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赵声

移除 515 位元組, 3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Infobox person | class姓名 ="wikitable" align="right" 赵声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别名  = center| '''<big> 声</big> '''|-伯先| 图像 = [[File:赵声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8294331482&di=1d1a221e704b366bc81125b7012e48e3&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2.imgtn.bdimg.com%2Fit%2Fu%3D1682152687%2C2729829585%26fm%3D214%26gp%3D0.jpg 原圖鏈接][http://news.sina.com.cn/c/2011-09-13/064023145781.shtml 来自新浪网]]] |-出生日期 = 公元1881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一日) | style逝世日期 ="background: #C0C0C0" align公元1911年5月18日(农历四月二十日)| 出生地点 = center 江苏丹徒| 国籍 = 中国 |-职业 = 革命党人 | align主要成就  = light 积极策动反清武装斗争;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之一|知名作品 = 《保国歌》'''中文名''':赵声}}
'''别名''':赵伯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丹徒
 
'''出生日期''':公元1881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一日)
 
'''逝世日期''':公元1911年5月18日(农历四月二十日)
 
'''职 业''':革命党人
 
'''毕业院校''':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
 
'''主要成就''':积极策动反清武装斗争;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之一
 
'''代表作品''':《保国歌》
|}
'''赵声'''(1881—1911),字百先,号伯先,曾用名宋王孙、葛念慈等。[[江苏]]丹徒(今镇江)大港镇人。1903年2月,东渡[[日本]]考察,与黄兴结识,同年夏回国,任[[南京]]两江师范教员和[[长沙]]实业学堂监督,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曾撰写七字唱本[[《保国歌》]]。
1909年10月,担任[[广州起义]]总指挥,并制定具体计划。1910年6月底,与孙中山、黄兴在南洋商决大举之策。1911年3月29日率部赶往广州参加起义未遂。5月18日,怀着壮志未酬的悲愤溘然长逝,年仅30岁。<ref>[http://roll.sohu.com/20110913/n319134876.shtml 吴中英烈MicrosoftPowerPoint幻灯片分析重点赵声:文武双全“上将军”], 搜狐,2011年09月13日</ref> =='''伯先公园'''==
==伯先公园==
[[File:赵声的铜像6.jpg|缩略图|右|200px|[http://image.naic.org.cn/uploadfile/2017/0812/1502531160467104.jpg 原圖鏈接][http://www.naic.org.cn/html/2017/jdzt_0812/16714.html 来自中国民族建筑网]]]
  站在气宇轩昂的赵伯先铜像前,重读柳亚子这首《哭赵伯先》,仿佛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
==''' 早年时期'''==幼极聪明,仗义执言,习文练武,8岁能文,9岁应试。14岁时有乡人无辜被污吏拘捕,其母泣请声父营救;而声已入狱砸枷,救出乡民。
幼极聪明,仗义执言,习文练武,8岁能文,9岁应试。14岁时有乡人无辜被污吏拘捕,其母泣请声父营救;而声已入狱砸枷,救出乡民。<ref>[https://www.docin.com/p-1955434843.html 吴中英烈MicrosoftPowerPoint幻灯片分析重点], 豆丁网,2017-06-21</ref>
赵声天性聪颖,四五岁就能跟着父亲背《三字经》、《百家姓》,17岁时考中秀才,第二年入江南陆师学堂,后东渡日本。在日本,赵声结识了黄兴、何香凝等革命党人,眼界大开,信心倍增,多次对人激动地说:“中国事尚可为也。”他觉得“革命贵在实行”,所以不久便急匆匆地从日本返回国内。<ref>[http://news.sina.com.cn/c/2011-09-13/064023145781.shtml 赵声:文武双全“上将军”], 新浪网,2011年09月13日</ref>
==''' 辛亥革命生崖'''==
==''' 散发《保国歌》'''==[[File:赵声2.jpg|缩略图|右|2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8294593092&di=7a3ce018007a3481ce4f9cde835bd9be&imgtype=0&src=http%3A%2F%2Fi3.sinaimg.cn%2Fdy%2Fc%2F2011-09-13%2F1315867265_i3WNRQ.jpg 原圖鏈接][http://news.sina.com.cn/c/2011-09-13/064023145781.shtml 来自新浪网]]]
