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文化大學

移除 3,23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中國文化大學</p>
|-
|<center><img src="https://supload.newtalkwikimedia.tworg/albumwikipedia/newszh/197thumb/5c42951ab07f19/95/PCCU_LOGO.svg/200px-PCCU_LOGO.jpgsvg.png"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newtalkzh.twwikipedia.org/news/view/2019-01-19wiki/196749 %E4%B8%AD%E5%9C%8B%E6%96%87%E5%8C%96%E5%A4%A7%E5%AD%B8 圖片來 自Newtalk新聞自維百科]</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 中國文化大學基本資料</p>
|-
|<small>
<br>
'''老校名''' [[遠東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 [[中國文化學院]] [[ 中國文化大學]]<br>
'''校训''' 質樸堅毅<br>
'''创建时间'''
1962年3月1日<br>
==沿革==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創辦人'''<br>
<th width="5%">姓名
'''
<th width="30%">備註
'''
 
<th colspan="2">創辦人
'''
 
[[張其昀]]<br>
創辦人為史地學家及教育家,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早年是[[南高史地學派]]和[[學衡派]]的重要成員;嗣後於[[國立中央大學]]任教時爲[[國風社]]的靈魂人物之一,為現代[[儒學]]和[[中國文化]]復興運動的先驅。文大因此被視為[[學衡]]、[[國風]]精神的載體,也克承了[[南雍]]辦學宏旨。
<br>
'''董事會成員'''<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董事會組織架構為:[[董事長]]1人,[[董事]]10人,監察人1人,及公益監察人1人。第18屆董事,106年4月7日至110年4月6日
</p>
 
<th width="20%">姓名
'''
<th width="5%">備註
'''
 
<th colspan="2">董事長
'''
 
空缺<br>
原[[董事長]][[張鏡湖]]辭世
<br>
 
<th colspan="2">董事
'''
 
李興才<br>
 
<br>
 
金榮華<br>
 
<br>
 
張海燕<br>
 
<br>
 
[[尹衍樑]]<br>
 
<br>
 
林國賢<br>
 
<br>
 
李傳洪<br>
 
<br>
 
彭誠浩<br>
 
<br>
 
蔡政文<br>
 
<br>
 
袁興夏<br>
 
<br>
 
張冠群<br>
 
<br>
 
<th colspan="2">監察人
'''
 
李伸一<br>
 
<br>
 
<th colspan="2">公益監察人
'''
 
蔡鴻斌<br>
 
<br>
==歷任校長==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任次'''
姓名'''
任期'''
前職'''
後職'''
備註
'''
 
改制前
<br>
[[郭榮趙]]
<br>
約民國64年
<br>
 
<br>
 
<br>
中國文化學院時期
<br>
 
改制前<br>
[[潘維和]]<br>
-<br>
-<br>
-<br>
中國文化學院時期
<br>
 
<th colspan="6">改制後-校長
'''
 
1<br>
潘維和<br>
-<br>
-<br>
-<br>
改制大學首任校長
<br>
 
2<br>
[[鄭嘉武]]<br>
-<br>
-<br>
-<br>
-
<br>
 
3<br>
[[林彩梅]]<br>
1993/8/2~2003/4/29<br>
-<br>
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院長<br>
自行請辭
<br>
 
3(代理)<br>
陳純一<br>
2003/4/29~2003年<br>
-<br>
-<br>
-
<br>
 
4<br>
[[李天任]]<br>
2003年~2006年<br>
-<br>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br>
-
<br>
 
5<br>
李天任<br>
2006年~2009年<br>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br>
-<br>
-
<br>
 
5(代理)<br>
楊泰順<br>
2009/07/31- 2010/02/01<br>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br>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br>
曾擔任臺灣省議會第十屆議員
<br>
 
6<br>
[[吳萬益]]<br>
2010/02/01-2013/02/01<br>
國立成功大學<br/>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所長<br>
中國文化大學代理校長<br>
-
<br>
 
6(代理)<br>
吳萬益<br>
2013/02/01-2013/08/01<br>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br/><small>(2010/02-2013/02)</small><br>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特聘教授<br>
-
<br>
 
7<br>
[[李天任]]<br>
2013/08/01-2018/02/01<br>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br/><small>(2003/08-2009/07)</small><br/>文大校友總會第三屆理事長<br/><small>(2003/08-迄今)</small><br>
[[華梵大學]]校長<br>
<td rowspan="3">參見[[2018年中國文化大學校長遴選事件]]
<br>
 
7(代理)<br>
[[王淑音]]<br>
2018/02/06-2018/11/27<br>
兼任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br/><small><small></small></small><br>
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br>
 
8<br>
[[徐興慶]]<br>
2018/11/28-迄今<br>
兼任中國文化大學<br/>外國語文學院院長<br/>與日本語文學系教授<br>
 
<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br/>
</p>
'''源流'''<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梁啟超]]先生於1921年擬在[[天津]]辦一大學,定名為「中國文化學院」,並約地理學者[[張其昀]]往任助教。此校後因經費無著而未辦成,但張其昀將此知遇之恩銘記於心,希望能完成梁啟超之遺志,因而在學校草創時命名為「中國文化學院」。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