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4
次編輯
變更
荷李活華庭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荷李活華庭'''<br><img src="https://www.hkhs.com/imagecache/ty…”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荷李活華庭'''<br><img src="https://www.hkhs.com/imagecache/type/housing_archive/uid/53/size/780x468/Hollywood%20Terrace%E8%8D%B7%E6%9D%8E%E6%B4%BB%E8%8F%AF%E5%BA%AD_9702_20190823165542.JPG?vid=5"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hkhs.com/tc/housing_archive/id/53 圖片來自hkhs]</small>
|}
'''荷李活華庭'''({{lang-en|'''Hollywood Terrace'''}}),是[[香港島]]位於內地段8732號及內地段850號A地段的兩個不同地段之上,即上環[[荷李活道]]123號與[[皇后大道中]]268號之間,為[[香港房屋協會]]轄下最後一個的[[市區改善計劃]]的[[屋苑]]。落成後的單位與私人樓宇一樣,可以透過自由市場公開發售,並無任何申請資格和轉讓限制。屋苑總建築面積達41,430平方米,由本港著名建築師,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的合夥人[[嚴迅奇]]從1987年開始設計,[[金門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後來兩者均被政府委任設計及承建[[香港特區政府總部|政府總部]]。荷李活華庭原訂於九十年代初落成,惟政府收樓時遇到嚴重業權衝突,複雜的土木工程訴訟延亦糾纏數年,歷十二載後於1999年終告落成,其後並獲得2003年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及2001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住宅==
物業分為A,B兩座,樓高35層,共提供550個[[建築面積]]由755呎至975呎的單位<ref>{{Cite web |url=http://www.hkhs.com/chi/business/41.asp?contentid=1&estid=41 |title=香港房屋協會 - 屋邨概覧網頁 |access-date=2011-07-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12110826/http://www.hkhs.com/chi/business/41.asp?contentid=1&estid=41 |archive-date=2012-06-12 |dead-url=yes }}</ref>。設有住客會所及提供24小時的[[物業管理]]和保安服務。住宅外立面簡潔俐落,外牆瓷磚、金屬、玻璃等物料令舊區平添一份時尚氣息。而樓宇每層設有有利自然通風的對流窗,但同時也保持住戶私隱。樓宇從[[皇后大道中]]退後,以減低對城市的壓迫感,並以6層高的平台去維持街道的尺度及節奏感。同時平台內的商店也能延續了荷李活道上的街舖的特式傳統。
==銷售==
1999年11月,房協以平均呎價3,783元推售荷李活華庭首批64個單位。由於呎價較同區新盤及二手物業分別低逾百分之十五及百分之五,也較[[銀行]][[估價]]的4,400元還低。結果錄得5,480個認購申請,超額認購84.6倍,創當時繼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超額倍數新高。最後經過加推,550個單位一日內全部售罄。
香港[[房屋局]]前副局長[[鍾麗幗]]與[[孩子]]曾經以[[聯名戶口]]抽中乙個「荷李活華庭」單位,並且在不足一個月之內,[[樓花]]期內[[炒樓|摸出轉手]],淨賺[[利潤]]500,000港元,引來「佳話」。
==公共空間==
荷李活華庭為一個在高密度市區的重建項目,位處在舊區中相差23米的陡峭山坡之上,其設計承擔著為城市提供上山公眾通道及綠化公共空間的任務,設計中由一系列綠化空間,休憩場地,花園組成,並以天橋,樓梯,電梯等連接,組成一條全天候公眾通道,並與住宅大樓入口及電梯大堂等分隔,但卻能相互呼應,以保持大樓的私隱空間,而各項的公眾設施也為荷李活華庭帶來這些公眾設施5倍的額外樓面面積。
唯該公共空間的電梯停用12年,市民要爬160級樓梯才能抵達。空間使用率偏低,平均兩小時僅7訪客。附近居民指過去10年未見升降機開動,來回荷里活道及皇后大道中,只能走百多級樓梯或繞經鄰街斜坡,亦有居民以為該處是屋苑平台,從未進內休息,得知是公眾休憩空間時感驚訝,指上環缺乏休憩地方,應增設指示牌。<ref>{{Cite web |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21/18942588 |title=休憩空間逼人行160級樓梯 《蘋果日報》 2014-11-21 |accessdate=2015-05-17 |archive-date=2015-05-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03123728/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21/18942588 |dead-url=no }}</ref>
