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哩島事件

增加 1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三哩島事件.jpg|230px|thumb|有框|右|三哩島事件。[https://hk.on.cc/int/bkn/cnt/news/20170531/bknint-20170531112750282-0531_17011_001.html 原圖鏈接]]]
'''三哩島事件'''是「三哩島核泄露事故」的簡稱, 1979年3月28日凌晨4點,位於 [[ 美國 ]][[ 賓州]](Pennsylvania) 薩士奎亞納河(Susquehanna)中間的三哩島核電廠(Three-Miles Island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發生反應爐心燃料熔毀意外事件。當時一號機組並未受到損害,雖然遭波及停機6年後才准再啟動發電,目前不僅仍在運轉,且已申請延長20年。<ref>[http://web1.fyh.mohw.gov.tw/depweb/protection/%E8%BC%BB%E9%98%B2%E5%B8%B8%E8%AD%98/13.%E4%B8%89%E5%93%A9%E5%B3%B6%E4%BA%8B%E4%BB%B6.pdf 三哩島核電廠事件回顧]</ref>
==概述==
一次側冷卻水大量排出造成爐心上部失水,爐心上部燃料棒的溫度超過2760度,堆腔上部形成蒸汽。反應爐操作員恢復高壓安注系統和主泵運行後,260度的水遇到2760度爐心,爐心燃料棒像玻璃一樣破裂,爐心坍塌。爐心90%的燃料棒包殼破損,47%的核燃料已經融毀並發生泄漏,系統發出放射性物質外漏的警報,但由於警報響起時並未引起運行人員的注意,甚至現時的紀錄報告都指出沒有人注意到警報。直到當天晚上19時50分,二號堆實現強迫循環,但運行人員始終沒有察覺爐心的損壞和放射性物質的外漏。
當天凌晨4 時0分0秒 ,三哩島核電廠95萬千瓦壓水式二號反應爐一次側的給水主泵停轉,汽輪機停機。此時備用泵應按照預設的程序啟動,但是由於輔助給水系統中隔離閥在此前的例行檢修中沒有按規定打開,導致輔助給水系統沒有動作。
==事件影響==
# 在三哩島電廠周圍半徑50哩(80公里)內,當時共有居民約220萬人。沒有任何人發現有急性輻射效應(Acute radiation syndrome)。
# 廠外居民所接受的最大個人輻射劑量,小於0.1侖目(小於法規限值的1/5、天然背景輻射的1/2,平均輻射劑量小於0.0015侖目,是法規限值的1/300,天然背景輻射的1/150。放射線相當於進行一次胸部X光照射的放射線劑量。對於周圍居民的癌症發生率沒有顯著性影響。
# 三哩島附近未發現動植物異常現象。當地 [[ 農作物 ]] 產量未發生異常變化。
雖然此事故並沒有證明西方國家的核電廠事故會造成人畜傷亡及公共危害,但也大幅提高核電廠安全設施的建造成本,以免事故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但提高安全係數後的核電廠造價昂貴,因此核電廠興建數量大減,直到21世紀初的化石燃料價格大漲及全球暖化效應顯現後,各國才開始重啟核能計劃。
==反核運動==
1986年車諾比核能電廠事故後,核能的安全性被許多人質疑,但由於該電廠的安全設備遠落後西方核電廠,因此三哩島事故後的核能安全形象並沒有遭到嚴重影響,但是在2011年 [[日本]][[ 福島 ]] 第一核電廠事故確實使許多人對核能安全產生不信任。
雖然三哩島事件是美國至今最為嚴重的核事故,但與之後發生的車諾比核能電廠事故與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相比,三哩島事件仍然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在該核電廠周遭的居民以及鄰近的幾個州也都沒出現像烏克蘭或是日本福島那樣大規模的汙染,另外該事件的知名度也不如車諾比核能電廠事故與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那樣被世界廣為人知。
另一方面,這次事件也印證了圍阻體的確可以發揮功能,將爐心熔毀後所釋出的放射性物質包封住,不讓它排到外界環境中,把環境的衝擊和民眾的輻射傷害減到最低。
三哩島事件使得核能界了解到:運轉人員的臨場應變對核能電廠安全的重要性,電廠控制室的人機介面也需要適當的改善,以及電力公司間運轉經驗相互交流的必要性。從安全的角度來看,三哩島事件對核能電廠安全所帶來的衝擊是正面的,它促成了核能界全面檢討 [[ 電廠 ]] 的安全運作模式,發覺許多隱藏性盲點,進而提出相當多的改善方案,這些改善措施直接提昇了電廠的安全。
==參考資料==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