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沂南县

增加 38,80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沂南县</big> ''' |- | File:沂南县1.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沂南县</big> '''
|-
| [[File:沂南县1.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6/20170815162848-1347690612_png_713_912_1203072.jpg/0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110285.htm?fromTitle=%E6%B2%82%E5%8D%97%E5%8E%BF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沂南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鲁中地区,东邻莒县,西接蒙阴,南邻市区。

沂南古属琅琊阳都,是诸葛亮、颜真卿的出生地和祖居地。境内文物古迹、人文景观众多,汉代古迹有近百处,素有“齐鲁敦煌”之美誉;史载:“阳都,临沂之上游,英贤辈出,烟水之胜,轶于江南”。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主政权诞生在沂南,陈毅、徐向前、罗荣桓、粟裕等都曾在沂南战斗和工作过。 [1]

沂南县总面积1719平方公里,山地、平原、丘陵各占1/3[2]。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特色产业百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3]

快速导航
关系表
中文名
沂南县
外文名
YINAN
别名
阳都
地区生产总值
220.56亿元(2019年)[4]
下辖地区
大庄镇、孙祖镇、岸堤镇
电话区号
0539
面积
1719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97万(2019年)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临沂市
政府驻地
界湖镇
邮政编码
276300
展开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人口民族
4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水文
土壤
气候
5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水资源
地热资源
6交通
7经济概况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8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旅游邮电
教体科卫
城市建设
安全生产
社会保障
9名优特产
10风景名胜
11著名人物
历史人物
政界人物
教育名人
1历史沿革编辑
夏(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今沂南地属东夷。

沂南政区图
沂南政区图
商(公元前16世纪~前1046年),今沂南地属人方。

周(公元前1046~前221年),西周时期,今境西部属鲁国,东部属莒国。春秋时期,部分地域为阳国。战国时期,楚灭莒、鲁后,今境交替为楚、齐所有。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今境东部属秦国,西部仍属齐国。

秦(公元前221~前207年),今境属琅琊郡莒县。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今境大部地域属兖州城阳国:南为阳都县,北为东安县,东北部属莒县,西北部属卢县(“卢”一作“虑”)。此外,南石门乡全境及双堠、青驼两乡镇西部属兖州泰山郡华县,今境南部和东部少数地域属徐州的琅琊郡、东海郡:大王庄乡南部、蒲汪乡大部属新山县,葛沟乡南部属魏其县,青驼、高里、砖埠3个乡镇的南部属临沂县,葛沟乡西南部属开阳。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沂南县诛葛亮</big> '''
|-
| [[File:沂南县2.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71107/2a444f448e85483fbe1c5129f338a4de.jpeg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6%B2%82%E5%8D%97%E5%8E%BF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东汉(公元25~220年),今境大部地域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为阳都、东安、莒县、开阳、临沂等县地,少数地域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西北部属盖县,西南部属费国(侯国,县级)。

三国·魏(220~265年),今境大部属徐州:南为琅琊国阳都县、临沂县地,北属东莞郡东安县;东部湖头、大王庄、蒲汪一带属青州城阳郡莒县;西南部属兖州泰山郡费县、华县。

晋朝及十六国(265~420年),西晋,今境大部属徐州琅琊国:今境中心地区为阳都、东安两县地,南部少数地区属华县、费县、临沂县。东北部属青州城阳郡莒县。自327年始,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政区设置均沿用西晋制度。

南北朝(420~581年),南朝刘宋时,今境分属徐州东安郡发干县、东莞郡莒县、琅琊郡费县。北魏时,435年属东徐州东安郡发干县,东莞郡莒县,北徐州琅琊郡即丘县、临沂县、费县。大部地区为发干县地。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东徐州改称南青州。今境大部地区于534年后属东魏南青州东莞郡,572年后属北齐南青州东安郡。

隋(581~618年),开皇三年(583年)废郡设州,今境分属莒州东莞县、莒县和沂州临沂县、费县。开皇四年(584年),东莞县改称东安县。开皇十六年(596年),东安县改称沂水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现境属琅琊郡的沂水、临沂、莒县、费县。

唐(618~907年),武德四年(621年),置沂州,今境南部属之,分隶临沂、费县。次年,今境中心地区属莒州:大部属沂水县,东部属莒县。贞观八年(634年),撤销莒州,沂水县改属沂州(琅琊郡),东部随莒县改属密州(高密郡)。沂州、密州均属河南道。至德(756~758)年间废道,今境属兖海观察使沂州。

