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土水

增加 14,630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Infobox person | honorific_prefix = | name = 黃土水<br/><small>''N̂g Thóo-Suí''<small> | honorific_suffix = | imag…”

{{Infobox person
| honorific_prefix =
| name = 黃土水<br/><small>''N̂g Thóo-Suí''<small>
| honorific_suffix =
| image =File:黃土水相片.jpg
| image_size = 250px
| alt =
| caption = 少年時期黃土水
| native_name =
| native_name_lang =
| birth_name =
| birth_date = 1895年7月3日
| birth_place = {{TWN-JPN}}臺北[[艋舺]]
| disappeared_date =
| disappeared_place =
| disappeared_status =
| death_date = 1930年12月21日(35歲)
| death_place = {{JPN-EMP}}[[東京府]][[東京市]][[西巢鴨]]町[[池袋]]
| death_cause = [[腹膜炎]]
| body_discovered =
| resting_place =
| resting_place_coordinates =
| monuments =
| residence =
| nationality =
| other_names =
| ethnicity = [[臺灣人]]
| citizenship =
| education =
| alma_mater =
| occupation = [[雕刻家]]
| years_active =
| employer =
| organization =
| agent =
| known_for =
| notable_works =
| style =
| ancestor =
| influences = [[高村光雲]]、朝倉文夫
| influenced =
| language = [[臺灣話]]、[[日語]]
| educate = [[大稻埕公學校]]<br/>[[東京美術學校 (舊制)|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br/>[[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
{{Taiwanese
| tablewidth = 300
| image =
| width = 200
| hanji = 黃土水
| tsuin = ㄏㄨㄤˊ ㄊㄨˇ ㄕㄨㄟˇ
| holo = N̂g Thóo-Suí
| haka =
| nederlands =
| spainish =
| kana = こうどすい
| english =
| portugues =
}}
'''黃土水'''({{bd|1895年|7月3日|1930年|12月21日|catIdx=H}}),是一位[[本籍]]臺北[[艋舺]]的[[雕刻家]]。
[[File:黃土水 1.gif|250px|thumb|黃土水]]

==生平==

=== 早年生活 ===
1895年7月3日,黃土水出生於艋舺[[祖師廟後街]]的一個[[貧窮|貧寒]]家庭;他的[[父親]]黃能是一位[[人力車]]的[[木工]]修理師傅,[[母親]]名叫黃施素;當時,他的大[[哥]]先已[[夭折]],他的二哥已經八歲。

1906年,他進入[[艋舺公學校]]就讀;11月8日,他的父親[[去世]]。

1907年,他隨母親投靠住在[[大稻埕]]繼承父業的二哥黃順來,並轉入[[太平公學校]]就讀。

1912年,他自太平公學校[[畢業]],並考上[[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簡稱「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ref name=":0">{{Cite web|url=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html/ca-675a.htm|title=675.1895-1930.黃土水. 年表|accessdate=2017-06-03|date=2007-05-04|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504205733/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html/ca-675a.htm|archivedate=2007-05-04}}</ref>

他自幼年即對於位在大稻埕的傳統宗教用品店十分熟悉。<ref name=":1">{{Cite news|url=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9724|title=黃土水|author=|date=2017-06-03|work=|newspaper=archive.is|accessdate=2017-06-03|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70603055647/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9724|archivedate=2017-06-03}}</ref><ref>{{Cite web|url=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html/ca-675.htm|title=675.1895-1930.黃土水.簡介|accessdate=2017-06-03|date=2006-06-24|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624014653/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html/ca-675.htm|archivedate=2006-06-24}}</ref>

=== 創作生涯 ===
1915年3月,他自國語學校畢業,並隨後於太平公學校就任[[訓導]]一職;同年,他在總督府民政長官[[內田嘉吉]]及國語學校[[校長]]隈本繁吉等人選拔推薦下獲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頒贈[[獎學金|獎助金]] ,並藉由作品《李鐵拐》通過審查免試進入[[東京美術學校 (舊制)|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木雕部,跟隨[[高村光雲]]研習[[木雕]];當時,他寓居於[[小石川]]町高砂寮[[宿舍]]。<ref name=":0" />

