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文瑞

增加 1,04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高文瑞 Ko Bun-sui</p>
|-
|<center><img src="https://3.blog.xuite.net/3/4/f/f/238219009/blog_3338214/txt/94774233/0.jpg" width="280"> </center>
<small>[https://blog.xuite.net/wu20130902/wu20130902/94774233 圖片來自隨意窩]</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 臺南縣]] 第1任[[ 縣長]]</p>
|-
|<small>
'''任期''' 1951年6月1日-1957年6月2日<br>
'''前任''' 無(官派為[[薛人仰]])<br>
''' 任''' [[胡龍寶]]<br>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臺南州]][[北門郡]][[佳 街]]街長</p>
|-
|<small>
'''任期''' 1933年12月20日-1941年<br>
'''前任''' 無(佳 街升格)<br>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 料</p>
|-
|<small>
'''出生''' 1894年7月3日 [[清治臺灣]][[臺南府]][[嘉義縣]]漚汪保<br>
'''逝世''' 1977年5月5日(1977歲-05-05)(82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高雄市]]<br>
''' 籍''' [[中華民國]]<br>'''政 ''' [[中國國民黨]]<br>
'''配偶''' [[林氏咲]]<br>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學   歷</p>
|-
|<small>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20px; list-style-position:noneoutside;">
<li><b style="margin-right:20px;"></b>[[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br/>(1916年)</li>
</ul>
</small>
|-
!<p style="background: #2b2b7a; color: #FFFFFF; margin:5px auto; padding:10px 0;”>經   歷</p>
|-
|<small>
<ul style="line-height:30px; margin-left:020px; list-style-position:noneoutside;"><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臺灣製藥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佳 荖藤組合長</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佳 里庄 裡莊 農事改良組合長</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嘉南大圳實行小組合聯合會長</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臺南州農會佳 里庄 裡莊 代表</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任命為佳 里庄 裡莊 助役<br/>(1924年)</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任命為佳 里庄 裡莊 長<br/>(1928年)</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佳 街街長<br/>(1933年)</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臺南州農產物販賣利用組合監事</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慈惠會長</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農事改良組合長</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蕭壟信用組合監事</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臺南縣[[北門家政學校]]校長</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臺南縣[[北門農校]]校長</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臺南縣[[北門中學]]校長</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臺南縣[[曾文區]]區長</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臺南縣]]第1屆[[縣長]]<br/b>(1951年6月1日-1954年6月2日)</b></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臺南縣]]第2屆[[縣長]]<br/b>(1954年6月2日-1957年6月2日)</b></li><li><b style="margin-right:20px5px;"></b>[[天仁工商]]校長</li>
</ul>
</small>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1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 [[ 高文瑞 (1894 ]](生1894 年7月3日-1977年5月5日 歿 ),字逸貞。[[日治時期]]曾取名高本晃瑞。[[台南縣]][[將軍鄉]](今[[臺南市]]將軍區)漚汪人。 台南地區政界及教育界人士,日治時期曾任[[佳 街]]街長,戰後擔任第一任及第二任[[台灣]][[台南縣縣長]],在台南縣地方派系上屬「海派」。</p>
</div>
==早年生平==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高文瑞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7月3日出生。父系祖先祖籍中國[[山東]][[渤海]],明末隨延平郡王來臺,定居將軍。父親高瑞雲(1856-1917)務農為業,為漚汪地方重要領袖,日治時期曾出任漚汪堡區長。高瑞雲娶了四個老婆,母高李詠為後港望族,與高瑞雲生下[[高文瑞]]、[[高清分]](曾任漚汪 庄庄 莊莊 助役、將軍信用組合長、[[將軍 ]]長等職)二子。</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高文瑞於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3月自蕭壠公學校畢業,進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大正]]五年(1916年)從台灣總督府國語 學校畢業。</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畢業後高文瑞曾歷任[[學甲公學校]]及蕭壠公學校[[訓導]],後升為教喻。曾出任臺灣製藥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專務董事)。</p>
