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維吉爾·湯姆森

增加 1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26703-004-1B951AF4.jpg|thumb |250px|有框|右|維吉爾·湯姆森[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Virgil-Thomson 照片來自britannica.com]]]
'''維吉爾·湯姆森'''( [[ 英語 ]] :'''Virgil Thomson''',1896年11月25日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於1989年9月30日去世,[[紐約]],[[ 紐約]] ),美國 [[ 作曲家 ]] ,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其前瞻性思想激發了新的思路在當代音樂家中。早年曾旅居 [[ 歐洲 ]] ,與一些新古典主義作曲家,以及法國「六人團」成員結識,並師從娜迪亞·布朗熱。後來他曾長期在《紐約先驅論壇報》從事音樂評論,並且創作了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劇《三幕劇中的四聖徒》和《我們大家的母親》等,還有曾獲得普利茲獎的電影配樂《路易斯安那故事》。作為樂評家,湯姆森為現代音樂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經常發表一些驚世駭俗的言論,例如攻擊西貝柳斯等。
[[湯姆森]]曾在 [[ 哈佛大學 ]] 和後來的 [[ 巴黎 ]] 與著名的音樂創作教師Nadia Boulanger一起學習。在那裡,他受到了20世紀早期法國作曲家的影響,尤其是那個被稱為的作曲家Les Six,其最傑出的成員是Darius Milhaud,Arthur Honegger和Francis Poulenc。湯姆森以各種風格寫作,包括格列高利聖歌,浸禮讚美詩的變奏曲和新古典主義,經常將傳統形式與現代技巧相結合,以精湛的工藝為標誌。對他影響最大的是Erik Satie,它在清晰,簡潔和幽默中得到了表達。
他的歌劇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三部法中的四聖徒(1928年)和“我們的母親”(1947年),後者以蘇珊·安東尼的生活為基礎,由湯姆森的密友格特魯德·斯坦(一位前衛的美國作家)吹噓。後來的歌劇是Lord Byron(1968),結合併統一了湯姆森的各種構圖風格。他的樂器包括兩首交響曲,幾首交響詩,以及大提琴和長笛的協奏曲(分別由1950年和1954年創作)。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