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亨利·摩爾

增加 11 位元組, 3 年前
調整排板
1948 年,獲威尼斯國際雕刻獎。從此,他的雕塑聲譽蜚聲海內外。<ref>{{Cite Web|url=https://gallerix.asia/pedia/sculpture--henry-moore|title=亨利·摩尔(Henry Moore):英国雕塑家,传记|website=gallerix.asia|accessdate=2021-04-11}}</ref>
 
由于承接了众多的大尺寸委托创作,摩尔在晚年相当富有。不过,摩尔仍保持简朴的生活。他的大部分财富都由[[亨利·摩尔基金会]]继承,用于支持艺术教育和推广。
==雕塑的特色==
亨利·摩爾的創作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有機形體的探索;一個是對雕塑空間的孔洞探索 :
一, ''' 有機形體的探索 '''<br/>年輕時,他很崇拜現代派雕塑家 [[ 布朗庫西 ]] [[ 畢卡索 ]] 等人,他曾追求構成主義的思考方式,及對超現實主義的潛意識發生興趣。他從觀察自然界有機形體,如甲殼、骨骼、石塊、樹根等 中領悟空間、形態的虛實關係的影響等等,使作品儘量符合自然的法則。<ref>{{Cite Web|url=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sculpture-wt/moore/moore.htm|title=二十世紀抽象主義|website=視覺素食學習網|accessdate=2021-04-11}}</ref>
他說:「大自然中即存在不對稱法則,被海浪沖洗得平滑的卵石,顯示了石頭損耗和磨蝕的不對稱的法則。」「樹的關節一個個有力而又自然地把樹幹從一個方向擰向另一個方向,它們是理想的木雕。」
二, ''' 空洞空間的探索 '''<br/>
他同時從原始藝術中不斷汲取,他說:「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生氣勃勃的活力。這是人民對生活的直接感受的再現。」所以在創作中他首先追求物體的質感,保留材料本來的美質。他要求一件雕刻作品像一塊「有生命」的石頭或樹幹,而不要求它們完全像一個有生命的人。
带空洞、斜倚的人物造型是最典型的摩尔的雕塑样式, 这种造型被认为是他受到[[1925年]]在[[巴黎]]看到的一个名叫"{{lang|en|Chac Mool}}"的[[托尔特克]]-[[玛雅文化|玛雅]]雕塑的启发发展而来的。摩尔早期作品上的空洞通常采用比较传统的形式,如弯曲的手臂状与主体相连。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主体躯干上的空洞,因此造成主体凹凸或弯曲的外形。同时期的[[芭芭拉·赫普沃斯]]的作品也发展了类似的风格, 她最初也是受到摩尔作品的影响。
 
由于承接了众多的大尺寸委托创作,摩尔在晚年相当富有。不过,摩尔仍保持简朴的生活。他的大部分财富都由[[亨利·摩尔基金会]]继承,用于支持艺术教育和推广。
==視像==
13,3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