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增加 4,28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big> ''' |- | File:午前2.web…”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big> '''

|-
| [[ File:午前2.webp.jpg5.jpg|缩略图 |居中|220px|[https://p3.ssl.qhimgs1.com/sdr/400__/t01ac4399c999b2654d.jpg 原图链接]
[http://www.serengeseba.com/w/%E6%BB%A1%E6%B1%9F%E7%BA%A2%E8%B1%AB%E7%AB%A0%E6%BB%95%E7%8E%8B%E9%98%81%E5%90%B4%E6%BD%9C/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创作年代: 南宋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吴潜]]

|}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是南宋后期官员,诗人吴潜的诗。<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d8889414498d.aspx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 古诗文网</ref>

[[吴潜]]是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词风激昂凄劲,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压抑的悲愤。"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满江红·送李御带珙》)是他壮志未酬的自我写照。吴潜也能诗,多为纪游、即事之作,有的也抒发"丈夫勋业在安边"(《送曾阿宜往戍》的抗敌抱负。诗较平衍,佳作不多。<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66564533546221307.html 塞下曲古诗卢纶 ] 金果6333;发布时间;2019-10-27 </ref>
==诗词正文==
{{Cquote|<插遍门前杨柳。

又是清明时候。

岁月不饶人,

鬓影星星知否。

知否。

知否。

且尽一杯春酒。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诗词名句网>}}
==作者简介==
[[File:午前2.webp.jpg|thumb|150px|有框|左|[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fd14ae44075e0d4.webp 原图链接][https://www.360kuai.com/pc/9a8ae07b483b2bf94?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 图片来源]]]
[[吴潜]](1195年-1262年) 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后期官员,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ref>[https://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5%90%B4%E6%BD%9C 《吴潜简介》 ] 古诗文网</ref>。。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吴潜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度被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景定三年(1262年),为贾似道党羽下毒害死,享年六十八岁。德佑元年(1275年),获得平反,次年追赠少师。

吴潜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淳佑九年(1249年)十二月,吴潜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开始参与朝中最高机务。 理宗召对,吴潜表明了治理国家的殷切希望:"国家不可能无弊,就象人不可能无病一样。现在国家的问题,连庸臣也会被警醒。希望陛下真诚重用元老,视之为医师,集思广益,使我等臣辈能有机会施展牛溲马勃(药名)一样的微薄力量,以此方不辱您的知人之用。"

吴潜墓位于南安东田镇湖尾山坡谷。墓丘坐北向南,前面对仙洞山。墓区有三个平台,最上面的是墓冢。墓前无碑,只有一香炉,上有"吴"字。底下一级平台上有左右对称的两块石碑,正面书"吴府",反面"宋状元宰相"。原墓文革时被毁,1985年,吴氏后人在原址上重修此墓<ref>[https://www.360kuai.com/pc/9a8ae07b483b2bf94?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 吴潜是怎么死的?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1-01-02 22:45 </ref>。
==视频==
<center>'''吴潜《南柯子》'''</center>
<center>
{{#iDisplay:g3023gy2t01|780|460|qq}}
</center>.
<center>'''朝廷对于宁波的水治也是格外上心 对宁波影响最大的就是吴潜'''</center>
<center>
{{#iDisplay:c31363f38qh|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