五代(907~960年),政区建置基本上沿袭唐制。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今境均属沂州,为沂水等县地。

北宋(960~1127年),属京东东路。大半属沂州:今境中心地区属沂水县,南部属临沂县、费县。东部属密州莒县。

南宋(1127~1279年),1128年起,今境属金山东东路莒州(大部属沂水县,东部属莒县)和沂州(青驼一带属临沂县、费县)。1130年,金立刘豫为齐帝,今境属齐。1137年,刘豫被废,今沂南地仍属金。1218年,红袄军一部的首领李全投南宋。次年,李全攻下青、莒等州,今境属南宋的京东路。宋宝庆三年(1227年),李全降蒙古,今境属元。

元(1206~1368年),1227年始,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沂水县、莒县和沂州临沂县、费县:今境大半属沂水县,东部属莒县,南部属临沂县,青驼镇西部属费县。

明(1368~1644年),洪武元年(1368年),今境分属山东行中书省青州府莒州和济宁府沂州:大半属莒州沂水县,东部直属莒州,今青驼镇东部及高里乡直属沂州,青驼镇西部属沂州费县。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行中书省改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沂州于洪武五年(1372年)改属济南府,洪武七年(1374年)改属青州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至明末属兖州府。

清(1644~1911年),清初,今境分属山东省青州府莒州和兖州府沂州。雍正二年(1724年),沂州升为直隶州。雍正八年(1730年)莒州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沂州升为府,并设附郭兰山县,莒州及所领沂水、日照、蒙阴3县归沂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削莒州所领3县。至此,今境大半地域属沂水县,今东张家哨、湖头、大王庄、蒲汪4乡的全境及苏村镇的杨家官庄、姚家官庄,库沟乡的蔡家洼,辛集乡的高家屯、李家屯,葛沟乡的黄家屯属莒州,高里乡全境及葛沟、砖埠、青驼、双堠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属兰山县,青驼镇西部属费县。

中华民国(1912~1949年),民国元年(1912年),行政区划沿袭清末旧制。1913年,废府、州,沿用道制,今境属岱南道的沂水、莒县、兰山、费县。是年,兰山县改称临沂县。1914年,岱南道改称济宁道。1925年,今境属琅琊道。1928年裁道,各县直属山东省。1936年,各县属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分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沂水、莒县、临沂及第十五行政督察区费县。1947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沂水、莒县、临沂、费县。1948年,今沂南全境解放。

1938年,中共中央派干部来山东,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1939~1949年,今境各地曾先后分别隶属于沂南、沂中(后改称沂水)、临沂、临费沂边联县(后改称沂临边联)、蒙阴、费东、沂东、莒县、莒中、莒临边联等10县。以下只介绍沂南县的建置沿革:1939年10月,建立中共南沂蒙县委。12月,建立南沂蒙联防办事处(相当于县政府)。1940年3月,南沂蒙联防办事处改称沂南行署,直属山东分局。1941年2月,属沂蒙专区。1942年6月,属鲁中区行政联合办事处。1945年7月,属鲁中行署。8月,山东省战工会改称山东省政府。1948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第二专署。1949年3月,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建国初,属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署。1950年5月,属沂水专区。1953年8月,隶属临沂专区。1958年11月撤销,1961年8月再置。县政府驻地界湖镇。1994年12月17日,临沂撤地设市,属临沂市。1997年12月26日,撤销双堠乡,设立双堠镇。

概况
概况
2000年12月29日,撤销独树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界湖镇;撤销河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大庄镇;撤销高里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青驼镇;撤销中高湖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岸堤镇;撤销南石门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双堠镇;撤销代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孙祖镇;撤销库沟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辛集镇;撤销大王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蒲汪镇;撤销东张家哨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湖头镇;撤销鲁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铜井镇;撤销朱家里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依汶乡(鲁政函民字[2000]91号)。即沂南县由15个镇、13个乡调整为15个镇、2个乡:界湖镇(独树乡)、岸堤镇(中高湖乡)、青驼镇(高里乡)、张庄镇、大庄镇(河阳乡)、葛沟镇、湖头镇(东张家哨乡)、辛集镇(库沟乡)、蒲汪镇(大王庄乡)、依汶乡(朱家里庄乡)、马牧池乡、杨家坡镇、双堠镇(南石门乡)、孙祖镇(代庄乡)、苏村镇、铜井镇(鲁家庄乡)、砖埠镇。(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2002年3月2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沂南县撤销依汶乡,设立依汶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行政区划编辑
截至2012年底,沂南县辖13个镇、1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大庄镇、孙祖镇、岸堤镇、双堠镇、青驼镇、张庄镇、砖埠镇、辛集镇、蒲汪镇、湖头镇、苏村镇、铜井镇、依汶镇、马牧池乡、沂南经济开发区。[6]共有572个行政村。

