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梅西安

增加 5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梅西安
| 圖像 = [[File:梅西安.jpg|缩略图|居中|[http://a2.att.hudong.com/74/60/01200000028365136324606415871_s.jpg 原图链接]]]}}
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年12月10日-1992年4月27日),[[法国]]作曲家、风琴家及鸟类学家,普遍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常融入复杂的节奏语言(他私下钟爱[[古希腊]]和[[印度音乐]]),并以“[[有限移调调式]]”(梅西安自他早期作品中提出的概念)铺陈出和声与旋律。梅西安身为一位天主教徒,曲作中常流露出他对信仰的虔诚。
'''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年12月10日-1992年4月27日),[[法国]][[作曲家]]、风琴家及鸟类学家,普遍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常融入复杂的节奏语言(他私下钟爱[[古希腊]]和[[印度音乐]]),并以“[[有限移调调式]]”(梅西安自他早期作品中提出的概念)铺陈出和声与旋律。梅西安身为一位天主教徒,曲作中常流露出他对信仰的虔诚。 他时常远行,因而在作品中融入了多样元素,例如 [[ 日本 ]] 音乐、犹他州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的风景以及圣方济各的生活等。梅西安曾形容,当他听见和音、尤其是根据他的音乐调式所谱出的和声时,会不由自主产生共鸣、联想到色彩(即所谓的联觉现象),进而将这些色彩结合、转化入旋律之中。有一段时间,他全心投入关于“全序列主义”参数化的实验,因此被后世认定是序列主义领域的革新先锋。他是首位在管弦乐曲中使用电子琴(即梅西安的[[马特诺电子琴]])的作曲家之一。==人物介绍==
法国人[[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身为“二战”前后的作曲家,也许是战后影响最大的作曲家。对宗教题材的巨大热情曾在西方现代文化中带起一股不小的热情。如果纵观梅西安一生的经历,就可以理解梅西安所有的音乐主题——宗教、大自然与爱情——从何而来。
==经历==梅西安为 [[ 诗人]][[塞西尔·索瓦日]](Cécile Sauvage)之子,出生在[[法国 ]] 阿维尼翁]] (Avignon), 在笃信 [[ 天主教 ]] 家庭出生的梅西安是一位虔诚的教徒。
梅西安是从德彪西的印象主义基础上起步的,他11岁就被父母送进 [[ 巴黎音乐学院 ]] 深造,当时德彪西刚刚去世。他崇拜德彪西,从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始,由此有一个较高的境界。《[[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是以吕利的法国音乐传统嫁接梅特林克的神秘主义的结果。毕业前,1928年他20岁时所作的《[[圣餐]]》,篇幅仅6分钟,是管风琴所表现的,一种越来越要向幽深的境界飘去的沉思默想。
圣餐的默想,篇幅变成12分钟,分为“[[十字架]]”、“[[罪恶]]”与“[[圣餐]]”三乐章,中间的“罪恶”表现灵魂坠入深渊,有一种不成熟的冲突,但结尾“圣餐”中的感恩却更显博大。同年,他担任巴黎三一教堂的管风琴师,任职达40年之久。
1940年,德国闪电般入侵[[法国]],法军在战场上迅速瓦解,梅西安就在败退的法军中,被德军俘虏,运载到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那里有一位喜爱音乐的管理员,认出了梅西安。这位叫布鲁尔的德国军官下令给梅西安准备纸笔和橡皮,并给他一间不受打扰的空房,让他可以继续创作。梅西安在被俘前,才刚写了一首曲子的标题“[[在时间尽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梅西安创作了闻名的《[[时间尽头四重奏]]》(《时间结束四重奏》)。1941年1月,德国冰天雪地,在一座战俘营中,300多名战俘与卫兵挤在一起,聆听台上四位演奏者演奏他们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四位演奏者中,一位弹 [[ 钢琴 ]] 、一位拉 [[ 小提琴 ]] 、一位拉 [[ 大提琴 ]] ,还有一位吹 [[ 单簧管 ]] 。他们用的乐器都是在战俘营里找来凑合的。弹钢琴的正是梅西安,而所演奏的作品,就是他在战俘营里写的《时间尽头四重奏》。日后他追忆说:“从未有人如此全神贯注地聆听我的音乐,如此心领神会。”
98,9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