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馬蘭部落

增加 7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enter>'''趣•書中田 阿美族馬蘭部落音樂劇'''<br><img src="https://event.culture.tw/userFiles/XCT/JpgFile/01/70063/70063_276_175.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event.culture.tw/XCT/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70063&request_locale=tw 圖片來自台灣戲曲中心]</small>
|}
'''馬蘭部落'''({{lang-ami|Falangaw}},或作{{lang|ami|Valangaw}}),又稱'''馬蘭社''',是位於[[臺灣]][[臺東縣]][[臺 %E5%85%A8%E5%9C%8B-356996950993542/ 說明], 東市]][[中心里|中心-{里}-]]的[[阿美族]]部落,於1887年-1892年間由頭目[[谷拉斯·馬亨亨]]建社。馬蘭部落中的男子每三年為一階層(kapot),各階層均有一獨特名稱,分別負責部落中的不同事務。部落建立時一度設有七個集會所,後均被裁撤而關閉,近年來族人已重建集會所,並計劃興建另一大型集會所以舉辦傳統祭典。
== 部落歷史 ==
馬蘭阿美族人的傳統祭儀深受漢人的民間信仰影響,清[[咸豐]]年間,漢人於馬蘭部落附近建立寶桑-{庄}-的聚落,與馬蘭部落族人常有往來,日治時期當地人家中即已有與漢人相仿的[[祖先牌位]],且[[元宵節]]為族人僅次於豐年祭的年節祭典,過去以歌舞隊演唱慶祝,近年則轉為宮廟式的遶境活動,並融入了部分阿美族傳統祭儀的元素。1960年代起,部落中建有慈惠堂等許多漢式的宮廟,並在信仰中融入阿美族傳統的元素,例如將某些漢人信仰的神明視為阿美族信仰中的特定神靈。近年來漢人民間信仰在馬蘭部落快速成長,使傳統祭儀漸趨沒落。另外,不同於其他阿美族部落,馬蘭阿美族人受[[基督宗教]]的影響較小,信教者也較少,1963年部落中才有馬蘭教會成立
== 參考文獻 ==
{{reflist}}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