3人口民族编辑
截至2008年,沂南县辖15个镇、13个乡。总人口90万人沂南县共有少数民族群众2143人,涉及23个民族,两个民族村。

沂南在图中位置
沂南在图中位置

4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沂南县县境南北最大纵距47千米,东西最大横距54千米,总面积1774平方千米,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

地形地貌
沂南县位于沂蒙山区中部,蒙山东北边缘,属鲁东南低山丘陵区。地貌分区特征比较明显,自西而东依次为低山区、平原、丘陵。西部为低山区,属山东地台的一部分,面积1029.6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8%,海拔400~762.8米,相对高程200~400米。山间沟壑纵横,山下有小块平地。中部为平原区,位于沂河两岸和汶河、蒙河下游地带,为洪、冲积平原。海拔88~100米之间,面积412.7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3.3%。该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县境东部为丘陵区,海拔100~240米之间。丘陵连绵起伏,丘顶多呈浑圆状。丘冈间有小块洼地、平原。丘陵区面积331.6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8.7%。[7]

沂南孟良崮
沂南孟良崮
沂南县境内共有大小山头3400余座,大多在县境西部,其中海500米以上的有19座,其余在200~400米之间。自北向南依次是北大山山脉、孟良崮山脉、五彩山山脉。北大山山脉位于县境北部,西起岸堤镇佛山顶,西北—东南走向,至铜井镇的历山折向南,终于大庄镇的凤凰山,长44千米,平均宽8千米,主要山峰有高板场、大崮。孟良崮山脉,位于汶河与蒙山之间,西起岸堤镇的岩山,西北—东南走向,终于砖埠镇的大山肚子,长42千米,平均宽12千米,主要山峰有大崮顶、孟良崮、大庵顶、蒙阴顶子、鼻子山。五彩山山脉,位于县境西南与费县、蒙阴县交界处,西起双堠镇的大青山,西北—东南走向,终于青驼镇的芦山,长22千米,平均宽4千米,主要山峰有猫头山、大青山、五彩山、大顶子。[7]

水文
沂南县属淮河流域,除东部小部地区属沭河水系外,余皆属沂河水系。河流流向多呈自北而南或西北—东南流向,少数河流为东北—西南流向或由南而北。沂河自沂水县入境,境内干流长度46千米,流域面积1540平方千米。汶河自蒙阴县入境,境内流长70千米,流域面积673.06平方千米。蒙河自蒙阴县入境,境内流长37千米,流域面积305.4平方千米。[7]

土壤
沂南县境内土壤分棕壤土、褐土、潮土、砂礓黑土、水稻土等五个土类。棕壤土,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酸性岩山区的双堠、青驼、孙祖、岸堤、马牧池等乡镇及东部的苏村、辛集、大庄、杨家坡、湖头、蒲汪、葛沟等乡镇的丘陵地带,面积105.4万亩,占总可利用面积的47.16%,是面积最大的土类,土体性质是:土壤呈中性和微酸性反应,含磷、钾较多。褐土土类,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的钙质岩山区,面积74.8万亩,占总可利用面积的33.5%,土体性质是:成土母质均由石灰岩风化洪积形成,剖面中各层次有不同程度的石灰反应,土壤酸碱度一般是中性呈微碱性反应,地下水位较深,多数土壤中均具有较粘重的心土层,土壤自然肥力差。[7]

气候
沂南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气候。受季风影响比较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14.0℃之间。年降水量多在900毫米左右。[7]

5自然资源编辑
矿藏资源
沂南县截至2005年矿产地130余处,探明储量的矿产16种,其中金属矿产5种,矿产地5处,以金、铜为主;非金属矿产9种,矿产地122处;水气矿产1种,矿产地1处;能源矿产1种,矿产地2处。

