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4
次編輯
變更
王引之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简介 ==
嘉庆四年(1799年)为进士,以优异成绩径授[[翰林院编修]],后擢升至[[礼部]]左侍郎。参与纂修《[[词林典故]]》,任[[实录馆]]、[[国史馆]]副总裁。道光七年(1827),晋[[工部尚书]]。曾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辑为《考证》十二册。逝世后,谥号文简。其学力主[[通核]],不尚墨守,以文字训诂最为专精,与其父[[王念孙]]齐名,并称"[[高邮二王]]"。
== 清代名臣 ==
[[File:T0106ca8addf0483601.jpg|缩略图|左|[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06ca8addf0483601.jpg 原图链接]]]
由于王引之实心实意处政,特立不阿,[[持己]]以正,关心民瘼,嘉庆曾谕[[军机大臣]]"王引之言人所不敢言!"在屡掌文衡时,得人为盛,如[[龚自珍]]为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平反冤狱;对兵部、吏部奸胥舞弊压搁之风加以杜绝;当京畿地区因欠收而老百姓乏食,京城米禁又严,他说:"事关民瘼,不敢不言!"经他具疏,米禁遂宽;在山东学政任上以正风俗为务;当畿辅、山东、旱蝗时,他上书,收效速,以免作践骚扰之患。(详高邮《王氏遗书》、《传状》、《行状》)
王氏校勘尚有《康熙字典考证》十二册,十之六七是其著作。《字典考证》稿本存[[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File:T01f9660403f1b0a3f1.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f9660403f1b0a3f1.jpg 原图链接]]]
== 训诂大师 ==
王引之关于《[[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中许多[[训诂]]实践及其经验总结,《述闻》序、《经籍·诂序》等,足以说明王引之是清代不可多得的[[训诂学]]大师。
他又是在青年时侍大人[王念孙]质问经义,始取《尚书》廿八篇绎之,而见其词之发句、助句者,昔人以实义释之,往往诘鞫为病。窃尝私为之说,而未敢定也,及闻大人论《[[毛诗]]》'终风且暴',《礼记》'此若义也'诸条,发明意旨,涣若冰释,[[益复]]得所遵循,奉为为稽式,乃遂引引而伸之,以尽其义类。"该书从[[九经]]、三传、周、秦、汉书搜集了200多虚词,分喉、牙、舌、半舌、半齿、齿、唇音编排分卷,按常语、语助词、发声词、发语词、承上词、状事词、不然之词、叹词与拟议词分类,据梁启超所记为《[[马氏文通]]》所采纳。[[阮元]]称扬道:"高邮王氏乔梓,贯通经训,兼及词气,昔聆其'终风'诸说,每为解颐,乃劝伯申勒成一书,今二十年,伯申侍郎始刻成《[经传]释词》十卷,元读之,恨不能起毛、郑诸儒共证此快论也。"
[[胡适]]评价道:"清朝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古书中词的用法,可称的一部文法书。"(胡适《国语文法概论》)后来他序《经籍?诂》指出:"夫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揆厥所由,实同条贯。如《周南·[[关睢]]篇》'左右筽之。'《传》训'筽'为'择',后人不从,而不知'筽'、'苗'声近义同。'左右筽之'之'筽',《传》以为'择'犹'田苗?狩'之'苗',《[[白虎通]]》以为'择取'。《尔雅》'筽,搴也。'亦与'择取'之义相近。……[[若乃]]先儒训释偶疏,而后人不知改正者,亦多有之。……后之览是书者,去凿空[[妄谈]]之病,而稽于古,取古人之传注而得其声音之理,以知其所以然,而传注之未安者,又能博考前训以正之,庶可传古圣贤著书[[本旨]],且不失吾师[[[阮元]]]纂是书之意与!"
== 文学成就 ==
家学的承传与弘扬,在中国学术史上已著辉煌,与吴学惠氏三叶相比,[[扬州学派]]中有高邮王安国、[[王念孙]]、王引之的经学校勘学、[[训诂学]],[[仪征刘文淇、刘寿曾、刘毓崧、刘师培]]的《左传》学、经学,宝应[[刘宝楠、刘恭冕]]的《[[论语正义]]》,甘泉[[焦循、焦廷琥]]的《[[孟子正义]]》与易学等,彬彬盛矣。[[张舜徽]]先生指出:"高邮王氏训诂之学,最为卓绝。""高邮王氏父子之学,甚为当时所称。引之自少读书,一本庭训故亦邃于名物训诂。所为《[[经义述闻]]》虽多称引父说,然亦自抒己见,不鲜发明。念孙为《[[广雅疏证]]》,自《释草》以下诸篇,由引之续成之;而《[[读书杂志]]》十种,复多录引之语。乾嘉中,学术臻于极盛,而有父子讲论之乐者,世交推高邮王氏为海内无匹云。"抢救家学绝学,继承并发展,确为学术繁荣的途径之一。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