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艾倫·狄波頓

增加 5,4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h4 style="background:#0088dd; color:#ffffff; margin-top:0em; padding:10px 0;">艾倫·狄波頓</h4>
| 類型 =
| 圖片 = <img src="http://www.readit.hk/Uploads/Issue3/issue3_p.32.1-01.jpg" width="250" ><br> [http://www.readit.hk/default.php?cmd=columnsdetail&id=114 圖片來源readit]
| 圖片尺寸 = 250px
| 圖片簡介 =
| 性別 =
| 別名 =
| 外文名 = Alain de Botton
| 國籍 = [[瑞士]][[英國]]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69|12|20}}
| 出生地點 = [[瑞士]][[蘇黎士]]
| 逝世日期 =
| 逝世地點 =
| 墓地 =
| 職業 = 作家、小說家、電視節目主持、社會企業家
| 政黨 =
| 教育程度 = 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br>倫敦國王學院<br>哈佛大學
| 配偶 = {{Marriage|Charlotte de Botton|2003}}
| 兒女 = Saul de Botton, Samuel de Botton
| 父母 =
| 親屬 =
| 代表作品 = 《擁抱似水年華》、《身份的焦慮》、《幸福建築》
| 活躍時期 =
}}
'''艾倫·狄波頓''' FRSL(德語:Alain de Botton,1969年12月20日-),出生於瑞士、居住在英國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及製作人。他的著作及所製作的電視節目慣以哲學角度,詮釋與探討各種日常生活上所遇到的際遇。他出版的小說《愛情筆記》(1993)售出了兩百萬份拷貝。他的《擁抱似水年華》(1997)、《身份的焦慮》(2004)和《幸福建築》(2006)都創出了最暢銷書籍的佳績。
他於2008聯合創辦了人生學校,在2009年創立了生活建築。他在2015年被授予「叔本華獎「——墨爾本作家節的年度作家獎。
 
==早年==
狄波頓出生於,是傑奎琳(布爾戈爾)和吉爾伯特·狄波頓之子。其父吉爾伯特出生於埃及的亞歷山大,被埃及第二任總統納塞爾驅逐出境。吉爾伯特去瑞士生活和工作,在那裡他聯合創辦了一家投資公司「全球資產管理」,在1999年他的資產估值達2.34億英磅。狄波頓的瑞士母親是阿什克納齊,他是父親出自卡斯蒂利亞和萊昂的波頓城裡的一個塞法迪猶太人家庭。
 
狄波頓的祖上有一位亞伯拉罕·狄波頓。狄波頓的祖母是約蘭德·哈默。他有一個姐妹叫米爾,他們接受的是世俗養育。艾倫12歲之前一直生活在瑞士,被教著說法語和德語。
 
==學校教育==
他被送往牛津的一個叫龍學校的寄宿學校,在那裡英語成了他主要的語言。然後他在哈羅公學寄宿,據他自嚗當時他是個害羞的小孩。之後去了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攻讀歷史(1988-1991),既而在倫敦國王學院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1991-1992)。他在哈佛大學想攻讀法國哲學的博士學位,但因為要為大眾寫書作研究而放棄。
 
==寫作==
狄波頓的書寫類型涵蓋多種範圍。許多正面的書評表示,狄波頓的文筆使得文學、哲學及藝術等題材為更多讀者所接受。
 
負面的評價則表示狄波頓多在陳述淺顯的內容 ,華而不實、缺乏重點。
 
===虛構類作品===
狄波頓在 1993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愛情筆記》(Essays In Love),本書闡述陷入愛河與失戀的過程。2010年,本書被導演 Julian Kemp 改編為愛情喜劇 My Last Five Girlfriends。狄波頓給此書寫了本續集,發布於2016年,名字是《愛情課程》。
 
===非虛構類作品===
在1997年,他出版了他第一部非虛構類作品《擁抱似水年華》,此書取材於馬塞爾·普魯斯特的生活和工作內容。這本書在美國和英國兩地都是最暢銷書籍。
 
繼而他在2000年出版了《哲學的慰藉》。
 
==相關專案==
===人生學校===
人生學校是狄波頓於 2008 年開始執行的專案,旨在教導社會大眾如何充實人生。人生學校是一個文化事業,在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及墨爾本皆有設點。狄波頓在接受metkere.com 專訪當中提到:
人生學校的創立宗旨是要挑戰傳統學校並重新定義知識,打破知識的既有窠臼並貼近人們的生活。溫和一點的說法就是,它要傳授我認為一般大學應該教育人們的事情:皆由文化幫助人們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至於迷惘,以及當中的智慧。
 
===《藝術的慰藉》特展===
2014年,狄波頓接受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安大略美術館及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三所機構的邀請,以狄波頓的作品《藝術的慰藉》的內容為基礎策劃展覽。在荷蘭藝術家Irma Boom 的設計下,狄波頓與夥伴約翰·阿姆斯壯以在藝術品上粘貼便利貼的方式為其加入標題與註解的方式在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展出。
 
==出版品==
*1993《愛情筆記》(Essays In Love, also published as On Love: A Novel (2006))
*1994《愛上浪漫》(The Romantic Movement)
*1995《親吻與訴說》(Kiss and Tell)
*1997《擁抱似水年華》(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2000《哲學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
*2002《旅行的藝術》(The Art of Travel)
*2004《身份的焦慮》(Status Anxiety )
*2005《無聊的魅力》(On Seeing and Noticing )
*2006《幸福建築》(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 )
*2009《工作頌歌》(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
*2009《機場裡的小旅行:狄波頓第五航站日記》(A Week at the Airport)
*2010《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
*2012《宗教的慰藉》( Religion for Atheists: A Non-Believer's Guide to the Uses of Religion)
*2012《如何思考性這件事》(How to Think More About Sex)
*2013《藝術的慰藉》(Art as Therapy)
*2014《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The News: A User's Manual)
*2016《愛的進化論》(The Course of Love)
 
==視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UDcuxbHs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60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Alain de Botton: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br>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