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鄞州区

增加 23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鄞州区''',[[宁波市]]辖区。位于[[浙江省]] <ref>[https://www.sohu.com/a/203030529_100029691 浙江省介绍] ,搜狐,2017-11-08</ref> 东部,宁波市区南端,依宁波中心城区东、南、西三面。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8′-121°54′、北纬29°37′-29°57′。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东西向最大长度74千米,南北最大宽度32.3千米,总面积1380.5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327.04平方千米,象山港水域面积53.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3.96万人(2009年末)。
全区辖7个[[街道]]、17个镇、1个乡:下应街道、钟公庙街道、石碶街道、梅墟街道、首南街道、中河街道、潘火街道、瞻岐镇、咸祥镇、塘溪镇、东钱湖镇、东吴镇、五乡镇、邱隘镇、云龙镇、横溪镇、姜山镇、高桥镇、横街镇、集士港镇、古林镇、洞桥镇、鄞江镇、章水镇、龙观乡(其中:梅墟街道委托宁波国家高新区管理,东钱湖镇委托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管理)。区[[政府]]驻首南街道惠风东路568号。
==历史沿革==
约在[[原始社会]]末期,至迟在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夏、商时代属“东夷”地。春秋时属越国。[[战国]]中期属楚国 <ref>[https://www.sohu.com/a/130884266_357065 作为春秋最后的霸主国家,越国为何不属于战国七雄] ,搜狐,2017-03-30</ref>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句读音为勾)三县,均属会稽郡辖。鄞县的区域包括今宁波的海曙区和今鄞县西南境及奉化、象山一带,县治设在今奉化白杜。鄮县的区域包括今宁波江东区和今鄞县东乡、北仑区及舟山群岛,县治设在宝幢附近的鄮山同谷,即今五乡镇同岙村,旧称鄮廓。句章县包括今市区江北和今鄞县北乡及西乡、旧时慈溪、余姚一带地方,县治设在今慈城附近的乍山城山渡。
[[西汉]]初期,鄞、鄮、句章等县先属刘贾的荆国,后属刘濞的吴国。公元前154年,吴地削藩,鄞县复属会稽郡。[[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把鄮县改为海治县,把鄞县改为谨县,仍属会稽郡。东汉建武(25-56年)初年,废谨县名,复改为鄞县。秦汉两代,鄞县归会稽郡所辖,县治在白杜,其县境兼有今宁波城区、鄞县、奉化及宁海象山部分之地,重心在今奉化。[[东晋]]时浙东孙恩起义,起义军攻破句章县城城山渡(今慈城南郊)。隆安五年(401年),刘裕在鄞江桥修筑句章新县城,叫小溪镇(今鄞江镇)。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会稽郡为吴州,设吴州总管府。废鄞县、鄮县、余姚县,而把鄞、鄮、余姚、句章之地总称为句章县。这个句章县区域极大,相当于如今宁波、舟山两大市,地方志上称为&ldquo;大句章&rdquo;。县治仍在小溪镇。
251,8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