沂南县截至2005年已探明储量的金、铜、钼、银及部分铁矿,主要分布在铜井镇的铜井村一新汪沟、金厂村一枣林庄一白石窝及苏村牛家小河一带,杨坡、辛集也有零星分布,沉积变质成因的单一铁矿主要分布在泰山岩群内,以岸堤、马牧池等乡镇为主。

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资源有金、铜、钼、银和铁,以金、铜为主,累计探明金、金属量13.061吨,矿石量638万吨,铜金属量32500吨,矿石量637.2万吨,银矿石量172.2万吨,钼金属量195吨,矿石量27万吨,铁矿石量81万吨,金属矿产除岸堤庵子沟为沉积变质型单一铁矿外,其他均为接触变质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的共(伴)生矿,主要分布在金厂、铜井两地。经多年开采及矿山探矿,至2005年底保有资源量为:金金属量1759千克,矿石量60.34万吨,铜金属量3754吨,矿石量60万吨,钼矿矿石量4.3万吨,金属量70吨,银矿矿石量68万吨,金属量13吨,铁矿石量193万吨。2002年在苏村牛家小河一带的沂沭断裂带内发现金矿并进行勘查,至今已探明332十333级金金属量1000千克,矿石量50万吨。沂南金矿为全国十大金矿之一。

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沂河以西各乡镇,其中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青驼、双堠、张庄、匣石、孙祖、鼻子山、黄崖顶、代庄、依汶小南峪、北大山、铜井鲁庄、马牧池的拔麻等地,矿体呈北西南东方展布,以双堠、青驼、孙祖为主。

石灰岩分布最广,县境内除辛集、杨坡、苏村镇无石灰岩外,其他各乡镇都有分布,但以马牧池、岸堤、铜井、双堠等乡镇最多。脉石英主要分布在依汶宅科子北及马牧池横河北等地。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界湖历山、依汶的燕子山、百子山等山体的中上部。萤石、重晶石主要分布在湖头镇路家庄东岭及苏村牛家小河一带。饰面用石材主要分布在张庄上、下峪村北一带。页岩主要分布在铜井、张庄、青驼、孙祖及葛沟镇。陶瓷用原料主要分布在青驼赵家岭、朱家崖子、高里、北唐山子、孙祖孤山后及赵家成子一带。沂南县青驼镇南10公里处徐公店村附近的砚石沟特产砚石,名曰“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曾作为国礼赠送。[7]

水资源
截至2005年沂南县境内已发现矿泉水矿点3处,但经勘查评价的只有杨家坡镇小徐瞳村南的石龙泉水,该泉水为受断裂控制的天然泉水,日涌水量100立方米,水质清撤,无异色、异味,水中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理化成分,其中偏硅酸达到国标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要求,定名为偏硅酸天然矿泉水。[7]

地热资源
沂南县县内能源矿产主要为地热,截至已发现地热田两处,一处在铜井新汪沟;一处在张庄松山。铜井地热田C十D级资源总量相当于241.88万吨标准煤的产热量,可利用资源相当于36.28万吨标煤的产热量。

铜井地热水地表热水温度73.5℃,属低温地热资源中的热水类型,水化学类型为S·04C1—— Na·Ca型,矿化度1658.11—2159.7mg/L,总硬度389.65—525.16mg/L,总碱度68.21—119mg/L ,PH值7.5—7.8,锶含量1.54—3.76mg/L ,锂含量0.54—0.78mg/L,氟化物含量2.5—5.5mg/L,偏硅酸含量61.1—91.4mg/L,氟化物、偏硅酸含量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命名为氟,硅复合型医疗热矿水。松山地热田,调查计算地热总资源量5.15x10j,相当于17.6万吨标煤的产热量,地热水地表温度48℃一 55℃,属低温地热资源的温热水型,水化学类型为C1SO4—Na型,矿化度2g /L,属低矿化度热水。热水中的氟、锂、氡、镭含量达到医疗矿水浓度。[7]

6交通编辑
2019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新增50公里,累计达到2681公里,其中国道57公里,省道96公里,农村公路2457公里。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6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 [4]

7经济概况编辑
综述
沂南县农业基础较好,保持平稳发展,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存效益显著提高,金融业形势良好,国内外贸易不断扩大。[8]

