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6
次編輯
變更
送别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送别 | 圖像 = File:%E6%AD%8C.jpg|缩略图|center|[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6%AD%8C.jpg http://weili.o…”
{{Infobox person
| 姓名 =送别
| 圖像 = [[File:%E6%AD%8C.jpg|缩略图|center|[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6%AD%8C.jpg http://weili.ooopic.com/weili_17278048.html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送别
| 生日 =
| 國籍 = 中国
| 原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送别''' (歌曲)</br></br>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br>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 '''中文名称''' || 送别 || '''填词编曲''' || 李叔同
|-
| '''外文名称''' || Farewell || '''谱 曲''' || 约翰·庞德·奥特威
|-
| '''创作朝代''' || 清朝 || '''音乐风格''' ||时代曲
|-
|'''发行时间''' || 1941年 ||
|}
== '''创作背景''' ==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br>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br>
== '''歌词''' ==
[[File:%E6%AD%8C%E8%B0%B1.jpg|缩略图|float|[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6%AD%8C%E8%B0%B1.jpg https://power.baidu.com/question/268157880.html?qbl=relate_question_0原图链接]]]
'''李叔同版'''
'''送别'''(广泛版本)</br>
长亭外,古道边,</br>
芳草碧连天。</br>
晚风拂柳笛声残,</br>
夕阳山外山。</br>
天之涯,地之角,</br>
知交半零落。</br>
一壶浊酒尽余欢,</br>
今宵别梦寒。</br>
长亭外,古道边,</br>
芳草碧连天。</br>
问君此去几时还,</br>
来时莫徘徊。</br>
天之涯,地之角</br>
知交半零落。</br>
人生难得是欢聚,</br>
惟有别离多。</br>
'''丰子恺手抄本'''</br>
[[李叔同]]《送别》手迹似未留存。《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书收入李叔同作词作曲或者填词的歌曲作品十三首。 1927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有人说此书在1921年出版,是错误的。此书的歌词字体不是标准印刷体,而是手写体。书写之人正是编者[[丰子恺]]。</br>
长亭外,古道边,</br>
芳草碧连天。</br>
晚风拂柳笛声残,</br>
夕阳山外山。</br>
天之涯,地之角,</br>
知交半零落。</br>
一瓢浊酒尽余欢,</br>
今宵别梦寒。</br>
'''丰子恺'''(1898~1975)是李叔同的高足,与李叔同关系深厚。在1918年李叔同出家后,二人来往也十分密切。根据丰子恺年谱,1927年秋李叔同还曾在丰子恺家中小住。丰子恺曾向人推荐,李叔同的“作曲和作歌,读者可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窥见”。因此,这个版本的可靠性无可怀疑,应视为正宗原版。</br>
丰子恺版在传播过程中,因某些人手上并没有《中文名歌五十曲》,不通四书,也不理解文人的情操,因此曾发生严重错讹,将“一瓢浊酒”之“瓢”,误作“觚" “壶”与“斛”, 「一瓢浊酒尽余欢」之典故出自《[[论语]]-雍也篇》:</br>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br>
加上《中文名歌五十曲》刊载的是[[丰子恺]]用毛笔以端正小楷抄录的, 歌词正是「一瓢浊酒尽余欢」, 因此应以《中文名歌五十曲》版作准。 </br>
== '''作者简介''' ==
[[File:%E8%8E%98.jpg|缩略图|float|[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8%8E%98.jp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cfda80100etmf.html原图链接]]]
'''李叔同''' </br>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br>
== '''歌曲鉴赏''' ==
《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它的词作者正是李叔同,也是送别挚友许幻园的原创作品。表达李叔同对在上海“天涯五友”“金兰之交[2]”友人分别时的情感,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
李叔同是我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br>
== '''社会影响''' ==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爱。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别》作为插曲或主题曲分别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中,更使其脍炙人口,传唱不息。
1997年中国摇滚乐队唐朝乐队在其第二张专辑《演义》中对《送别》作了改编演唱。
1990年代电视剧《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别》作为插曲。
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片头使用歌曲《送别》,用以说明该电影所述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
2013年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电影插曲为歌手朴树翻唱的版本《送别》,朴树的版本采用了完整版的歌词。
== '''衍生作品''' ==
丰子恺版
有人回忆,丰子恺晚年见后辈学唱《送别》,觉得新时代的儿童应当唱朝气蓬勃的歌曲,于是重填了《送别》歌词,并改题为《游春》:
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
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
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
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
这个歌词只是在形式上与《送别》相仿,构不成《送别》的演绎版本。这里仅仅将其作为《送别》传播史上的一个花絮加以介绍。
《怒潮》版
歌曲简介
1963年八一厂摄制的故事片《怒潮》,反映的是平江起义背景下的湖南农民革命运动、彭德怀彭老总早年革命生涯,所以文革时被扣上“为彭德怀翻案”的帽子,插曲《送别》也被禁唱。《怒潮》中有两首电影插曲《一支人马强又壮》和《送别》,成为多年来久唱不衰的电影歌曲。
《送别》由郑洪等词,巩志伟作曲。歌曲以《孟姜女》等民间小调为范本进行再创作而成,四段歌词都用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中常见的“送君送到……”开头,感情深沉细致,旋律宛转流畅。这是在影片中,农友们含泪相送他们的领路人之时,渔鼓老人唱了这首凄楚、悲壮的《送别》。
周传雄版 黄征版 陈绮贞版 席慕蓉版 朴树版 陈哲甫版 林海音版
== '''视频''' ==
'''以一首《歌唱祖国》向国庆68周年献礼! 祝福伟大的祖国!'''
