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於孔兼

增加 3,231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noteTA |reason=5 |T=zh:于孔兼; zh-hans:于孔兼; zh-hant:于孔兼; zh-tw:于孔兼; |1=zh:于孔兼; zh-hans:于孔兼; zh-hant:于孔兼; zh-tw:于孔兼; |2…”
{{noteTA
|reason=5
|T=zh:于孔兼; zh-hans:于孔兼; zh-hant:于孔兼; zh-tw:于孔兼;
|1=zh:于孔兼; zh-hans:于孔兼; zh-hant:于孔兼; zh-tw:于孔兼;
|2=zh:于姓;zh-hans:于姓;zh-hant:于姓;zh-tw:于姓;zh-hk:于姓;zh-mo:于姓;
|G1=姓氏
}}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于孔兼
| 原名 =
| 圖片名稱=
| 圖片大小 =
| 圖片說明 =
| 最高職務 =
| 國家 = 大明
| 爵位 =
| 籍貫 = 直隸鎮江府金壇縣
| 族裔 =
| 旗籍 =
| 字號 =
| 諡號 =
| 出生日期 =
| 出生地點 =直隸鎮江府金壇縣
| 逝世日期 =
| 逝世地點 =
| 墓葬 =
| 配偶 =
| 親屬 =
| 出身 =
* 萬曆八年庚辰科進士
| 經歷 =
| 著作 =
}}
'''于孔兼'''({{bd|?||?|catIdx=Y于}}),[[表字|字]]'''元時''',[[號]]'''泰景''',[[南直隸|直隸]][[金壇]](今屬[[江蘇]])人,[[晚明]]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 生平 ==
應天府鄉試第一百二名,后參加會試第七十五名。萬曆八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二名<ref>{{Cite book|title=《皇明贡举考》卷五|last=(明)[[张朝瑞]]|first=|publisher=《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year=|isbn=|location=|pages=}}</ref><ref>{{Cite book|title=贡举志五种 上|last=鲁小俊,江俊伟著|first=|publisher=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year=2009|isbn=978-7-307-07043-1|location=|pages=}}</ref><ref>{{Cite book|title=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785-790 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 1-6|last=朱保炯,谢沛霖|first=|publisher=文海出版社|year=1981|isbn=|location=台湾}}</ref>。授[[九江府]][[推官]]。入為[[禮部]][[主事]],再調儀制[[郎中]]。[[萬曆]]十七年(1589年)[[神宗]]下詔諸子中並封三王。孔兼與[[員外郎]][[陳泰來]]聯名上疏,神宗不理,孔兼又諫,終於被採納。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考功司]][[郎中]][[赵南星]]主持[[京察]],罢免大量冗官,得罪[[首辅]][[王锡爵]]。赵南星因此被削職,[[孙鑨]]被停俸。于孔兼上疏營救趙南星,皇帝恨他多言,謫為[[吉安府]][[判官]],遂辭官歸。家居二十年,筑室於县城西郊,其堂曰“志矩”,其亭曰“八卦”,著书不辍,曾講學[[東林書院]]。著有《春曹疏》、《山居稿》、《江州餘草》、《浮雲山居集》、《菜根譚題詞》。[[天啟]]時追封為[[光禄寺]][[少卿]]。[[于玉立]]是其侄。

曾祖父[[于鎰]],曾任知縣 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祖父[[于湛]],曾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右都御史;父親[[于未]],曾任貢士。母吳氏<ref>{{Cite book|title=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last=龚延明主编|first=|publisher=宁波出版社|year=2016|isbn=978-7-5526-2320-8|location=宁波|pages=|quote=《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八年庚辰科登科錄》}}</ref>。

==參考書目==
* 《明史》[[s:明史/卷231|卷231·列傳第一百十九]]

==参考文献==
{{reflist}}
{{萬曆八年庚辰科殿試金榜}}

{{DEFAULTSORT:Yu于}}
[[Category:明朝九江府推官]]
[[Category:明朝禮部主事]]
[[Category:明朝禮部郎中]]
[[Category:金壇人]]
[[Category:于姓|K]]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