1918年(或1917年),他返回臺灣探視母親病情,並於不久後為母親辦理[[喪事]]。

1919年,他開始創作《甘露水》。

1920,他以作品《山童吹笛》入選第二回[[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成為第一位作品入選帝展的[[臺灣人|臺籍人士]]。

1921年,他自東京美術學校本科畢業,並獲准免試進入同校研究科成為「實技研究生」繼續深造<ref name=":1" />;他就讀於塑造科並師從{{Link-ja|朝倉文夫|朝倉文夫}};同年,他以《甘露水》入選第三回帝展。<ref>{{Cite journal|title=黃土水『甘露水』大理石雕做為二戰前一則有關臺灣崛起的寓言:觀摩、互文視角下的一個閱讀|author=羊文漪|url=http://cart.ntua.edu.tw/upload/vercatalog/ver.014/ver.01404.pdf|journal=書畫藝術學刊|issue=十四|doi=|others=|year=|volume=|page=57-88|pmid=|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70603055520/http://cart.ntua.edu.tw/upload/vercatalog/ver.014/ver.01404.pdf|archivedate=2017-06-03}}</ref><ref>{{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7714CgAAQBAJ&pg=PA129&lpg=PA129&dq=%E9%BB%83%E5%9C%9F%E6%B0%B4?&source=bl&ots=2TxKzADpxU&sig=Pe_uHilZj6m4U4wCGGWZT4ac528&hl=zh-TW&sa=X&ved=0ahUKEwiiw_q3gaHUAhVFqJQKHYA7Cf04WhDoAQhSMAk#v=onepage&q=%E9%BB%83%E5%9C%9F%E6%B0%B4?&f=false|title=帝國的眼睛: 林惺嶽藝術評論及學術文集|last=林惺嶽|first=|date=2015-08-03|publisher=典藏藝術家庭|year=|isbn=9789866049927|location=|pages=|language=zh-TW|chapter=}}</ref>

1922年3月,他在研究科畢業後返鄉,並設臨時[[工作室]]於[[親族]]位在艋舺之米舖廠房,以鑽研[[水牛]]之形態;10月,他以《擺姿態的女人》入選第四回帝展;10月30日,他完成受[[昭憲皇太后]]及攝政宮委託製作之《帝雉》、《華鹿》,並將之獻與[[宮內省]]。<ref name=":0" />

1923年4月,他在[[東京]]雕刻《三歲童子》,並由總督府將之獻與[[裕仁皇太子]];4月23日,該作品被運回臺灣於博物館展示;4月26日,他獲裕仁皇太子召見;6月30日,他與[[石川欽一郎]]、富永信篤、戶田庸三等[[藝術家]]在[[銀座]]籌辦聯展;7月,帝展參選作品《水牛牧童》開始創作;9月,[[東京大地震]]發生,帝展取消舉辦,他的工作場所也[[火災|被燒毀]],他隨後決定將《水牛牧童》[[義賣]]賑災;同年,他與廖秋桂[[結婚]],隨後兩人一同前往[[日本]]定居;他在[[池袋]]設立個人工作室兼住家。

1924年6月,他返回臺灣探視二哥病情,並繼續製作《水牛牧童》;7月初,二哥逝世;9月,他返回日本;10月,他以《郊外》入選第五回帝展。<ref>{{Cite journal|title=邁向近代雕塑的路程─黃土水於日本早期學習歷程與創作發展|author=鈴木惠可|url=http://sun.noonspace.com/w28NoonSpace/juming/MsgInfo/%E9%82%81%E5%90%91%E8%BF%91%E4%BB%A3%E9%9B%95%E5%A1%91%E7%9A%84%E8%B7%AF%E7%A8%8B%E2%94%80%E9%BB%83%E5%9C%9F%E6%B0%B4%E6%96%BC%E6%97%A5%E6%9C%AC%E6%97%A9%E6%9C%9F%E5%AD%B8%E7%BF%92%E6%AD%B7%E7%A8%8B%E8%88%87%E5%89%B5%E4%BD%9C%E7%99%BC%E5%B1%95.pdf|journal=雕塑研究|issue=十四|doi=|others=|year=2015|volume=|page=87-132|pmid=|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70603055320/http://sun.noonspace.com/w28NoonSpace/juming/MsgInfo/%E9%82%81%E5%90%91%E8%BF%91%E4%BB%A3%E9%9B%95%E5%A1%91%E7%9A%84%E8%B7%AF%E7%A8%8B%E2%94%80%E9%BB%83%E5%9C%9F%E6%B0%B4%E6%96%BC%E6%97%A5%E6%9C%AC%E6%97%A9%E6%9C%9F%E5%AD%B8%E7%BF%92%E6%AD%B7%E7%A8%8B%E8%88%87%E5%89%B5%E4%BD%9C%E7%99%BC%E5%B1%95.pdf|archivedate=2017-06-03}}</ref>