</div>
==地方公職==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大正十三年(1924年)高文瑞出任[[佳 里庄裡莊]]助役(相當於副鄉長),同時被任命為 協議會副議長。</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昭和]]三年(1928年)任佳 里庄 裡莊 長,昭和八年(1933年)佳 里庄 裡莊 升格為[[佳 街]]時,高文瑞出任首任街長。除擔任街長外,也同時擔任 里庄 裡莊 農事改良組合長、[[嘉南大圳]]實行小組聯合會長、臺南州農會佳 里庄 裡莊 代表等職。</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昭和十一年(1936年),高文瑞與高清分、高文旦等人「呈奉上峰許可」(日本政府同意),取得[[漚汪文衡殿]]募款許可證明,總計「募 金1萬2000圓」,然後合「廟產3000圓」,於翌年(1937年)梅月(農曆四月)動工,至昭和十三年(1938年)花月(農曆二月)峻工落成。</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吳新榮]]在1930年代的日記中,將高文瑞視為佳 地方政治的「舊派=元老派=街長派(文瑞派)」。與吳新榮代表的「新派=青年派=[[鹽分地帶]]派(新榮派)」對立。然而由於「街長派」陣營是以日本人協議會員的「元老」和官選議員為核心,在佳 街協議會上人數超過「青年派」且精於實務,因此吳新榮等「青年派」在街協 議會中,只能順應「街長派」的意見。也使吳新榮迅速對街協議會失去熱誠。</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昭和十六年(1941年)10月,高文瑞申請改日本名「高本晃瑞」。同年,高文瑞辭職佳 街長。在戰後國民黨豢養的《[[中華日報]]》稱辭 職理由是「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那時地方正遭水患,日吏不恤民命,橫徵暴斂,先生據理反映,建議減輕稅賦,解決民困,因與日吏衝突,憤而辭職」。</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辭職後高文瑞「退隱田莊,以讀歷代聖賢及諸子百家書籍,並精研[[三民主義]],奠定報效祖國根基,民族意識與高超志節,表露無遺。」 </p>
</div>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戰後初期'''<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戰後高文瑞曾任[[北門家政學校]]及[[北門農校]]校長,並參與創辦[[北門中學]],出任首任校長。1950年出任台南縣(包括今雲嘉南)[[曾文區]](原日治時期[[曾文郡]])區長,也奠定其在北門區、曾文區的政界及教育界基礎。</p>
'''臺南縣長時期'''<br>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1年,高文瑞出馬角逐[[第一屆民選臺南縣長選舉]],獲臺南地方派系「海派」包括參議會議長[[陳華宗]]、工業矩子龔聯禎等人的支持, 而且有臺南縣出身的[[吳三連]]、[[黃朝琴]]大力聲援。在4月15日選舉中,以106,631票,50.08%得票率擊敗臺南縣政府財政科長[[高錦德]]([[高育仁]]之父)、縣參議會主任秘書[[蔡愛仁]] ([[蔡愛智]]長兄)等強敵當選臺南縣長,6月1日就職。</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在日治時期與其對立的吳新榮也在選舉中表態支持高文瑞。</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4年4月的[[第二屆臺南縣長選舉]]中,高文瑞面對[[青年黨]]的[[黃千里]](六甲鄉出身,時任 北市工務局長)挑戰,黃千里以結合[[新營]]、[[新化]]、[[新豐]]、[[善化]]對抗「北門派」為號召。最後高文瑞以129,668票,56.00%得票率,擊敗連任。1957年卸任。</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第二期縣長任內,發生縣府福利社出納林清藤捲款公款四十七萬元潛逃的事件,導致全縣三千多名公教人員的油鹽實務代金沒有著落。[[林清藤]]最終被捕判刑,雖然該事情與高文瑞並無關連,但高文瑞仍被批「用人不當」。</p>
</div>
==卸任後==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高文瑞卸任後,遷出縣長官舍住在新營鎮(今[[新營區]])。後因[[天仁工商]]校長吳石山校長逝世,高文瑞於1960年出任天仁工商校長, 直到1975年8月退休卸任。遷居於[[高雄]]。</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77年5月5日下午三時,高文瑞因病逝世於高雄寓所。5月28日上午九時移靈高雄市[[鼓山區]][[明誠中學]]後面廣場設奠,九時三十分家祭、 十時十分起公祭後安葬。</p>
</div>
==家庭==
</ul>
</div>
 
==公職==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77%;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6px;"
|-
| colspan="3" style="background-color: #eaecf0;"|<b>中華民國政府職務</b>
|-
| colspan="3"|<b><img alt="Tainan County Emblem.svg" src="//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2/Tainan_County_Emblem.svg/20px-Tainan_County_Emblem.svg.png" decoding="async" width="20" height="15" srcset="//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2/Tainan_County_Emblem.svg/30px-Tainan_County_Emblem.svg.png 1.5x, //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2/Tainan_County_Emblem.svg/40px-Tainan_County_Emblem.svg.png 2x" data-file-width="228" data-file-height="175">台南縣政府</b>
|-
| 民選首任 || 台南縣縣長<br>第一、二屆<br>1951年6月1日-1957年6月2日 ||繼任:<br>[[胡龍寶]]
|-
|}
 
 
 
==參考資料==
{{reflist}}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