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56亿元[4],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19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79.1亿元,下降4.5%;第三产业增加值97.27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0.0:35.9:44.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4]

第一产业
2019年播种粮食作物87.42万亩,同比减少0.27万亩。粮食总产35.06万吨,同比增加1.45%。其中夏粮总产14.57万吨,增加6.04%,秋粮总产20.49万吨,减少1.59%。粮食亩产401.02公斤,同比增长1.75%。经济作物产量有减有增。花生总产7.69万吨,同比下降17.84%;蔬菜总产108.44万吨,同比增长3.96%。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61.7万头、5.4万头、36.6万只和8789.5万只;同比分别减少1.9%,增长31.7%,增长50%和增长78.8%。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6.4万头、牛4.7万头、羊31.6万只、家禽2415.6万只;同比生猪减少11.4%,牛增加11.9%,羊增加35%,家禽增长35.6%。肉类总产量18.1万吨,增长33.1%;禽蛋产量2.7万吨,减少3.7%;奶类产量1.42万吨,下降2.7%。水产品产量7342吨,下降0.07%。

2019年新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10个,总数达21个;新增种植业基地面积0.5万亩,总面积达1万亩;新培育品牌5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个、省级3个;山东省农产品企业品牌5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个),总数达20个;新认证“三品一标”22个,总数达293个;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2家,其中,省级9家,市级83家。生态循环农业取得显著成效,新增沂南盛久生物4000立方大型沼气工程1处;朱家林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基地”。[4]

第二产业
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1家,完成工业产值278.07亿元,下降6.18%。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267.82亿元,下降3.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8.57亿元,下降19.1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1.68亿元,下降77.92%。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94.89亿元,增长3.49%;重工业完成总产值83.18亿元,下降23.04%。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100:43(轻工业为100),轻工业占比70.0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下降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85亿元,下降7.50%;实现利税9.12亿元,下降38.22%;其中利润4.75亿元,下降45.67%。[4]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2019年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8.8%;计划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1个,完成投资24.6亿元;工业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58.5%,工业技改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61.6%。

2019年全县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02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14万平方米。

2019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7.3亿元、增长43.5%;新开工面积15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3%。商品房销售面积61万平方米,增长8.4%;商品房销售额36.1亿元,增长52.1%。

国内外贸易

201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9.76亿元,下降0.6%。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23亿元,下降43.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7.82亿元,下降4.0%;住宿实现零售额0.12亿元,增长45.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97亿元,增长13.98%。

2019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2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出口17.6亿元,同比增长6.5%;进口5583万元,同比下降62.4%。全县共有6家企业进出口过千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1354万美元,同比增长128%。

财税、金融

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1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59亿元,同比减少7 %,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7%。分税种看,增值税同比减少14.4%,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53.2%,个人所得税同比减少4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3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民生支出41亿元,同比增长5%,占全县财政支出的83.3%。国地税收入完成12.1亿元,同比减少7.1%。

201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4.55亿元,比年初增加53.40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35.65亿元,比年初增加43.2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8.60亿元,比年初增加41.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04.54亿元,比年初增加12.64亿元;中长期贷款108.90亿元,比年初增加25.4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55.14%[4]

8社会事业编辑
文化事业
诸葛亮文化旅游节

2005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于5月21日上午在诸葛故里山东省沂南县隆重举行。沂南县自2005年先后每年5月份举办一届,打造了“诸葛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四大旅游品牌。[9]

诸葛故里
诸葛故里

2019年,成功举办了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34届年会。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其中,已建成农家书屋296个,历史文化展示室60处,新建文化小广场90个,培育庄户剧团43个、广场舞队伍810支,完成“一年一村一场戏”312场,“一月一村一场电影”3060场。今年末,拥有各种群众文化机构2处,博物馆7处,公共图书馆1处,藏书26.8万册。境内现已查明的田野古文化遗存有3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3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20个点),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6处(17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沂南县馆藏的文物13372件,其中珍贵文物22件。[4]

旅游邮电
2019年末全县实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21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5家,AAA级旅游景区8家,AA级旅游景区8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6家,旅行社9家,星级酒店6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3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处,省级旅游强乡镇6处,省级旅游特色村15处,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81.2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全县旅游总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20%。

2019年实现电信业务营业收入3.8亿元。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6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8.7万户;互联网用户21.6万户。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7.1万户,广播电视综合用户覆盖率超过90%[4]

