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何怡

增加 1,58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琴歌,即撫琴而歌,是詩詞與音樂相結合的藝術。琴歌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古琴藝術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曆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從上古時期《神人暢》《南風歌》,到春秋戰國時期“詩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從唐代“以詩入樂,無詩不歌”,到兩宋時期“爲歌配琴,爲琴曲配詞”,再到明清“兩代去文以存勾剔”,它代表了中國文人的審美意趣,是一種雅緻的生活方式。
==琴傳繼承中加入新元素==
 
琴歌是音樂、聲樂與詩詞結合的藝術,《陽關三疊》《秋風詞》等琴曲都能演唱出來,但能欣賞它美感的人實屬少數。最開始學古琴、聽琴歌的時候,何怡也沒能立刻愛上這門藝術。那是2006年前後,何怡在中國音樂學院聲歌係學習,跟古琴專業的朋友學琴,她看到譜上有詞就拿來唱,“當時我只覺得,我的人聲和古琴聲音不搭,唱出來不好聽。”那時候她並沒意識到,是中西不同的演唱方法讓她出現這個“錯覺”,就沒有繼續研習。
 
何怡既學過民族聲樂,也學過美聲演唱,畢業後去西方唱了一年多的歌劇。“那一年我體會到中西審美差別很大,突然就想到,當年我唱琴歌是不是方法不對?”何怡説,即便是現代民族聲樂,也借鑒了西方的發聲法,當時她唱琴歌運用的是偏西方的審美方法,風格肯定不搭。2012年,她放棄了國外一個演出的邀約意向,決定回國研究琴歌。
 
“當時古琴在國內剛剛有火起來的苗頭,琴歌基本沒有什麼人知道,但我想這門藝術沒落了實在可惜。如果唱歌劇,很多人都可以唱,我既會唱歌又能彈琴,如果我不做,自己也會遺憾。”於是,她找到幾個朋友,開始鑽研琴歌的演唱<ref>{{Cite web |url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music.china.com.cn/2021-04/23/content_41540132.htm| title =何怡:我帶著使命感推廣琴歌| author = | date =2021-04-23 10}}中國網</ref>。
==視頻==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