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余登發

增加 78 位元組, 3 年前
戰後
==戰後==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 [[ 台灣 ]] [[ 國民政府]] 接管, [[ 余登發 ]] 於1945年當選 [[ 臺灣省 ]][[ 高雄縣 ]] 岡山鎮橋頭里里長,自費設置電線桿數十隻。由於橋頭鄉與附近十個里當時隸屬於岡山鎮,為了尋求都市化起見, [[ 余登發 ]] 遂與地方人士向省政府申請另成立一鄉。1947年6月1日,新設[[橋頭鄉]]成立, [[ 余登發 ]] 獲鄉民推派出任第一任橋頭鄉鄉長。</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於同年十二月的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 [[ 余登發 ]] 獲岡山地區人士支持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臺灣省代表]],在岡山區長[[黃應樞]]勸誘下加入[[國民黨]]。並到[[南京]]參與[[國民大會]],在 [[ 南京 ]] 見到國民大會大會堂前遭抬[[ 材]] 抗議選舉舞弊,以及聽聞[[李宗仁]]從 [[ 安徽省 ]] 主席處以卡車載鈔票到 [[ 南京 ]] 活動才當選[[副總統]]。使 [[ 余登發 ]] 對於 [[ 國民黨 ]] 內的分裂以及選舉違法舞弊有了第一手觀察。</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49年5月, [[ 余登發 ]] 於橋頭鄉長屆滿前,競選高雄農田水利會,擊敗官派 [[ 高雄縣 ]] [[ 毛振環 ]] 等人當選。在主任服務期間致力於地方水利建設並且捐獻私財建設地方。並且制止了原來的總幹事 [[ 潘葛 ]] 利用職權賺錢,以及招待時任省水利局長章錫授花天酒地。此舉引發潘葛不滿,遂以自己身為屏東縣民身分於今[[屏東縣]]另外設立屏東農田水利會,自己做會長。然而依照當時水利法,水利會分會必須獲得過半數會員同意始得成立,當時高雄農田水利會會員十萬人,過半數須五萬人以上同意。但 [[ 潘葛 ]] 利用與 [[ 章錫授 ]] 的關係只得到十餘名會員簽名同意就擅自申請。並得到省主席 [[ 吳國楨 ]] 批准,對此 [[ 余登發 ]] 於報紙批評[[吳國楨]]濫權,甚至在省政府內與吳國楨互相拍桌。</p><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1951年4月,余登發辦理登記參選[[首屆高雄縣長選舉]],一度遭到省府下令撤職水利會長,並送法院查辦。被 [[ 余登發 ]] 視為 [[ 吳國楨 ]] 為報拍桌之仇之舉。最後余氏獲判無罪,在選舉方面則並未當選。仍保留國大代表的身份。</p>
</div>
 
==高雄縣長任內==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