{{#ev:youku|XMzAyNzgzODI5Mg|alignment=left}}
== '''參考文獻''' ==
| 姓名 =送别
| 圖像 = [[File:%E6%AD%8C.jpg|缩略图|center|[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6%AD%8C.jpg http://weili.ooopic.com/weili_17278048.html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送别
| 生日 =
| 國籍 = 中国
| 原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送别''' (歌曲)</br></br>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br>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 '''中文名称''' || 送别 || '''填词编曲''' || 李叔同
|-
| '''外文名称''' || Farewell || '''谱 曲''' || 约翰·庞德·奥特威
|-
| '''创作朝代''' || 清朝 || '''音乐风格''' ||时代曲
|-
|'''发行时间''' || 1941年 ||
|}
== '''创作背景''' ==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br>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br>
== '''歌词''' ==
[[File:%E6%AD%8C%E8%B0%B1.jpg|缩略图|float|[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6%AD%8C%E8%B0%B1.jpg https://power.baidu.com/question/268157880.html?qbl=relate_question_0原图链接]]]
'''李叔同版'''
'''送别'''(广泛版本)</br>
长亭外,古道边,</br>
芳草碧连天。</br>
晚风拂柳笛声残,</br>
夕阳山外山。</br>
天之涯,地之角,</br>
知交半零落。</br>
一壶浊酒尽余欢,</br>
今宵别梦寒。</br>
长亭外,古道边,</br>
芳草碧连天。</br>
问君此去几时还,</br>
来时莫徘徊。</br>
天之涯,地之角</br>
知交半零落。</br>
人生难得是欢聚,</br>
惟有别离多。</br>
'''丰子恺手抄本'''</br>
[[李叔同]]《送别》手迹似未留存。《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书收入李叔同作词作曲或者填词的歌曲作品十三首。 1927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有人说此书在1921年出版,是错误的。此书的歌词字体不是标准印刷体,而是手写体。书写之人正是编者[[丰子恺]]。</br>
长亭外,古道边,</br>
芳草碧连天。</br>
晚风拂柳笛声残,</br>
夕阳山外山。</br>
天之涯,地之角,</br>
知交半零落。</br>
一瓢浊酒尽余欢,</br>
今宵别梦寒。</br>
'''丰子恺'''(1898~1975)是李叔同的高足,与李叔同关系深厚。在1918年李叔同出家后,二人来往也十分密切。根据丰子恺年谱,1927年秋李叔同还曾在丰子恺家中小住。丰子恺曾向人推荐,李叔同的“作曲和作歌,读者可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窥见”。因此,这个版本的可靠性无可怀疑,应视为正宗原版。</br>
丰子恺版在传播过程中,因某些人手上并没有《中文名歌五十曲》,不通四书,也不理解文人的情操,因此曾发生严重错讹,将“一瓢浊酒”之“瓢”,误作“觚" “壶”与“斛”, 「一瓢浊酒尽余欢」之典故出自《[[论语]]-雍也篇》:</br>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br>
加上《中文名歌五十曲》刊载的是[[丰子恺]]用毛笔以端正小楷抄录的, 歌词正是「一瓢浊酒尽余欢」, 因此应以《中文名歌五十曲》版作准。 </br>
== '''作者简介''' ==
[[File:%E8%8E%98.jpg|缩略图|float|[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8%8E%98.jp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cfda80100etmf.html原图链接]]]
'''李叔同''' </br>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br>
== '''歌曲鉴赏''' ==
《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它的词作者正是李叔同,也是送别挚友许幻园的原创作品。表达李叔同对在上海“天涯五友”“金兰之交[2]”友人分别时的情感,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
李叔同是我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br>
== '''社会影响''' ==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爱。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别》作为插曲或主题曲分别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中,更使其脍炙人口,传唱不息。
1997年中国摇滚乐队唐朝乐队在其第二张专辑《演义》中对《送别》作了改编演唱。
1990年代电视剧《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别》作为插曲。
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片头使用歌曲《送别》,用以说明该电影所述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
2013年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电影插曲为歌手朴树翻唱的版本《送别》,朴树的版本采用了完整版的歌词。
== '''衍生作品''' ==
丰子恺版
有人回忆,丰子恺晚年见后辈学唱《送别》,觉得新时代的儿童应当唱朝气蓬勃的歌曲,于是重填了《送别》歌词,并改题为《游春》:
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
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
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
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
这个歌词只是在形式上与《送别》相仿,构不成《送别》的演绎版本。这里仅仅将其作为《送别》传播史上的一个花絮加以介绍。
《怒潮》版
歌曲简介
1963年八一厂摄制的故事片《怒潮》,反映的是平江起义背景下的湖南农民革命运动、彭德怀彭老总早年革命生涯,所以文革时被扣上“为彭德怀翻案”的帽子,插曲《送别》也被禁唱。《怒潮》中有两首电影插曲《一支人马强又壮》和《送别》,成为多年来久唱不衰的电影歌曲。
《送别》由郑洪等词,巩志伟作曲。歌曲以《孟姜女》等民间小调为范本进行再创作而成,四段歌词都用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中常见的“送君送到……”开头,感情深沉细致,旋律宛转流畅。这是在影片中,农友们含泪相送他们的领路人之时,渔鼓老人唱了这首凄楚、悲壮的《送别》。
周传雄版 黄征版 陈绮贞版 席慕蓉版 朴树版 陈哲甫版 林海音版
== '''视频''' ==
'''以一首《歌唱祖国》向国庆68周年献礼! 祝福伟大的祖国!'''
{{#ev:youku|XMzAyNzgzODI5Mg|alignment=left}}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