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
次編輯
變更
基隆神社
,無編輯摘要
'''基隆神社'''原為[[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設立的「[[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在大正4年(西元1915年)改稱為「[[基隆神社]]」,是[[臺灣日治時期]]位在[[臺灣]][[臺北州]][[基隆市]][[義重町]]的[[神社]]。
[[昭和]]11年(西元1936年)[[社格]]升為[[縣社]],祭祀神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天照 皇 大神]]、[[大物主命]]與[[崇德天皇]]。其原址現為臺灣基隆市的[[基隆市忠烈祠]]及[[基隆中正公園]]。
== 神社歷史 ==
基隆是臺灣日治時期最先[[設置]]日方[[行政]]機關的地區,且[[基隆港]]亦是日臺之間往來的[[重要]][[港口]],故在基隆神社建立之前,當地已經有[[真宗本派]]、[[淨土宗]]、[[曹洞宗]]的佈教所,[[田寮港]]的[[遊廓]]區也有[[末廣稻荷社]]與私人的神棚,但其[[規模]]不足以充當[[鎮守]]地區之神社。
故 後來 在 [[ 明治 三十六 ]]36 年 (1903 (西元1903 年)即有日本商人 [[ 明比實平 ]] 與建築 [[ 基隆發電所 ]] 的技手 [[ 小松甚太郎 ]][[ 倡建 ]] 神社 ,但似未成 ,直到明 治四十三 治43 年 (1910 (西元1910 年)基隆日人才又籌建{{link-jp| 金刀比羅神社|金刀比羅神社}} ,一來是基於金刀比羅神社所 [[ 供奉 ]] 的是 [[ 航海 ]] 的 [[ 守護神 ]] ,可 [[ 保佑 ]] 來往基隆港之船隻及 [[ 旅客 ]] ,再來是希望基隆建立神社之後便不用遠至臺北的神社 [[ 舉行 ]] 儀式{{r|陳}} 。神社選址於基隆港東側的山坡上,其為基隆[[市區改正]]計畫之公園 [[ 預定地 ]] ,且可遠望港口及市街,又可遠離 [[ 塵囂 ]] ,適合神社設立<ref name=":0" /> 。
在[[木村泰治]]知道了此神社設立計畫後,介紹了台北的有力人士─ [[ 荒井泰治 ]] 、[[賀田金三郎]]、 [[ 澤井市 藏以 造]] 發起募款活動 ,募得了數千圓 。同時,因當時預計興建神社的 [[ 義重橋 ]] 一帶 有 為[[ 國有地 ]] ,由基隆的 [[ 村久太郎 ]] 、 [[ 佐藤一景 ]] 向[[臺北廳]]長[[井村大吉]]申請借用<ref name=":0">{{cite book |author1=基隆神社 |title=基隆神社誌 |date=1934-06-01}}</ref> 。 經公文往返多時後, 神社的申請案到 隔 明治44 年 (1911 (西元1911 年)2月23日才通過,但臺北廳所借用的國有地有需要得收回時,地上建築物需要申請方 [[ 自費拆除{{r|陳}} ]] 。 基隆金刀比羅神社於明 治四十三 治43 年 (1910 (西元1910 年)11月便舉行 [[ 地鎮 式 祭]] (動土),隔年逐漸 [[ 完成 ]] 本殿與石階,而身為建社發起人之一的澤井市造則返回日本[[ 讚岐市| 讚岐]]迎回分靈,暫置其臺北住所,明 治四十五 治45 年 (1912 (西元1912 年)3月才將分靈安座於完工的本殿{{r|陳}} 。
=== 基隆神社 ===
基隆金刀比羅神社 鎮座式不久,該神社決定改為「基隆神社」,其原因據當時的《[[ 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乃是為了籌湊神社的建設經費,實際上舉行 鎮座 式時因經費不足,所以拜殿、社務所等建築都沒有蓋,而當時因為[[基隆文化中心|基隆公會堂祭]] 也在募集經費 不久 , 使得 神社 的籌款更加困難,而 即 改 用 稱為 「基隆神社」 的名義,便更有向全基隆居民募款的理由{{r|陳}}。1913年11 。大正2年(西元1913年)11 月 , 神社拜殿完工;同年12月,為了更改社號而 [[ 新增 ]] 奉祀的祭神─天照大神、 北白川宮 能久親王及開拓三神,並向 [[ 總督府 ]] 申請改稱為基隆神社。更名申請於大 正三 正3 年 (1914 (西元1914 年)4月時通過,之後該神社繼續興建工程, 但1914年9 但在大正3年(西元1914年)9 月時 曾 因為 [[ 暴風雨 ]] 導致拜殿傾倒及本殿受損 ,於是決定修復本殿、重建拜殿、新建手水舍及神職宿舍 ,整體工程於大 正四 正4 年 (1915 (西元1915 年)10月完工,11月7日 , 舉行[[臺灣神社]]分靈鎮座 式 祭 ,神社正式改稱為基隆神社 。基隆神社大鳥居係由[[後宮信太郎]]及[[顏國年]]捐獻<ref name=":0" /> 。
=== 戰後發展 ===二次大戰後,原 基隆神社 的例祭日原與臺灣 改作為基隆忠烈祠使用, 神社 同在10月28日,後自1917 建築於民國58年(西元1969 年 )被拆除 改 為1895年 建為現今中國 北 白川 方 宮 能久親王進入基隆的6月3日{{r|陳}} 殿樣式 。 另外在1920年到1924年期間,神社之大鳥居則改建為現今中正公園之[[ 基隆慶安宮牌樓]] 等傳統廟宇曾被半強迫地將繞境活動與基隆 ,仍可見部分 神社 的例祭辦在同一天{{r|陳}} 之[[石燈籠]]、[[狛犬]]及[[參道]] 。
== 剛開始基隆神 歷任 社 並非縣社,於是當地日人一直積極募款計劃讓基隆神社昇格,於 掌 ==*[[和田千代次郎]]: 大 正十三 正2 年 (1924 (西元1913 年 )組成「基隆神社奉贊會」,但成效不佳,三 )11月7日-大正3 年 來只募到5千多圓。該會後因基隆神社遭受蟻害需要整修,而於昭和二 (西元1914 年 (1927年)年改為「基隆神社造營奉贊會」,之後在兩個月內向當地 )7月31 日 人、銀行會社與政府機關募款到3萬多圓,但離目標7萬圓仍有段距離{{r|陳}}。基隆神社改建第一期工程於1931年進行,包含鳥居、參道及石燈籠的改建,但因募款不順,三年來只募到5千多圓,故於1932年6月將神社營建相關的事務委由基隆市役所並重新開始募款,直到1933年12月募款完畢 , 但最後經費的問題是向兼任[[臺北 州稻荷神社]] 借款一萬圓來解決。於1934年1月,神殿、幣殿及拜殿的工程動工,並於同年5月31日竣工, 社 務所、祭器庫、手水舍則至同年中才完工<ref name=":0" /> 掌 。
|社掌
|栗本藤次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