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朱梁轻赋

增加 4,72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朱梁轻赋'''》出自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三笔》卷十。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1202)著的史料笔记…”
《'''朱梁轻赋'''》出自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三笔》卷十。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1123~1202)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ref>[https://www.sohu.com/a/161528151_488790 国学北宋沈括百科全书式笔记《梦溪笔谈》(完整版)],搜狐,2017-08-01 </ref>、王应麟的《困学纪闻》<ref>[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_46653FD803893E4FBDF40D6AF2A5BACE.aspx 困学纪闻],古诗文网</ref>,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

《[[容斋随笔]]》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原文==

朱梁之恶,最为欧阳公《五代史记》所斥詈①。然轻赋②一事,旧史取之,而新书不为拈出。其语云:“梁祖之开国也,属[[黄巢]]大乱之余,以夷门一镇,外严烽候③,内辟污莱④,厉以耕桑⑤,薄其租赋⑥,士虽苦战,民则乐输⑦,二纪之间⑧,俄成霸业。及末帝与庄宗对垒于河上,河南之民,虽困于辇运⑨,亦未至流亡。其义无他,盖赋敛轻而丘园可恋故也。及庄宗平定梁室,任吏人孔谦为租庸使,峻法以剥下⑩,厚敛以奉上,民产虽竭,军食尚亏,加之以兵革,因之以饥馑,不四三年,以致颠陨。其义无他,盖赋役重而寰区失望故也。”予以事考之,此论诚然,有国有家者之龟鉴也。《[[资治通鉴]]》亦不载此一节。

==注释==

①斥詈:斥责。

②轻赋:减轻[[赋税]]。

③外严烽候:对外严密注视烽火台,防止外敌入侵。烽候,古时有[[烽火台]],专门用来关注外族的动向。

④内辟污莱:对内避免[[自然灾害]]和盗贼。辟,避免。

⑤厉以耕桑:严格要求[[农民]]努力耕织。

⑥薄其租赋:减轻他们的赋税。

⑦民则乐输:[[百姓]]乐于为士兵输送给养。

⑧二纪之间:二十四年后。一纪为十二年。

⑨辇运:军用物资的[[运输]]。

⑩峻法以剥下:用严苛的法令来盘剥民众。

==译文==

朱梁的罪恶,最为欧阳修先生在《五代史记》中所斥责的。然而朱梁主张减轻赋税一事,旧的史书上有记载,而新的史书却没有注意这一点。朱梁说:“梁朝的先祖开国的时候,正是[[黄巢起义]]大乱将要结束之时,先祖凭借夷门一个城镇,对外要严密注视烽火台,防止外敌入侵,对内要避免自然灾害和盗贼,严格要求农民努力耕种,而减少他们的赋税,士兵虽然饱尝战争之苦,百姓们却乐于为之输送给养,24年间,很快成就了霸业。到了末帝与后唐庄宗两军对垒于黄河上时,[[黄河]]以南的民众,虽然被运送军物搞得疲惫不堪,也没有逃亡的。民众思想上没别的,都因为赋税轻而且家乡故土值得留恋的缘故。到了庄宗平定梁朝王室时,任用官吏孔谦为租庸使,严格法度来盘剥民众,厚征暴敛来奉献皇上,民众的物产虽被榨取干净,可军队的[[食品]]还不够用,再加上战事频繁,又因为饥荒严重,不到三四年,[[国家]]就面临崩溃的边缘。造成这种局面没有别的原因,全是赋税劳役惨重而广大民众失望的缘故。”我用历史事实考证,这一论点真实可信,这是拥有国家的人应当借鉴的。《资治通鉴》也没记载这一点。

==作者简介==

洪迈(1123~1202年),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ref>[https://www.sohu.com/a/282844884_110078 洪迈—南宋著名文学家],搜狐,2018-12-19</ref>。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视频==
===<center> 朱梁轻赋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容斋随笔》</center>
<center>{{#iDisplay:i3154x8xzuo|560|390|qq}}</center>

<center>《容斋随笔》等古籍发行</center>
<center>{{#iDisplay:r0864ssi9i5|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119,536
次編輯