==鄰近==
* [[禧利街]]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center>'''荷李活華庭'''<br><img src="https://www.hkhs.com/imagecache/type/housing_archive/uid/53/size/780x468/Hollywood%20Terrace%E8%8D%B7%E6%9D%8E%E6%B4%BB%E8%8F%AF%E5%BA%AD_9702_20190823165542.JPG?vid=5"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hkhs.com/tc/housing_archive/id/53 圖片來自hkhs]</small>
|}
'''荷李活華庭'''({{lang-en|'''Hollywood Terrace'''}}),是[[香港島]]位於內地段8732號及內地段850號A地段的兩個不同地段之上,即上環[[荷李活道]]123號與[[皇后大道中]]268號之間,為[[香港房屋協會]]轄下最後一個的[[市區改善計劃]]的[[屋苑]]。落成後的單位與私人樓宇一樣,可以透過自由市場公開發售,並無任何申請資格和轉讓限制。屋苑總建築面積達41,430平方米,由本港著名建築師, [[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的合夥人[[嚴迅奇]]從1987年開始設計,[[金門建築]]有限公司承建。後來兩者均被政府委任設計及承建[[香港特區政府總部|政府總部]]。荷李活華庭原訂於九十年代初落成,惟政府收樓時遇到嚴重業權衝突,複雜的土木工程訴訟延亦糾纏數年,歷十二載後於1999年終告落成,其後並獲得2003年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及2001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住宅==
物業分為A,B兩座,樓高35層,共提供550個[[建築面積]]由755呎至975呎的單位<ref>{{Cite web |url=http://www.hkhs.com/chi/business/41.asp?contentid=1&estid=41 |title=香港房屋協會 - 屋邨概覧網頁 |access-date=2011-07-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12110826/http://www.hkhs.com/chi/business/41.asp?contentid=1&estid=41 |archive-date=2012-06-12 |dead-url=yes }}</ref>。設有住客會所及提供24小時的[[物業管理]]和保安服務。住宅外立面簡潔俐落,外牆瓷磚、金屬、玻璃等物料令舊區平添一份時尚氣息。而樓宇每層設有有利自然通風的對流窗,但同時也保持住戶私隱。樓宇從[[皇后大道中]]退後,以減低對城市的壓迫感,並以6層高的平台去維持街道的尺度及節奏感。同時平台內的商店也能延續了荷李活道上的街舖的特式傳統。
==銷售==
1999年11月,房協以平均呎價3,783元推售荷李活華庭首批64個單位。由於呎價較同區新盤及二手物業分別低逾百分之十五及百分之五,也較[[銀行]][[估價]]的4,400元還低。結果錄得5,480個認購申請,超額認購84.6倍,創當時繼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超額倍數新高。最後經過加推,550個單位一日內全部售罄。
香港[[房屋局]]前副局長[[鍾麗幗]]與[[孩子]]曾經以[[聯名戶口]]抽中乙個「荷李活華庭」單位,並且在不足一個月之內,[[樓花]]期內[[炒樓|摸出轉手]],淨賺[[利潤]]500,000港元,引來「佳話」。
==公共空間==
荷李活華庭為一個在高密度市區的重建項目,位處在舊區中相差23米的陡峭山坡之上,其設計承擔著為城市提供上山公眾通道及綠化公共空間的任務,設計中由一系列綠化空間,休憩場地,花園組成,並以天橋,樓梯,電梯等連接,組成一條全天候公眾通道,並與住宅大樓入口及電梯大堂等分隔,但卻能相互呼應,以保持大樓的私隱空間,而各項的公眾設施也為荷李活華庭帶來這些公眾設施5倍的額外樓面面積。
唯該公共空間的電梯停用12年,市民要爬160級樓梯才能抵達。空間使用率偏低,平均兩小時僅7訪客。附近居民指過去10年未見升降機開動,來回荷里活道及皇后大道中,只能走百多級樓梯或繞經鄰街斜坡,亦有居民以為該處是屋苑平台,從未進內休息,得知是公眾休憩空間時感驚訝,指上環缺乏休憩地方,應增設指示牌。<ref>{{Cite web |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21/18942588 |title=休憩空間逼人行160級樓梯 《蘋果日報》 2014-11-21 |accessdate=2015-05-17 |archive-date=2015-05-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503123728/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21/18942588 |dead-url=no }}</ref>
==鄰近==
* [[禧利街]]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