教体科卫
2019年共招收小学生10000人,初中新生10564人,招收高一新生4850人。全县小学在校学生69329人,初中在校生29127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380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全部达到100%。

2019年全县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举办了5月山东省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8.8全民健身日庆祝宣传活动,联合老年体协及各单项协会举办了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并于2019年11月被省体育局评为山东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成功举办了2019朱家林田园马拉松赛,参与人数近2000人,得到广大体育爱好者的一致好评。3月5日竞技体校女排参加全国中学生联赛获得第八名的成绩。男子甲组在全国青少年U15排球锦标赛取得第四名。在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中男子甲组取得第七名、乙组取得第七名,在省青少年排球冠军赛男子甲组取得第六名、男子乙组取得第五名,在省大中小学生排球联赛中取得男子高中组第六名、女子高中组第五名,在省青少年U18足球联赛取得女子高中组第二名、U16组女子高中第三名。

2019年列入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5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3432.06万元;全年获市科学技术奖11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获批设立院士工作站2处,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2019年全县共登记技术合同6项,成交金额8620万元。

2019年末,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2处,其中: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处,专科疾病防治所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处,乡镇卫生院24处;村卫生室382处;民营医疗机构9处;门诊部8处;诊所、医务室87处。全县拥有病床4838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113人。[4]

城市建设
2018年全县建成区面积扩大到 34.67 平方公 里,比去年增加了 0.96 平方公里。财政总投入 3.04 亿元。实施 了正阳路、朝阳路等 10 条道路工程,新增道路长度 8.23 公里、 道路面积14.7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222盏,铺设雨水管网12.54 公里,污水管网 11.45 公里,污水处理率 96.8%;建成区绿化覆 盖率 42.87%。今年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投资 11.2 亿元,新建续 建社区 1 个,完成农房建设 2300 户,完成危房改造 1019 户。城 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供热主管网 37 公里,二级管网 210 公里;集中供热 23000 户,取暖面积达到 240 万㎡。[4]

安全生产
2019年全县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4人,受伤1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4人,受伤1人。事故起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0%、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0%、受伤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00%。[4]

社会保障
2019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65元,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7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72元,增长10.2%。

2019年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的新就业人数5120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9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28人,困难人员就业114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692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560人,创业培训1030人。全年实现新增参保2600人,总参保人数达到55313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续保271295人。全年征缴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共计69444万元,支出各类社会保险基金108235万元,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2037万元。[4]

9名优特产编辑
沂南旅游分布图
沂南旅游分布图
柿子

柿树是沂南县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在柿树生产栽培技术上,沂南县于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诸葛亮家酒

沂南县酒厂生产的诸葛亮家系列白酒1991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山东省优质产品;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食品行业优秀产品质量奖、 44度诸葛亮家在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食品金奖; 1996年被山东省一轻厅、山东省白酒工业协会评为优质产品; 2003年, 38度诸葛亮家被山东省轻工业办公室、山东省白酒工业协会评为优质产品; 2004年, 39度诸葛亮家酒被山东省工商局审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沂南生姜

沂南生姜又叫沂南大姜,主要在大庄、铜井、苏村、界湖、杨家坡等乡镇种植年种植面积 1万亩,总产 2万余吨, 90%用于加工保鲜出口。 2002年6月获“临沂市优质瓜菜名优产品”称号, 2005年5月获临沂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十佳品种。2004~2006年连续参加三届烟台国际果蔬博览会。

10风景名胜编辑
2017年末全县实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21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5家,AAA级旅游景区7家,AA级旅游景区9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6家;旅行社9家;星级酒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1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处,省级旅游强乡镇6处,省级特色旅游村15处。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98.84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77.59亿元,同比增长20%。

红石寨·香山湖旅游区位于沂南县北部,座落在铜井镇驻地北7公里处的香山湖畔,紧邻竹泉村。旅游区的香山湖区紧靠沂蒙生态大道,南、北、西三面丘陵环绕,其临水崖壁造型奇特,顶部山石直立,呈微红色,为建筑提供了特色石材,山腰至水面植被良好。

诸葛亮城位于山东省沂南县,紧邻诸葛亮文化广场,占地面积53567平方米。诸葛亮城的主体构架以诸葛亮一生职业生涯的重要节点为元素,以历史时间为轴线,形成一条中央景观雕塑带,并结合地形条件规划设计出以汉代建筑网络为主的仿古现代商业建筑群,建设面积为42000平方米。