1925年[[春]],[[陳植棋]]、[[陳澄波]]提議在日本籌組「春日會」,但遭他反對;同年,他將以[[侄子]]為[[模特兒]]創作的塑像作品《小孩》送入帝展,但未得入選;隨後,郭春秧、[[黃純青]]、[[林熊徵]]等[[仕紳]]發起「黃土水後援會」,呼籲社會高層人士向其訂製肖像雕塑以支持其[[創作]]與[[生活]]。<ref name=":1" />

1926年10月,他完成[[新年]]動物作品[[青銅]][[兔]][[雕塑]]50件,並交由[[臺灣日日新報]]報社代售;12月初,完成櫻木素木[[描金]]作品《釋迦出山》,該作品隨後[[安座]]於[[艋舺龍山寺]]。 

此間,他替多位仕紳製作[[胸像]]。

1927年7月,他完成總督[[川村竹治]]的雕像;10月,他完成新年[[龍]]銅雕作品,交由臺灣日日新報報社代售;10月12日,他返回臺灣;11月5日至6日,他的個展於臺北博物館舉行,展出作品共10餘件;11月26日至27日,他的個展於[[基隆公會堂]]舉行。

1928年2月至9月,他替[[久邇宮邦彥王|久邇宮邦彥親王]]夫婦塑像;5月15日,他獻贈銅雕作品《臺灣雙槳船》與總督[[上山滿之進]];8月20日,他前往日本;9月5日,[[臺北州]]有關[[當局]]決定以其所製水牛像作秋御大禮獻禮;9月13日,他返回臺灣;10月22日,他攜帶臺北州御大典作品《歸途》水牛塑像返回東京,以呈獻天皇登基賀禮;同年,他開始製作《志保田鉎吉校長像》。

1930年,他完成巨型作品《水牛群像》;隨後,他因[[盲腸炎]]併發腹膜炎於12月21日[[逝世]]。<ref name=":0" /><ref name=":1" />

=== 身後 ===
1930年12月22日,他的遺體被送至火葬場[[火化]],親友再將[[骨灰]]送回其位於池袋之住處;張秋海、[[郭柏川]]、陳承藩、何德來、[[李梅樹]]等人與其[[親族]]共同為其舉行相關[[儀式]]。<ref name=":0" />

1931年,親友等人為其於臺北[[東門町 (臺北市)|東門町]][[東和禪寺|曹洞宗別院]]舉行[[追思会|追悼會]],隨後將其遺骨葬於[[三橋町]]墓地;5月9日及10日,親族及[[友人]]為其於臺北舉行遺作展,現場展出作品共七十九件。

1932年10月30日,《志保田鉎吉校長像》立於[[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

1937年2月2日,為其舉行遺作捐贈奉告祭,並將《[[水牛群像]]》陳列於[[臺北公會堂]]。<ref>{{Cite news|url=http://www.frontier.org.tw/people/person16.html|title=黃土水|date=2017-06-03|newspaper=archive.is|accessdate=2017-06-03|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70603055650/http://www.frontier.org.tw/people/person16.html|archivedate=2017-06-03}}</ref><ref>{{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NaU3MwAACAAJ&dq=%E5%A4%A7%E5%9C%B0%EF%BC%8C%E7%89%A7%E6%AD%8C%EF%BC%8E%E9%BB%83%E5%9C%9F%E6%B0%B4&hl=zh-TW&sa=X&ved=0ahUKEwiWk-XnnaHUAhXGH5QKHaJUBBAQ6AEIJDAA|title=大地.牧歌.黃土水|last=(美術)|first=李欽賢|date=1999|publisher=雄獅|year=|isbn=|location=|pages=|language=zh|chapter=}}</ref>

