》《战国史》《古史新探》《中国历代尺度考》
}} <ref>[html 罗续 ],搜狐, 2014-06-27</ref>
'''杨宽'''(1914年-2005年9月1日),字宽正,[[江苏]]青浦人,[[历史学家]] <ref>[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V_0I1lPMFT?s=yunos&appid=s3rd_yunos&net=wifi 《战国史(上)》著名历史学家杨宽毕生心血,中国断代史扛鼎之作 ],一天资讯, 2021-04-22</ref>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先秦史方面的研究 <ref>[https://www.sohu.com/a/398919401_498062 书荐|《战国史》 ],搜狐, 2020-06-01</ref> 。
杨宽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ref>[https://book.douban.com/author/4539208/ 杨宽 ],豆瓣网</ref> ,1960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回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授。杨宽先后对中国古史传说、战国史、西周史进行了探索。在古史传说方面,杨宽在顾颉刚"古史层累造成说"的基础上,以神话分化学说对中国古史传说进行了全面考察,系统还原了古史传说与人物的神话本相,深刻揭示了由神话到古史的分化演变过程。 在战国史研究方面,杨宽通过他近半个世纪的探究,系统整理了战国时期240年的史料,拓宽了战国史料的视野,便利了学者深入研究。
历任 [[ 上海市 ]] 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 <ref>[http://sh.eastday.com/m/20160928/u1ai9773809.html “杨宽著作集”(第一辑)出版座谈会在沪举行 ],东方网, 2016-09-28</ref> ,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一至三届副理事长。主要著作有《战国史》《古史新探》《西周史》《中国历代尺度考》 等。
2018年5月14,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首批“上海社科大师”人选名单,杨宽当选<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28/5mgkkn774c.html 杨宽 ],名人简历网</ref>。
==人物生平==
===建国之后===
杨宽于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20世纪50年代以后,杨宽的学术重点转向西周、春秋、战国史和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史。1955年出版《战国史》一书。 1959年,杨宽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 <ref>[https://www.sohu.com/a/115302146_117406 走近学者心目中的史学大师杨宽 ],搜狐, 2016-09-29</ref> 。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场又一场的激烈政治运动斗争,杨宽屡次遭受批斗。晚年还遭受三个儿子的背叛、欺骗,只得脱离父子关系。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 专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1976年粉碎"四人帮"、高校恢复招生以后,他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唯一一个为本科生上课的老教授,那时他已经60多岁,身患胃病,十分辛苦。1980年,新版《战国史》问世。 1982年,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招研究生。1983年四五月间,杨宽带研究生到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考察先秦古代都城。
晚年杨宽应邀赴美国、日本等国讲学。1984年,杨宽与夫人陈荷静客居美国迈阿密,2005年9月1日他在美国迈阿密病故,享年92岁 <ref>[http://www.doc88.com/p-5969583423466.html 我的史学启蒙老师 ],道客巴巴, 2015-07-19</ref> 。
==主要成就==
===战国史===
从20世纪40年代起,杨宽进行战国史的研究。当时他遇到的最大困难,便是现存的战国史料,残缺分散紊乱,《史记》与《资治通鉴》中的战国部分记载,既有不少错乱和失误,又有夹杂虚构伪托的作品,因此研究的第一步工作,便是对所有战国史料,包括战国秦汉著作,重要地理文献和新出简牍帛书、铜器铭文与石刻等等资料,全方位加以收集和考订,做出系统的编年。这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基础工作,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整理、完成战国180多年的编年初稿,到20世纪90年代末最后杀青,编写《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这是杨宽所有著述中历时最久、最费功夫的一部,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上接《春秋》、《左传》(公元前468年),下迄秦王政统一中国(前221年),共248年的战国史料编年。首次在战国年代学方面,将原来分散混乱,年代讹误,真伪混杂的史料,梳理得有条不紊,真伪分明。每段史料之后还附有作者疏证,考辩前人考订之得失,明辨史实之真相,阐明史料之价值。其中很多考证,都解决了战国年代学中很重要的问题。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杨宽3.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6%9D%A8%E5%AE%BD&src=tab_www&correct=%E6%9D%A8%E5%AE%BD&ancestor=list&cmsid=b5ee65c0b7746cb28f921fe16676903f&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9eb64f4d0cd61bf77da1e7ef2e2cf93f&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https://www.360kuai.com/pc/948a01a83ac1143ce?cota=3&kuai_so=1 图片来源快资讯]]]| 图像说明 = 杨宽}}
杨宽1955年出版《战国史》一书。此后还有1980年再版,1997年又随着考古工作的巨大进展,新资料层出不穷而重加修订、补充和改写。每次再版,都增加很多内容,篇幅从初版的20多万字,扩到二版的近43万字,三版更增加到56万字。作者以如椽的史笔,展现出战国时期这一"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社会激荡,政体革新,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纷异多彩的历史长卷,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极为注目的断代史权威著作。有学者这样评价:"这部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不仅可以看作上一世纪古史研究高水准成果的一个纪念,又为学界新人提供了具有标范意义的学术样板" 。
《战国史》问世之后,杨宽开始了《西周史稿》的前期准备工作。当时的古史领域正围绕着历史分期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杨宽将西周春秋的社会结构和周代各种政治制度,如井田、乡遂、宗法、学校以及各种礼制作为研究重点,同时还着重探讨了周代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状况,试图通过这样的具体讨论,进而深入解剖周代社会结构,辨明重要制度的作用,以便更准确地认识古代社会性质。围绕这一中心,杨宽先后撰写了14篇论文,汇成《古史新探》一书,这成为他后来《西周史》的基本骨架。
20世纪80年代初期,杨宽在数十年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西周史》的撰著。由于年代久远,史籍佚缺,导致西周年代错乱,人物事件制度湮灭不详。这部专著综贯西周可靠文献,结合数百篇金文和考古发现,参考儒家传世礼书,重新构建西周近300年失落的历史。由于史料的限制,该书选择西周史的若干历史侧面进行重点叙述,如西周开国、武王克商、东都营建等章节,都有十分细致、精彩的分析考证。这部专著,和《战国史》一样,对制度史方面给予特别的关注,这也是二书最有学术价值的部分。它的问世,无疑是西周史研究最重要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