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上夸克

增加 4,98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U=601433088,1612580257&fm=26&gp=0.jpg|缩略图|上夸克[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905…”
[[File:U=601433088,1612580257&fm=26&gp=0.jpg|缩略图|上夸克[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90514%2Fc60ab721cf384c059454c03c6155bfb4.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3767795&t=c59b78ade4bba8c3c9d2bd1ba52ddbe0 图片来源百度网][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90514%2Fc60ab721cf384c059454c03c6155bfb4.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3767795&t=c59b78ade4bba8c3c9d2bd1ba52ddbe0 原图链接]]]
所有的[[中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反中子]]则是由三个相应的反夸克组成的,比如质子,中子。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至1967年,科学家透过[[SLAC直线加速器]]进行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首度为这种夸克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中文名''':[[上夸克]]

'''外文名''':[[up quark]]

'''应 用''':[[原子物理学]]

'''符 号''':[[u]]

'''提出时间''':1964年
[[File:U=3893985624,260305370&fm=26&gp=0.jpg|缩略图|上夸克[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893985624,260305370&fm=26&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893985624,260305370&fm=26&gp=0.jpg 原图链接]]]
'''含 义''':[[中子]]的组成部分

==历史==

在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初期(20世纪前半),[[质子]]、[[中子]]、[[Π介子]]等等强子都被视为[[基本粒子]]。可是,随着更多新强子被发现,[[粒子园]]也跟着扩张,从1930年代与1940年代的几种粒子扩张至1950年代的几十种粒子。可是,物理学者并不清楚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1961年,[[默里·盖尔曼与瑜法尔·尼曼]]分别独立地提出一种称为八重道的分类系统,以数学术语来说,就是SU(3)味对称性。
[[File:U=3040303610,364815434&fm=11&gp=0.jpg|缩略图|上夸克[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040303610,364815434&fm=11&gp=0.jpg 图片来源百度网][https://ss0.bdstatic.com/70cFu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040303610,364815434&fm=11&gp=0.jpg 原图链接]]]
这种分类系统将各种强子组织成同位旋多重态,然而,它背后的物理理论并不明朗。1964年,[[盖尔曼与乔治·茨威格]]分别独立地提出夸克模型,其最初仅仅描述了上夸克、下夸克与奇夸克的物理行为可是,虽然夸克模型解释了八重道,并没有任何实验直接证实了夸克的存在。1968年,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揭露,质子拥有内在结构,质子是由三个更为基础的[[粒子]]组成,从而夸克模型被公认为正确无误。
最初,人们很不愿接受这事实,他们比较喜欢理查·费曼的部分子模型。随着时间流易,[[夸克理论]]渐渐被人们接受。

==研究背景==

上夸克的存在最先于1964年提出,当时Gell-Mann及Zweig制成了夸克模型。至1967年,透过SLAC直线加速器进行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首度为这种夸克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组成结构==

一个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构成,根据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理论,上下夸克是构成核子的[[基本元素]],质子拥有两颗上夸克和一颗下夸克,而中子则有一颗上夸克和两颗下夸克。上夸克(Up quark,简称u)是第一代夸克分类的一种。它拥有+(2/3)e的[[电荷]],也是最轻的夸克,净质量介乎1.5到4 MeV之间。 <ref>[Cho, Adrian. Mass of the Common Quark Finally Nailed Down. Science Magazine. April 2010.]</ref>

==理化性质==

事实上,一颗核子的质量是以夸克间的[[胶子力]]主导,而非夸克本身的质量。上夸克的自旋为1/2;同位旋为1/2;同位旋分量为1/2;超荷+1/3;奇异数、粲数、底数和顶数皆是0。 <ref>[Griffiths, David J., Introduction to Elementary Particles 2nd revised, WILEY-VCH, 2008, ISBN 978-3-527-40601-2]</ref>

==质量==

尽管上夸克极为常见,物理学者并不明确它的裸质量,其数值大概是在1.8与3.0MeV/c²之间使用[[格点色动力学]]计算可以给出比较准确的数值:2.01±0.14MeV/c²。

夸克的质量不能够做实验直接测量,因此是相当难决定的数量。在介子或[[重子里]],夸克的有效质量会变得很大,这是源自于夸克与夸克之间的胶子场所造成的[[结合能]],注意到狭义相对论允许[[能量]]与质量之间的相互转换。由于上夸克的裸质量很小,它不能被直接计算出来。


==视频==
==宇宙最大难题:物质是怎样从无到有的?==
{{#iDisplay:s05384n0vip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13,2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