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
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
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沂南县孙祖镇。京沪高速及205国道从南侧经过。南距临沂市60公里,北距济南市220公里。是集自然景观、沂蒙红色文化、古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沂南景区主峰海拔536米,因宋代孟良曾屯兵与此得名。

诸葛亮文化旅游区位于沂南县城西首。诸葛亮文化旅游区以卧龙山的东部为主体,向西延伸至汶河沿岸。卧龙山上半部分整个山体遍布奇石,下半部分以一代智圣诸葛亮的生平为主线,仿汉代的建筑风格,建设了诸葛亮铜像广场、回音壁、十里汉街、智慧桥、乾隆御碑亭、诸葛宗祠、三顾茅庐、八卦迷宫等景点。旅游区标志性建筑是体积和重量为世界之最的诸葛亮铜像。

竹泉村旅游度假区位于沂南县城北12公里。整个旅游区以沂蒙原生态古村和沂蒙山乡民俗为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是具有显著沂蒙特色、泉乡个性、竹乡景观、农家风情,融度假、休闲和观光功能于一体的北方沂蒙山乡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沂蒙红色影视(党性教育)基地
沂蒙红色影视(党性教育)基地
沂蒙红色影视(党性教育)基地位于马牧池乡常山村,基地共由《红嫂纪念馆》、《古山村》、《古县城》、《山乡梦度假村》四部分组成,占地1129亩,总投资2.6亿元。[6]

11著名人物编辑
历史人物
诸葛珪—东汉诸葛亮之父。

诸葛瑾—东吴谋士,诸葛亮兄。

诸葛瞻—诸葛亮之子。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政界人物
李子超(1921-)曾任中共沂南县委副书记,山东省第五、六届政协主席。

李连秀(1922-)曾任集团军军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7]

魏宏,1954年5月生,山东沂南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1月参加工作。2007年5月任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2007年9月起兼任四川行政学院院长)。2013年1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副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李玉妹,1956年10月生,山东沂南人,1976年4月入党,1974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二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山东省副省长、省委组织部部长,现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

教育名人
王普(1902—1969),出生于沂南县依汶镇。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30年,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改为山东大学)创办物理系。1935年至1938年,王普在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家科学院留学并获科学博士学位。后转赴美国卡内基学院担任客座研究员。1939年秋王普回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名校。1956年8月,王普冲破阻力毅然回国,重回山东大学物理系执教,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并担任山东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常委。

高策理,现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男,汉族,1964年10月生于山东沂南。 1987年在同济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后到清华大学工作。曾任清华附中校长。

高毅勤,山东沂南大庄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其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udolph A. Marcus(鲁遴夫·马库斯)教授,博士论文获得了化学系和加州理工大学2001年度最优秀论文奖。在《Science》《Cell》发表论文各一篇,《PNAS》3篇。曾获美国Searle Scholar,Dreyfus新教授奖和Clauser Prize奖。

范润华,男,山东沂南人,1970年2月生。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王善军,山东省沂南县人,1966年生,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辽宋夏金史和中国社会史研究,代表作为《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王本法,男,1964年生,汉族,山东沂南人,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张全之,男,1966年生,山东沂南人,文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杜瑞成,男,生于1957年4月,山东沂南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林秀坤,男,1957年11月生,山东省沂南人,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院,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人才。

李士崇 男,山东沂南人,为台湾昆山科技大学董事长。

参考资料:
1.
沂南县概况

沂南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1-02-02]
2.
沂南县

沂南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1-02-02]
3.
沂南县人口概况

沂南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1-02-02]
4.
2019年沂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沂南县人民政府 2019-08-30 [引用日期2019-08-30]
5.
2017年鉴(2016年数据)--184页城市人口及用地

沂南统计信息局 2017-08-16 [引用日期2017-09-28]
6.
沂南县有多少个乡镇多少人口 沂南县经济资源概况介绍

7.
城市介绍

8.
国民经济

9.
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

词条标签:
行政区划
==视频==
===2020年沂南县春节联欢晚会 2020年01月22日发布===
{{#iDisplay:a30559u1fn9|寬度|高度|qq}}
===沂南县315晚会 2017年03月15日发布===
{{#iDisplay:l03843rm0yb|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