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什克洛夫斯基

增加 31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什克洛夫斯基'''1893年生于教师家庭。彼得堡大学语文系肄业。1914年开始文学研究工作,与未来派接近。他以赫列勃尼科夫、马雅可夫斯基等的艺术实践为依据,研究诗歌语言的特点,是俄国“诗歌语言研究会”(1916年成立于彼得格勒)的主要成员。文学理论中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早期的主要著作是《关于散文理论》(1925)。他把语言艺术首先看作是一种词语构造,认为研究文学理论就是研究词的内部规律性,分析作品时不必重视其思想内容:“新的形式并不是为了去表现新的内容,而是为了去取代已经失去了艺术性的旧形式。”他的主要思想观点集中在“陌生化”理论中。他认为文学绝对不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生活的变形,他曾写下“艺术总是独立于生活,在他的颜色里永远不会反映出飘扬在城堡上那面旗帜的颜色”。</p>
[[File:一封温暖的家书.jpg|缩略图|右|一封温暖的家书]]
<p style="text-indent:2em;">30年代受到批判以后,他发表了《一个科学错误的纪念碑》,逐渐放弃了俄国形式主义立场,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研究,写有关于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肖洛霍夫等作家的评论文章;对列夫·托尔斯泰也有较系统的研究,撰写了《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的资料与风格》、《列夫·托尔斯泰》等专著。</p>
<p style="text-indent:2em;">1984年12月6日,什克洛夫斯基逝世于莫斯科。</p>
[[File:什克洛夫斯基5.jpg|缩略图|左|什克洛夫斯基|[http://www.wenming.cn/zt/2010-11/01/xin_25311070110359682304820.jpg 原图链接][http://www.wenming.cn/qmyd_pd/sp/201011/t20101102_3183.shtml 来自中国文明网]]]
==主要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由此出发,什克洛夫斯基强调文艺理论不应只研究文学的外部关系,而应该重点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也就是“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是文学形式变化的问题。”关于文学形式,他认为形式不是相对于内容而言的,而是相对于文学的另一种模式而言的。他认为,“所有的艺术品都是作为一个现有模式的比较物和对照物而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形式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新内容,而是为了取代已经丧失其艺术性的旧形式。”,这样,形式完全是文学作品独立的存在物,与内容、材料无关,他说:“文学作品是纯形式,它不是物,不是材料,而是材料之比。”如他在对小说结构研究方面,提出“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概念,并概括说:“一般说来,小说乃是由于拓展而变得复杂的环形和阶梯形结构的组合。”同时,他还提出“小说形成的特殊程序是对称法”的观点。</p>
[[File: 著作什克洛夫斯基6.jpg|缩略图|右| 著作什克洛夫斯基|[http://img.kongfz.cn/20170407/41744/VfW6hTGBVG_b.jpg 原图链接][http://www.kongfz.cn/26250744/pic/ 来自孔夫子拍卖网]]]
'''关于陌生化'''
9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