[[File:赵声2.jpg|缩略图|右|2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8294593092&di=7a3ce018007a3481ce4f9cde835bd9be&imgtype=0&src=http%3A%2F%2Fi3.sinaimg.cn%2Fdy%2Fc%2F2011-09-13%2F1315867265_i3WNRQ.jpg 原圖鏈接][http://news.sina.com.cn/c/2011-09-13/064023145781.shtml 来自新浪网]]]
在赵声影响下,小妹赵芬、父亲赵蓉曾、夫人严承志(原名严吟凤),也都参加了革命。[[严承志]]曾任镇江女子北伐挺进军总司令,为光复镇江和解放南京奋勇战斗,成为[[辛亥革命]]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ref>[http://news.sina.com.cn/c/2011-09-13/064023145781.shtml 赵声:文武双全“上将军”], 新浪网, 2011年09月13日</ref>
《保国歌》辞语激昂慷慨,读之悲壮感人。歌词中有许多话是青年革命家的亲身体验,如“八旗驻防防家贼,贪官个个良心黑,追比乐输还认捐,忍气吞声说不得”。 庞伟说,不少士兵暗地里把歌词背得滚瓜烂熟,这首具有声讨清王朝的战斗檄文性质的歌词,很快流传大江南北。
==''' 率新军入同盟会'''== 
1906年初,赵声入南京督练公所任参谋官,随后赴江阴训练新军。
1906年春,南京鸡鸣寺“豁家楼”内,赵声主持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就在这一天,赵声、柏文蔚、倪映典、林述庆、林之夏、冷御秋、伍崇仁、陶骏保、李竟成等九镇中大批青年军官,以及南京各学校革命同志数十人,成为南京城内第一批同盟会会员。大家共举赵声为长江流域同盟会盟主,暗中积蓄革命的武装力量。
==''' 壮志未酬魂断香江'''== 
不知不觉间,宣统元年(1909年)到了,清廷又换了年号。
[[李金强]]说,随后,清廷在城内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在同志们的掩护下,赵声化装出城,并绕道[[澳门]]返回香港,易名宋王孙。数月后,在香港的黄兴、赵声收到孙中山从美洲寄来的一封信,提出在[[广东]]重新发动武装起义。黄兴回信,认为广东可再从省城下手,仍由新军作主力。不久,孙中山密电黄兴、赵声等去日本面商。
6月,在日本东京,赵声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相谈甚欢。1910年11月,同盟会在马来半岛槟榔屿秘密召开会议,制定1911年再在广州举事的计划。会议结束后,赵声第一个返回香港,设立机关,联系新军,组织“选锋队”(敢死队),确定计划步骤。
因黄花岗起义失败,赵声忧愤成疾,1911年5月18日病逝于香港,葬于香港茄菲公园附近的山巅。
==''' 专家评说'''==
  本栏目学术顾问、省社科院研究员[[王杰]]:
因事败抑郁成疾,赵声不久病逝于香港。出师未捷,悲人恸世。“大好头颅拼一掷,太空追攫国民魂”——永祈英年长伴英魂!
[[File:赵声4.jpg|缩略图|右|2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8300966306&di=aa0073131314ad40d30b391ef898a102&imgtype=0&src=http%3A%2F%2Fbbs.jsw.com.cn%2Fbbs%2Fdata%2Fattachment%2Fforum%2F201603%2F05%2F182041gw6gdvfu3yg9x9zr.jpg 原圖鏈接][http://bbs.jsw.com.cn/bbs/thread-2444151-1-1.html 来自镇江论坛]]]
==''' 人物访谈'''==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金强
李金强说,辛亥广州一役失败,赵声悲愤成疾,留医香港雅丽氏纪念医院。4月8日,病情加重,其症状为腹痛难忍,确诊为盲肠炎;17日,开刀手术,不久病情恶化。赵声自感身体不行,将[[陈英士]]等同志召于床前,勉励甚切,悲愤地说:“我负死难诸友矣,雪耻唯君等。”并连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声泪俱下,自后再不能说话。第二天下午一时与世长辞,时年30岁。
==''' 英年早逝'''== 
赵声去世后,同盟会南方支部将其遗体暂时安葬在[[香港茄菲公园]]附近的远山巅,墓前立碑上书“天香阁主人之墓”。章太炎传报国殇,“中外之士,识与不识,闻之皆为流涕”。黄兴、胡汉民代表同盟会作“告南洋同志书”,并致函孙中山,表达了对失去革命战友的苦痛心情。
只为纪念一个人而建的公园
==''' 灵柩运抵镇江'''==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追赠赵伯先为上将军。同年5月,又派赵声的弟弟[[赵念伯]]赴港,将烈士遗体护送回镇江,安葬于南郊[[竹林寺]]畔。
[[File:赵声故居6.jpg|缩略图|右|200px|[http://i1.sinaimg.cn/dy/cr/2011/0913/736879288.jpg 原圖鏈接][http://news.sina.com.cn/c/2011-09-13/064023145781.shtml 来自新浪网]]]
==''' 赵声故居'''== 
赵声故居为其太祖父留传,始建于19世纪中叶,占地923平方米,建筑面积735平方米。
由于年久失修,故居损毁较为严重,也存在安全隐患,2006年6月起镇江新区投入500多万元,按[[文物管理]]部门修缮如旧的要求对故居主体进行了修缮。如今,赵声故居已成为革命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 热点视频==<center>'''电影辛亥革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的动作场景'''==
<center>电影辛亥革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的动作场景</center>
<center>
{{#iDisplay:b0872wza54h |600|480|qq}}
</center>
==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軍政事件]]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