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春砂仁

增加 8,40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春砂仁</big> ''' |- | [[File:U=21783487,325673305&fm=224&gp=0.jpg|缩略图|居中|[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qnong.com.cn%2Fuploadfile%2F2019%2F0131%2F20190131100238203.jpg&refer=http%3A%2F%2Fwww.qnong.com.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1734876&t=37737de81c037daed5996221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6%98%A5%E7%A0%82%E4%BB%81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春砂仁 |}  =='''春砂仁'''== 春砂仁,广东省[[阳春]]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春砂仁浑身是宝,花、果、根、茎、叶均可入药。《中药大辞典》载:“砂仁生产广东、广西等地……以阳春砂仁质量为优。”《中国药学大辞典》载:“阳春砂仁饱满坚实,气味芬烈……其他砂仁则干缩扁薄, 气味俱弱。”特别是《本草纲目》上也载有:“姜科植物春砂仁,性温味辛,功用行气调味,和胃醒脾,主治胸脘胀满,胃果食滞,噎膈呕吐等症。”对阳春砂仁推崇之至。一直以来阳春人推陈出新,以春砂仁为原料, 先后推出了“春砂酒”、“春砂白酒”、“春砂红酒”等系列,近年又开发了“春砂蜜”、“春砂蜜饯”和“砂仁茶”等地方特色产品,远销各地。  2005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春砂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 春砂仁  产地名称 广东省阳春市 品质特点 饱满结实,气味芬烈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第107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05年12月28日 =='''产品特点'''== 果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密生刺状突起;果皮薄而软,果实表面呈棕褐色,种子富含挥发油;具有“饱满结实、气味芬烈、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品质特征;春砂仁味辛、性温, 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化湿消滞,止痛安胎的功效。 =='''产地环境'''==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11°16′27″—112°09′22″,北纬21°50′36″—22°41′01″。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近似长方形;境内四周群山环抱,山峰起伏连绵;漠阳江从北向南纵贯境内, 构成以漠阳江流域为中心的狭长低洼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境内自然景观秀丽,奇峰幽洞星罗棋布。阳春,就是“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阳春市现已被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阳春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由于全境群山环抱、四面环山,风速小,风害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平均日照2000h,平均无霜期342天,年积温6500—8000 年均降雨量1800—2200毫米,相对湿度75%—90%。阳春市全境以[[赤红壤]]为主。土壤疏松、湿润、肥沃,表面有机质含量大。阳春是广东省著名农业大县,也是广东省林业生态县之一。工业污染少,大气、土壤和水源均没有受到工业“三废”污染, 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十分有利于春砂仁的生长。因此,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非常适宜春砂仁的生长。砂仁,列入姜科,豆蔻属,是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植物。  =='''历史渊源'''== 春砂仁作为阳春市的地方特色产品,历史悠久,是著名“四大南药”之一,春砂仁以其独特的优良品质使其在医药市场上享有盛誉。春砂仁在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应用历史,原为野生,产于阳春县,唐代已有记载。 隋末唐初甄权的《药性论》,宋代刘韩、马志等人的《开宝本草》,元朝陈仁山的《药物出产辩》等书籍对春砂仁均有记载。陈仁山《药物出产辩》称砂仁“产广东阳春为最,以蟠龙山为第一”。可见,春砂仁是阳春的道地药材, 且历代封建王朝均将其列为贡品。 春砂仁在解放前种植面积一直不是很大。据民国邹鲁《广东通志》记载:阳春砂仁年产千余斤,大半输出境外。 解放后,地方政府致力阳春砂仁的发展,把种植砂仁作为山区农民致富门路之一。1949年,全县砂仁种植面积3169亩,总产干果2.7吨,平均亩产0.8公斤。  =='''生产情况'''== 2003年,阳春市春砂仁面积发展到63000亩,投产面积44100亩,总产干果441吨,平均亩产10公斤。有2.1万户10万人从事春砂仁种植。  =='''产品荣誉'''== 2004年阳春市被国家授予“中国春砂仁之乡”称号。 2005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春砂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质量技术要求'''== =='''(一)立地条件'''== 选择海拔500米以下、坡度30度以下的山窝或山坡地,有杂木林作荫蔽,土壤疏松、肥沃,表土为黑沙壤土,底土为黄泥土。 =='''(二)育苗技术规程'''== =='''种子繁殖'''==(1)选种。选择果粒大,种子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留作种用,每亩育苗地选用鲜果5至6千克。 (2)播种期。随采随播。最好于当年8月底至9月初播种。 (3)播种方法。采用点播法,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3至17厘米开沟,沟深1至1.5厘米,株距5至7厘米点播1至2粒种子。播种后撒上细碎火烧土及薄草,待幼苗出土时揭开。每亩播种湿籽0.6至0.8千克(相当于鲜果5至6千克)。 (4)抚育管理。遮荫:开始出苗时在荫棚架上加覆盖物,荫蔽度60%至70%。 间苗、匀苗:当苗长出3至5厘米时,间苗、匀苗,株间相隔5至7厘米。 施肥:分别在幼苗长有4至5片和8至10片叶时施肥。 当苗高30厘米以上时即可定植。 =='''分株苗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分生能力强、无病虫害、穗大果多的母株作种。从中挑选株高0.6米、叶5至10片,具1至2条新萌发、带有鲜红嫩芽的[[匍匐]]茎苗作为繁殖材料。 =='''(三)栽培技术规程'''== 于春季3至5月,秋季8至10月阴雨天,将种苗的匍匐茎向下或水平放置,使新生匍匐茎顶端露出土面,用松土覆盖。老根茎覆盖土6至9厘米,基部压实,穴面略低于地面。每亩栽种1000至1500株。植后淋水并以落叶覆盖穴面。 ==('''四)田间管理'''== 种植1至2年后,荫蔽度为70%至80%;进入开花结实期,荫蔽度50%至60%;保水力差或缺水源的地段,荫蔽度保持70%左右。缺苗时应及时补苗。收果后要进行适当修剪,除割枯、弱、病残苗外,每平方米生长密度保持40至50株。 人工辅助授粉: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其结实率。 =='''(五)采收与加工'''== 1. 采收季节:在每年的8月上旬至中旬。 2. 鲜果制成干果方法:有焙干法和晒干法。 (六)质量特色 == '''外观性状'''==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至2厘米,直径1至1.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竭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结集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 每瓣有种子5至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毫米;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内在质量'''== 挥发油含量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ⅩD法测定。本品以干燥品计算,春砂仁果实含挥发油含量不得低于3.0毫升/克。 =='''专用标志使用'''== 春砂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阳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ref>[https://www.sohu.com/a/282159474_100052497春砂仁],搜狐网, 2016-05-30</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25,2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