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轿跑车

增加 4,16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轿跑车</big>''' |- |<center><img src=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轿跑车</big>'''
|-
|<center><img src=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06/6944f248e91e4e7e9c3706c3d845def4.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15046067_717573 来自 搜狐]</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轿跑车

'''驱动方式:'''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前轮驱动/四轮驱动
|}
'''轿跑车'''是指双门轿车,或者外观类似跑车的外型,但拥有轿车乘坐的舒适性。轿跑车亦具备一定程度的性能表现,但不像跑车般严格。轿跑车大多采用四人座的设计,普遍为双门设计,驱动方式多为FR(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不过也有FF(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和4WD(四轮驱动)的设计。虽然轿跑车原本的意思是指双门轿车,但实际上也可采用三门的设计。轿跑车是城市的新宠,轿跑车的外形不会像纯粹的跑车那样太过夸张和眩目,这完全符合高端人士对适度张扬性格的需要。因为对于高端人士来说,单独彰显个性不符合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而只有将个性与高品质结合起来,才能赢得他们的青睐。<ref>[https://www.pcauto.com.cn/jxwd/1356/13569295.html 轿跑是什么意思],太平洋汽车</ref>

==介绍==
轿跑车(Coupe)是特指一种封闭车身、流线形后背的双门双座轿车。它一般是普通轿车的跑车化变型车,外形与普通轿车极为相似。它与轿车的区别是双门而非4门,是双座而非4座~5座。它较重视驾驶者的舒适性及操纵性,车身较矮,外形线条流畅,底盘一般与普通轿车共用,发动机前置。由于双座轿车总重减少而后备功率相对提高,所以性能较好。

双座轿车在外型上的特点是客厢部分在三段比例中相对减小,显得车头与车尾部分加长了,形成了整体细长的型体,富有动感,轻快活泼。很多这类车型的顶盖后部、后窗和后行李厢连成一条曲线,形成只有车头与中部客厢两段的感觉,更显得轻巧。

==发展史==

在百年汽车发展史中,设计师始终在平衡一对天生的矛盾体:设计美感与实用性,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向美学做出妥协,造就了一批曾经的经典,比如上一代的大众甲壳虫轿车;在其它时间,性能和实用性占据上风,则有了 SUV的诞生、大功率后驱跑车的出现。对轿跑车而言,局促的驾乘空间总是短板,那令人销魂的下压尾部曲线,只会是后排乘客的噩梦;而对早期的SUV和轿车来说,加大车身尺寸是唯一能同时满足美感和实用性的方法,于是,被浪费掉的空间、无谓增加车身重量比比皆是。

==轿跑车形式==

可以在轿车基础上增添跑车元素,像丰田锐志、马6轿跑车、还有推出时极为震撼的奔驰CLS都属于这类;再者可以是骨子里就是一部跑车,但套上轿车的实用性元素,像四门跑车RX-8,玛莎拉蒂Quattroport等。

不论谁加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轿跑车的角色本身是矛盾的。一方面强调要善于奔跑、具有运动性,另一方面又不能丢掉轿车载人、实用的功能。

在车型设计本身,轿跑车的确占有优势。轿跑车为了突出它的运动化形象,往往车尾部分可以设计较三厢车(Saloon)短,更接近大众心目中“长车头、短车尾”的跑车形态。另外少了大尾厢的负累,设计师可以更加自由地增加尾翼、改变尾门倾角,而且像马6轿跑车、斯柯达欧雅这种大掀背式的尾门设计,还可以通过放倒后座椅来达到行李空间扩容的效果,实用性丝毫不比三厢车型差。

正是因为既有轿车之能耐,又有运动化的性格,轿跑车的国外定价一般都是高过三厢版的,

<center>
==20182019年度 十大最佳轿跑车==
{{#iDisplay: x0768fqesfg |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 500 社會科學類]]
[[Category: 470 製造總論]]
3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