[[1980年代臺灣|1980年代]]後期,他的作品在[[臺灣本土化]]風潮中大受歡迎。<ref>{{Citation|last=Taiwanenes|title=【台灣百年人物誌】雕刻家黃土水|date=2007-08-27|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v2cHrpACg|accessdate=2017-06-03}}</ref><ref>{{Cite news|url=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Book/1666_1895-1930%E9%BB%83%E5%9C%9F%E6%B0%B4%28p.011-p.018%29.pdf|title=01 Tu-Shui Huang p.08+09|date=2017-06-03|newspaper=archive.is|accessdate=2017-06-03|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70603061239/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Book/1666_1895-1930%E9%BB%83%E5%9C%9F%E6%B0%B4(p.011-p.018).pdf|archivedate=2017-06-03}}</ref>

==知名作品==
[[File:黃土水〈水牛群像〉國美館複製品.jpg|thumb|300px|位於[[國立台灣美術館]]的〈水牛群像〉[[玻璃纖維]]複製品]]
*'''山童吹笛'''(1918)
:石膏像,入選1920年第二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為臺灣藝術家首次入選日本最高權威美術展之例。原作下落不明。
*'''甘露水'''(1919)
:大理石雕像,入選1921年第三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原藏於[[台灣省議會]],之後下落不明。
*'''女孩胸像'''(1920)
:大理石雕像,黃土水致贈母校大稻埕公學校(現[[台北市立太平國民小學]])典藏。
*'''擺姿勢的女人'''(1922)
:入選1922年第四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原作下落不明。
*'''帝雉、華鹿'''(1922)
:獻日本宮內省(現宮內廳)典藏。
*'''郊外'''(1924)
:入選1924年第五屆帝國美術院展覽會。原作下落不明。
*'''南國的風情'''(1927)
:入選第一屆東京聖德太子美術奉讚展覽。原作下落不明。
*'''釋迦出山'''(1927)
:受[[魏清德]]委託製作給[[艋舺龍山寺]]<ref name="藝林之美">{{cite book |author=蔡文怡|title=《藝林之美》|date=1983|publisher=中央日報出版部|location=台灣|language=zh-tw|isbn=}}</ref>。原作木雕像毀於1945年[[台北大空襲]]中,後由幸存之石膏原模進行翻鑄,分別典藏於台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艋舺龍山寺]]、[[台南開元寺]]、黃土水家屬。1997年,北美館又再度翻鑄五座,被外界質疑館方是否翻製過多。
*'''久邇宮邦彥親王夫婦像'''(1928)
:獻[[久邇宮]]典藏。
*'''[[水牛群像]]'''(1930)
:[[石膏]][[浮雕]],黃土水生平最後大作,亦為最為知名之經典作,列為[[中華民國國寶|國寶]]。原作嵌於[[台北中山堂]]後廳壁上,並存三件原模複製作,藏於台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立台灣美術館]],玻璃纖維製)、[[台北市立美術館]](青銅製)、[[高雄市立美術館]](青銅製)。

==參考==
{{reflist}}

== 參見 ==
* [[謝里法]]
* [[吳開芽]]
{{Wikiquote}}

== 連結 ==
* [https://archive.is/20170603055213/http://theme.ntmofa.gov.tw/scl/02/work-001a.asp?pid=38&pid1=5 黃土水《釋迦出山》 - ‧園區雕塑教學資源網‧]
* [https://archive.is/20170603054644/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tw/huangtushui/huangtushui.htm 黃土水]
{{台灣日治時期藝術家}}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藝術家|H黃]]
[[Category:台灣雕刻家|H黃]]
[[Category:東京藝術大學校友]]
[[Category:閩南裔臺灣人|黃]]
[[Category:萬華人]]
[[Category:黄姓]]
4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