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8
次編輯
變更
大学才子派
,無編輯摘要
《[[哈姆雷特]]》大大突破了复仇悲剧的局限,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理想和时代的精神。
另一类是所谓情欲悲剧,如[[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 《 [[ 帖木儿大帝 ]] 》 (1588?)、《 [[ 科利奥兰纳斯 ]] 》(1601),[[琼森]]的《西亚努斯的覆灭》(1603),[[查普曼]]的《布西.德.昂布瓦的复仇》(1610)等。情欲悲剧反映了当时流行的认为人的气质欲望决定命运的观点。
同情欲悲剧常常结合着的是所谓恶行悲剧,它们深刻地揭露了野心家的罪恶,也揭露了嫉妒、自负、邪恶所带来的灾难。
== '''评价''' ==
[[马洛]]是一位戏剧天才,23岁便写出了第一部作品《帖木儿 大帝 》 <ref>[http://www.docin.com/p-712984998.html 从“帖木儿现象”谈起]. 豆丁网 [2016-8-12]</ref> ,立刻轰动了整个英国文坛。《帖木儿 大帝 》是一部英雄剧,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却又野心勃勃的征服者形象,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精神。
剧中的帖木儿和马洛本人一样,是个热情的自由思想者。
'''代表人物'''
大学才子派中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约翰·李利]](1554-1606)。李利曾先后在 [[ 牛津大学 ]] 和 [[ 剑桥大学 ]] 受过教育,他的祖父是当时被英国许多学校列为拉丁文教材的《拉丁语法》一书的编纂者。
莎士比亚就读文法学校时,就曾学过这本教材。李利受家庭的影响,立志献身文学事业。他在文坛上的地位是由其创作的喜剧奠定的,如《昂迪米思》、《班比妈妈》、《 [[ 亚历山大 ]] 和 [[ 坎巴丝帕 ]] 》等。李利的喜剧对莎士比亚的影响很大,据考证,莎士比亚的喜剧中有50多处借用李利的作品。
如果说马洛是莎士比亚在悲剧创作方面的先驱,那么李利则是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的楷模了。
'''评价'''
与基德同年的[[罗伯特·格林]](1558-1592),也曾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在"大学才子"中,格林是唯一避开沉重悲壮的主题,而倾心于浪漫与幽默情调的,这体现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尤其是最为有名的喜剧《老奶奶的故事》,正是这一剧中把浪漫主义与幽默因素相结合的倾向,对莎士比亚创作《仲夏夜之梦》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