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第九交响曲

增加 9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第九交响曲
| 圖像 = [[File:第九交响曲.jpg|缩略图|center|<small>[https://pediainside.com/images/a/a3/%E7%AC%AC%E4%B9%9D%E4%BA%A4%E5%93%8D%E6%9B%B2.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13922182_210193 圖片來自搜狐]</small>]]
| 圖像說明 = 第九交响曲
| 生日 =
'''第九交响曲'''(Beethoven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br></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d小调第九交响曲(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作品第125号),是德国作曲家 [[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 在1819至1824年间创作的一部大型四乐章交响曲。因其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 [[ 约翰·克里斯托弗 ]] · [[ 弗里德里希·冯·席勒 ]] 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后来成为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这部交响曲被公认为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其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ref>[http://www.sohu.com/a/213922182_210193 今晚 |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你一起拂去一切愁思,迎接新年!],搜狐,2017-12-31</ref>
== 基本信息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另外,封面的完整致词为:“为席勒的《欢乐颂》 谱写的由四重唱与四部分合唱组成的大型交响曲,谨向普鲁士国王 腓特烈·威廉三世殿下 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op.125”<ref>[https://www.xzbu.com/1/view-241339.htm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行知部落</ref>
== 乐曲欣赏 ==
'''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
== 乐章梳理 ==
''' 第一乐章'''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乐曲开始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
''' 第二乐章'''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板,但是贝多芬仔细研究了早期交响曲中的精髓,因为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早期音乐中,小步舞曲放在第二或者第三乐章没有确立下来,而贝多芬巧妙利用这一点,因为在痛苦斗争之后,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指明方向,需要采用极活泼的快板来保持乐曲的活力,所以需要一个较为庞大的谐谑曲,同时也表明斗争尚未停止。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D大调三声中部具有奥地利民歌的特点,后半段出色的对位展现了贝多芬的技巧。仔细品味,大家不难发现,到了乐章最后,旋律重新开始急促起来,隐约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气氛。
''' 第三乐章'''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倒是慢板乐章了,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在前两个乐章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面之后,第三乐章似乎是大战中短暂的平息。
''' 第四乐章'''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是整部作品的精髓,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 --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今《d小调第九交响曲》被公认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说欢乐颂是贝多芬交响乐的颠峰之作,更因为整部作品仿佛是贝多芬一生与其命运的一部斗争史。乐曲的第一、第二乐章均采用小调,表现了贝多芬早年的命运多舛,痛苦与绝望一直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但他一直坚持着,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慢慢地,痛苦转为宁静(第三乐章),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得到了真正的永恒的最终的欢乐(第四乐章)。斗争,一直充斥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尤其是《d小调第九交响曲》,更能给在痛苦与绝望汹涌的风浪中挣扎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希望。
''' 富尔特文格勒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目前公认的最佳版本为威尔海勒姆 富尔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拜罗伊特节庆管弦乐团及合唱团的版本,入选《留声机》百大唱片、日本名盘三百和《企鹅唱片指南》评鉴三星带花。并于1997年被EMI公司收录进入20世纪伟大录音系列(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
6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